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佛教思想对谢灵运诗文创作的影响

2018-04-26张秀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谢灵运

摘 要:在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思想中,佛教思想无疑占有特殊地位。这不仅因为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背景,更因为谢灵运认为佛教在拯救苍生的基础上,还可以修治心性,启发灵智。因笃好佛理,谢灵运与很多佛教徒交往甚密,同时也参与很多崇佛活动。如此一来,谢灵运的诗文便与佛教有了很深的渊源。佛教思想中的净土观念、顿悟思想、般若理论等都对他的诗文有所影响。而印度佛教传入后解释的变异,又让谢灵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山水观念。

关键词:谢灵运;诗文影响;佛教思想

作者简介:张秀芳(1997-),女,四川广元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1

一、谢灵运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谢灵运是东晋谢氏家族的后代,世人多称他谢康乐。济南第义熙元年(405年)开始踏入仕途,任參军职,后又因刘裕打压士族,他“既不见知,常怀愤愤”。郁郁不欢的他在423年称病离职,离开永嘉,从此纵情山水。纵观谢灵运的一生,也是宦海沉浮,个人极不得志,这二者的冲突必然导致诗人在更深的心灵中寻求突破和超越。

此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思想日益本土化,一切皆“空”的思想与东晋盛行的玄学、清谈之风交相辉映,佛教思想传播越来越广。上层士大夫接受了,信佛的皇帝也增加了。再则当时南北对立,战争频发,人们急切地想要寻找精神寄托,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当时的佛教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条件,也为谢灵运接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二、诗人与佛教的因缘际会

谢灵运个人命运的沉浮不定,加之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广为流传,这必然引起谢灵运对佛教的关注。《山居赋》中说道“自弱龄奉法,故得免杀生之事。”谢灵运在文帝时期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们奉命整理校对图书,补足阙文,经过六年的辛勤工作,他们编出了《四部目录》,其中收佛经438卷。从这些经书的乘数过程,可以见到谢灵运丰富的文学和佛学素养[1]。

他不仅研读佛经,把佛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更是改治佛经,编著典籍。关于谢灵运参加编译《严华经》一事见载于唐代新罗国崔致远的《大唐法藏和尚传》。其崇佛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广泛结交佛教徒。如与僧侣慧远大师的交往,论道解惑都呈现出佛教的皈依与自觉倾向。除此之外还与雷次宗、王弘、宗炳等佛教居士往来,他们大多涉猎颇多,雅好山水,相同的爱好常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佛教思想对其山水诗的影响

1.顿悟思想对其诗文的影响

在佛教义理中,成佛是众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对于能否成佛以及如何成佛,大乘和小乘观点不一,主要有渐悟和顿悟两种方法。中国佛教中最早提出渐、顿悟观点的是支遁,据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记载:

既二谈分路,两意争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寻得旨之匠,起自之安[2]。

支遁认为成佛在第七住即可悟了,与其观点相同的还有道安,慧远等僧人。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在涅槃成佛的过程中,首先要经过一个“渐修”的过程,达到“七住”,然后“顿悟”,最后才会成佛。后又有竺道生对顿悟做出独特的解释,认为真理不可分,悟也不可分。不悟则已,一悟则应该顿然醒悟。《辩宗论》是谢灵运阐发竺道生顿悟论的一篇重要文章。他从儒佛一致的角度,说明了顿悟论的合理性。他还赞同竺道生“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观念。总言之,谢灵运根据竺道生的顿悟学说大力创作,促进了顿悟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使道生佛性论为世人所知。而他“折中儒释”的方法又体现了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发展趋势。

2.般若理论对其创作影响

谢灵运生活在般若兴盛的晋宋之际,当然创作会受到影响。他在注释《金刚般若经》时,对“缘起”做过如下解释:散则为微尘,合则成世界,无性则非微尘、世界,假名则是微尘、世界[3]。

在变化的万事万物之前,他主张世界和性灵皆空,故此追求“礼不可越”、“安心,”主张“性灵真奥说”。他的山水诗,从内容上看来,多是描写清净、空寂、幽灵的景物,清秀自然。如《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能传?通过眼前美丽的景象,他悟得的是“蕴真谁能传?”其实蕴真就是佛法真理,这就是用自然景色来展示佛理。山水是佛法的寄寓,体现“空”的本性,万物因缘和而聚,缘失则散,这就是“真”。从形式来讲,谢灵运的诗多用佛教中常用的“清空”二字,由此产生一种肃穆空灵的氛围,“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游岭门山》)可以说,刚开始的谢灵运或许是为了远离政治才亲近山水,后来充分体会到山水的宁静美好,加以佛法阐释,他的诗文就深深地打上了佛教思想的烙印。在一切事物迁流不息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成、往、过、用的过程,所以万事“无常往”。谢灵运的人生经历也是“无常往”的表现,而他的诗文往往也流露出这种思想。

佛家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早期不断吸收儒道两家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迅速。而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在其四十九年的人生之旅中,更是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促使他走近山水自然,而佛教给了他精神的支撑,使他不局限于功名。他广泛的结交僧侣,积极从事佛教经典的改编以及注述。由此,佛教思想又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除却他专门论述佛教思想的文章外,大量的山水诗更是以佛理入诗。总之,研究谢灵运,从佛教思想这个角度切入是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晶晶.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观[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7.

[3]杨容. 谢灵运佛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谢灵运
谢灵运“刚”所谓隐士
谢灵运的胡子
谢灵运:我的人设崩了
谢灵运“刚”所谓隐士
谢灵运堪称职场反面典型第一人
UP THE MOUNTAINS
爱攀岩的谢灵运
爱攀岩的谢灵运
爱攀岩的谢灵运
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