APP下载

从“音象美、视象美”解读《望庐山瀑布》两个英译本

2018-04-26马景霞李月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李白

马景霞 李月

课题项目:《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的英语优质资源库建设研究》(广西教育厅课题,经费号为ZJW32048);《“一带一路”视域下桂商史料整理及其英译研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

摘 要:唐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诗歌得到了全盛发展。唐诗短小精悍,思想内涵深邃,以简短的语言传达出优美、壮丽、哀怨、喜悦等意象,深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詩是中国文学的骄傲,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李白是唐代杰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中国诗歌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称之为“诗仙”。本文从辜正坤先生提出的“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中的音象美和视象美,探讨了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并对两个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李白;望庐山瀑布;音象美;视象美;英译对比

作者简介:马景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李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3

一、“诗歌五象美论”的概念简析

唐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璀璨夺目的明珠,同时也影响着世界不同国家文化的发展。唐朝诗人李白被后人赞誉为“诗仙”,与另外一位杰出诗人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迈,不拘泥细节,但是每一个意境之传神达意,每首诗的字里行间透漏出诗人细腻的感情色彩。诗人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并持之以恒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李白生平创作了大量诗歌,如游子抒情诗,代表作《静夜诗》;言志壮情诗,代表作《将进酒》、《行路难》等;山水诗,代表作《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诗人不屑于官场,这种性格导致其仕途坎坷,被流放到偏远地区,但其没有选择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而是遵循内心的选择,游走祖国的大好河山,开拓眼界,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震撼与感动,因此描写了大量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辜正坤先生(2003)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所提出的“诗歌鉴赏五象美论”分别是指: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他认为汉诗之所以豪情壮志、朗朗上口、传情达意,主要原因是诗歌所具有的韵律、意境、想象力等。李白的山水诗是其成就的代表之作,涌动着奔放的河流,呈现出高峰险峻,气势澎湃、韵味悠长、意境开阔,或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或感慨民间疾苦悲愤之情,或讴歌辛勤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本文从辜正坤先生提出“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中的音象美和视象美,分析李白山水诗歌中的《望庐山瀑布》所呈现的音象和视象以及译文对比赏析。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从不同角度更好地了解李白的诗歌,让更多的外国读者知道中国诗歌典籍。

二、音象美、视象美的作用

辜正坤先生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对视象美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认为视象美分为“语意视象”和“语形视象”。具体来讲,读者从每首诗中得到的第一信息就是视象。语形视象对整体诗歌的美起着主要作用,而语意视象呈现出每首诗歌或壮阔、或美丽、或凄凉的意境,读者可以直观的融入到诗歌里面去。语意视象和语形视象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语形视象丰富语意视象,语意视象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

诗歌的音象美主要体现在韵律、节奏等特点给读者带来乐律般的美感。汉诗的节奏主要来源于汉字音长和声调的不同,用平声字和仄声字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卓振英,李贵苍,2013)。辜正坤认为,汉诗的音象美具有音义同构的情况,指的是豪迈激昂或含义指向呈正向扩张的字,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响亮,嘴型的开口度也就比较大;相反,如果意思相对比较阴暗、收缩的字,双唇发音开口度就相对较小。

根据辜正坤对五象美的定义,视象美和音象美与其他三象美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为味象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视象美和音象美是诗歌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象美呈现读者整体的印象感受,音象美赋予整首诗形式规整的节奏。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两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没有理解诗歌的视象美,那么就无法摄取整首诗歌的意境;如果诗歌没有音象美,那整首诗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朗朗上口,无法传达出气势恢宏或者哀怨凄凉的氛围。

三、《望庐山瀑布》译文比较

(一)《望庐山瀑布》原文赏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山水诗歌中的代表作,整首诗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庐山瀑布的壮阔刻画的惟妙惟肖。诗人首先描绘高耸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周围的紫色烟雾缭绕,远远望去瀑布似白色的链子悬挂在山川前面。瀑布的流速是那么的湍急,从雄伟峻拔的山峰上流下来,似乎有几千尺,让人恍惚觉得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望庐山瀑布》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庐山瀑布绮丽雄伟的景象,同时也反应了诗人李白胸襟开阔、超群脱俗的形象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译文比较

本文分析许渊冲和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对《望庐山瀑布》英译的两个版本,主要从视象美和音象美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译文一: 许渊冲(译 )

Cataract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 like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azure sky.

译文二:王守义、约翰·诺弗尔(译)

Watching the Lu Mountain Falls

Purple smoke rises from the mountaintop

The peak looks like an incense burner in the sunlight

Far away I see the valley stretching before me

The whole waterfall hangs there

The torrent dropping three thousand feet

Straight down to the valley floor

I think it must be the milky way

Spilling to the earth from the heavens

首先从视象美这个角度来对整首诗进行鉴赏。全诗包含了日、香炉、紫烟、瀑布这四个景点,也就是四个意象。《望庐山瀑布》两个译本中对瀑布进行了不同的翻译,译文一使用的是cataract,而译文二用的是fall这个单词,对于瀑布的翻译,我们可以参考国外对于瀑布这一词的使用,如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其英文是Niagara Falls,这样我们可以进行平行文本的比较,进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庐山的瀑布和尼亚加拉的瀑布是不是一样的气势宏伟呢?所以笔者比较倾向于译文二的译本。原诗中第一行诗所包含的“香炉”,译文一用的是Censer Peak,而译文二用了具体的比喻句对香炉峰的具体外形进行了描写:the peak looks like an incense burner。两个译文都把“香炉峰”精确的描绘出来。但是译文一不仅使读者知道这香炉是一座山峰,并且可以了解这座峰的形状,译文二虽然描绘出了这座峰的形状,但是读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解读译者对这句话的侧重点是什么。原诗中的“紫烟”两个译文处理的方式不同。译文一采取了意译的方式,把“紫烟”翻译成cloud,而译文二则采取了直译的方式,即直接把“紫烟”翻译成purple smoke。对于“紫烟”的一说法是,因为李白是一位极其浪漫的诗人,而且终身学道,他对云雾缭绕的深山很向往,认为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对于李白来说,云雾是一种充满神秘浪漫的东西,因此产生了“紫烟”一说(郭勇,2010)。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译文二的翻译,即purple smoke。因为purple smoke再现了原文神秘的仙境之美,译文一cloud虽然达到了与第二行押尾韵,但是那种虚幻缥缈的感觉没有传达出来。原诗中“生”给整首诗传递了生命的色彩。译文一用的是exhale,有呼气、发散的意思。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原文的生气。译文二对于“生”的翻译,用的是rise这个单词,给人的感觉比较直观,但是不能把虚幻的感觉体现出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使整个画面具有活灵活现的感觉。译文一用的是upend,表示倒挂的意思,读者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壮观的景象。而译文二使用的是hang,原文的意思虽然表达出来了,但是不能把瀑布生动的形象展示出来,不能达到一种美学的意义。原诗中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两个译文版本中译者分别用了不同的动词,译文一使用的是dash down,而译文二使用的是dropping,就两者比较而言,笔者倾向于译文一,译文dash down具有强有力抛掷的感觉,可以让读者明显感受到的水向下流的冲击感,把瀑布整个震撼的画面表现出来。虽然dropping也表达了瀑布落下来的意思,但是气势上没有dash down强烈。原诗的最后一句话“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译文一使用的是azure sky,译文二使用的是heavens。原诗首行“日照香炉生紫烟”就表明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从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天气状况是晴朗的,所以译文就使用azure这个形容词来表明当时的天气状况,忠于原文。而译文二用的是heavens表示天堂、乐园的意思,会使读者产生误解。

通过上文对整首诗视象美的研究,两位译者的译文都把原诗中美好的意境传达给读者,但译文一在传达意象的时候更加具体,给读者在视觉想象中更加生动形象。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传达出来,视象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了翻译的忠实,语言的优美。

诗歌的音象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节奏韵律等因素给人带来音乐的美感。 对不同的诗行诗韵起着组织思想内容的作用,韵脚使读者回到上一行去,让你记住了它,这样使得形成一个意思的各行维持在一块儿(王德春 、陈晨, 2001 )。吴战垒(1991)也说过,格律对于不会作诗的人来说是障碍物,而对于作家格律变成了有力的表现武器。

译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翻译诗歌,但是要抓住整首诗的核心,要尽量还原诗歌的音象美和视象美,这样才让译作与原诗歌一样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笔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达到音象美和视象美的效果,其实也是遵循了诗歌的通顺和忠于原诗的意境。相反,如果在翻译诗歌的时候,把原诗的形式抛开,那么译文即使对原作的内容反映得再充分形象,其也不能称之为好译作,因为格律是格律诗的一半,如果不重视,那么也就失去了这一半,翻译出来的作品就很难说是成功的译作(黄杲炘,1999)。

四、总结

本文分别从概念、特征分析了“诗歌五象美论”,强调了其在翻译诗歌的作用,并对诗人李白的生平及诗歌作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从音象美、视象美分析了《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译文。笔者比较倾向于许渊冲的译本,因为其译本整体上还原出诗歌音象美和视象美,再现原诗的宏伟壮观的气势。我们在翻译诗歌的时候,要弄清楚我们的目标群众,同时要理解出诗歌整体的诗风,梳理出诗歌的意象及诗歌形式特征。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郭勇. 探究“紫烟”话备课[J]. 教学与管理, 2010.

[3]黃杲炘.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英语诗汉译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王德春, 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吴战垒.中国诗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张家骐. 中国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J]. 齐鲁学刊, 1992.

[7]卓振英, 李贵苍. 汉诗英译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猜你喜欢

李白
李白搁笔
李白: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仙李白的归宿
李白,二十岁那年
李白《静夜思》“床”字之解
李白书法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