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孩子,效果居然这么神奇
2018-04-26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7%通过通过语言沟通,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沟通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肢体语言。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肢体语言比语言更有力量,而拥抱是最柔软、最有力量的方式。
成人都需要拥抱来表达情感,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只是一个拥抱,为什么不愿意给呢?
孩子要抱抱不是错,而是一种需求。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陷入和孩子对峙的局面:你要抱,我不能抱,理由无非是“你长大了,不能再抱了。”“你大哭大闹,不听话,我抱你,就是助长你的气焰。”
肌肤之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常被拥抱和亲吻的孩子,比那些被长期冷落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在拥抱的时候,身体会释放出一种激素——内啡肽,这种激素能使人平静下来,并会伴随一生的幸福感。
拥抱是孩子的一种渴求,通过拥抱孩子可以得到什么呢?
从妈妈的拥抱里获得安慰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对妈妈的声音、感觉和味道就都熟悉了;出生后,喝着妈妈的乳汁,开始依赖妈妈的怀抱,那时候,他们饿了,渴了,尿了,拉了,都会寻求妈妈的帮助。
这种长久的依赖,会变成一种习惯。年龄稍大一些,学走路摔倒了,委屈了,又从妈妈的拥抱里獲得慰藉。
有个孩子干了“坏事”,比如,弄洒了洗衣液,妈妈很生气责备他:“跟你说了啊,这是洗衣服的,不可以玩的。”而这时,孩子不会解释,只伸开双手,抱着妈妈。通常情况下,家长会被这个“糖衣炮弹”给迷惑了,可他的妈妈说,我也喜欢被我的孩子拥抱。这个妈妈抱着孩子问,为什么要去玩洗衣液呢?妈妈说过,洗衣液是用来洗衣服的。孩子开口解释:“你的衣服脏了,我想帮你洗一洗,你太辛苦了。”说完这话,他更加用力地抱住妈妈。
因为妈妈的抱抱,让他感觉到了爱,也给了他安慰,让他愿意说出真心话。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爱,他才会以爱来回报。
树立安全感
“哭声免疫法”,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家庭中特别受宠的一种方法。即孩子哭闹的时候不抱,等孩子平静了,再去抱他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习惯——想要抱抱就不能哭,情绪被压抑,也会导致爱说谎,不表露真心。
在这种隐藏和压抑中,孩子的安全感慢慢丧失了。
俗话说:“小孩见到娘,有事无事哭三场。”为什么哭?就是希望妈妈能抱抱自己,而且,知道在妈妈怀抱里,自己是可以放肆的。
如果孩子哭了,难过了,得不到家长的回应,很容易产生一个假体自我。只有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哭泣的时候,及时给孩子安慰和抱抱,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建立安全感。
给孩子力量
大家对这样的场景应该不陌生:在比赛前,教练或者家人,会给参赛人员一个拥抱,而这个拥抱的作用就是给予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情,都希望获得父母的鼓励、拥抱。这种身体的鼓励,让他们更有力量去做别的事情。
有一个调查显示:美国的妈妈不会一直抱着孩子,他们给孩子很大的安全自由的活动空间。但是,他们会和孩子互动,时不时给孩子们一个拥抱或者一个亲吻。中国的妈妈,更多的时候都是抱着孩子,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要听话。但是,当孩子哭的时候,他们却拒绝拥抱他们。
一个妈妈讲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和丫头一起看电视,我提出抱抱她。她立马和我保持一段距离,问我:“你没事吧?”和弟弟相比,她长大了,不会哭了,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寻求我的拥抱。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孩子大了,就不需要你拥抱了。他们的安全感也从向外变成了向内,获取力量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考试前,她会写一张“加油”的纸条,贴在书桌上。
所以孩子需要拥抱的时间是有限的,当过了那一个时间段,你再提出拥抱,就会被拒绝。
育儿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给予最适合的爱。真希望“孩小不拥抱,大了就疏远”的悲哀,不要在任何一个孩子和父母身上出现。
美国的心理学家哈洛 ,做了一系列猴子和母亲关系的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单独隔离开,然后让“两个不同的妈妈”陪伴它,一个妈妈是绒布的,身上没有奶瓶;一个是铁丝做的,身上挂有奶瓶。结果显示,小猴子一天都跟绒布妈妈在一起,只有饿了,才跑到铁丝妈妈身边吃几口奶,吃完又跑到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证明动物与人都存在皮肤饥饿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消除皮肤饥饿的最好“食品”,就是父母的拥抱、亲吻和抚摸。
如果孩子的皮肤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极少得到父母的拥抱,就容易引发性情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长大后容易形成一种潜在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当这种感觉过于强烈时,可能就会导致一种病态的情感需求。
拥抱,是孩子判断别人对自己是否喜爱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所以父母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拥抱,多抱一抱孩子。
需要提醒的是:拥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因为爱你,所以抱你,毫无理由,随时随地。
拥抱不应该成为一种胁迫孩子的工具,千万不要跟孩子说:“你要听话了,我才抱你。”“你要做完什么事情,我才能抱你。”
(本刊综合整理)(编辑/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