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赵昭:农民身份要职业化

2018-04-26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基料养牛牛舍

■ 文 / 本刊实习记者 凯 风

外出求学在城市有了工作,却转变思路,回农村办起了养牛合作社,34岁的她和记者聊起,脸上洋溢的依然是自信和率真,10年时间,她用成绩证明了当初果敢智慧的选择。此次“两会”,记者采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召县犇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昭。

女白领回乡成养牛能手

2006年河南工业大学毕业后,赵昭在郑州市找到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一次给客户做牛产品设计的契机,她得以充分调研当前养牛市场,看到了中国牛肉市场路子宽、可发展性强的特点,萌生回乡养牛的念头。这并不是她的心血来潮,作为河南南阳出来的姑娘,她一直思念家乡牛肉清汤锅的味道。南阳黄牛是有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种声誉很高,在郑州,她可从没吃到过那口正宗味儿。赵昭认为有空缺的地方就有市场。

真正回乡创业,赵昭还是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缺销路。经纪人是销售的关键,没有人脉,赵昭在牛即将出栏时天天打电话四处联系,经纪人则总是一再推托来压价,很多时候自己心里有苦没法说。养牛对赵昭来说完全是个新行业,但她一直努力。缺乏养牛技术,她便买来大量书籍,遇到问题便会用心请教论坛上的专家。渐渐地,摸到了门路,她总结出了预防重于治疗的养牛心得:每半个月给牛饲料加一次中药成分的清热解毒剂,长期坚持;牛舍敞篷保证通风条件,让牛少生病,防止用药影响品质。牛养得好了,村里养牛户有问题都来请教她,壮劳力外出打工,剩下老年人的牛也请她来养。随着养牛规模扩大,市场行情变好,2012年,她顺势成立了犇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多户养牛户入社,能繁母牛400头—500头,年利润近100万元。

循环农业促进生态发展

牛多了,牛粪也多了,为了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更合理地利用资源,赵昭做起了循环农业。首先是流转当地闲置土地。粪便进了土地,提高了土地肥力,在此基础上,赵昭在地里种上了饲料玉米。整株玉米磨碎,可作为黄牛的饲料,能降低合作社养殖成本。牛粪除了回归土地,还用来发酵沼气。此外,牛粪和秸秆混合还可制成基料,种植双孢菇,采摘双孢菇后的废基料又是现成的有机肥。

呼吁农民身份职业化

发展至今,合作社已有2个厂房、7栋标准化牛舍,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年出栏量2000头,其中母牛300多头,利润将近200万元。赵昭说,虽然她的合作社发展起来了,但还是缺少合作伙伴的智力支持,以及面临贷款难题。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申请到第一笔贷款后的喜极而泣,她认为当前合作社乃至农业贷款难是普遍问题,也因此呼吁农民身份职业化,建议出台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定细则。职业农民身份可细化为管理经营型、技术能人型、经纪人型,贷款考核时除了自身业务能力还需考虑人品、当地影响度等,作为贷款有效凭证,促进贷款难问题的解决。

猜你喜欢

基料养牛牛舍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上海石化熔喷料基料产能再增20%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