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4-25朱利昀
朱利昀
摘 要:随着当前国家对历史文物的逐渐重视,文物管理在改革创新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分析。其中包括:完善文物管理规范化标准、完善文物法律法规、建立文物遗产保护部门及加强文物保护水平等,该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文物流失、破坏的现象,对文物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词:文物管理;规划化;法律法规;道德规范
早期国家在文物保护力度和措施方面存有较大的缺陷,没有重视到文物所带来的文化影响。根据当前所存有问题主要涵盖文物的统一规范、管理力度、基础设施及管理制度,这些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文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随着国家对文物文化的改革推进,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得到了有序进行。
一、文物管理的重要意义
文物是中华五千年人类古文明所遗留下的历史结晶,不仅涵盖了历史文明的演进,而且还彰显了当代民族文化内涵。当前文物管理部门强化了群众保护意识,不但要保护文物,而且更要将文物保护事业发扬光大。文物是中国民族的精神灵魂,每个文物的出现,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底蕴。所谓文物管理便是保护精神文明,大力倡导文物保护,树立文物保护安全意识,有助于减少文物丢失现象。其次文物的演進代表着历史的进步,每个朝代都具有不同特色的代表文物。例如:青铜器文物最早出现于尧舜禹年代,该文物代表着中国最早青铜器的时代的到来,后来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在唐朝便兴盛唐三彩,唐三彩由陶瓷烧制而成,并在表层加以低温釉,然后加以调色,最后形成具有韵味的瓷器。文物的变迁注重的是文化与技术的革新,所以文物管理的重要意义便是追随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见证人类进步的最好方法。当代文物保护是以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提升人类文化道德素养。
二、文物管理现状存在问题
根据当前文物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包括:文物管理不统一、文物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文物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文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因素严重困扰这文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阻碍了党十九大以来倡导的文物文化建设文明成果。习书记在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当代文化价值。
(一)文物管理不统一
管理人员在收纳文物后,便要对文物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在基层文物管理部门中,没有注重文物管理的重要性。从文物登记、排架提用、统计及核对方面都没有注重实质性的问题,由于中国文物种类繁多,中间存有的差异也较大,管理人员稍有不慎,便会将文物归纳至不同的等级,使之探索者对中国文物文化的鉴定出现错误的判定。其次在管理层次水平方面也存有较大的差异,文物表层可能存有污迹,基层管理人员在没有确定何种成分时,边在核对信息表中填入墨迹。但换做较为负责的专员,便会对样品采集取样,然后在做分析对比,化验污迹的主要成分,然后做出最后的判定。不同组成成分代表着当时朝代盛行产物的不同,所以文物的取证,便是鉴定当时文化最好依据,所以当前在文物管理程度方面存有较大的不统一性,使其阻碍了文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二)文物管理力度薄弱
文物管理力度薄弱是当前文物破坏程度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文物盗窃贩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在中国边境地区,贩卖文物尤为明显。在2011年湖北省云梦县文物管理地点丢失一件战国时期的铜鼎,该铜鼎腹上有凸弦纹,腹外附对称的两个方耳。由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没有注重文物的重要性,造成后期文物的丢失现象。其次在一些大型的建筑古文物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人为因素破坏占到大部分因素,主要是由于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的需求,不得不拆除当地的文物建筑,造成古文物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古文物建筑中的张飞庙,该古文物地处于四川阆中市张桓侯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到不同程度地震的破坏以及后期管理措施的滞后,造成墙体大面积开裂,甚至屋脊出现垮塌,造成张飞庙古文物建筑受到极大程度的损伤。最后便是文物管理部门追查能力的滞后性,由于古文物丢失现象较为严重,但是由于文物管理部门本身资金紧张,所以在经费管理方面出现的较大的问题,有些地方由于经费不足,造成后期无法继续维持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针对当前文物管理力度方面的问题,存有较多的安全隐患。
(三)文物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文物保护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地区,其文物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落后,有些地区所展览的文物完全裸露在展览馆中,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任意抚摸文物。有些儿童跟随父母一同参观文物,稍有不慎便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其次在文物管理科学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采用手记单页的形式对文物信息进行录入,一般文物数据都要求录入文物数据库,这样后期管理人员在调查文物时,便在短时间内获取文物的有效信息。最后便是文物管理局的修建,由于早期该部门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现有的建筑风貌早已不符合实际文物管理建筑风格,使其与国家精神文化相违背。
(四)文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早期国家针对文物没有一套完成的保护管理制度,使其出现文物信息缺失及破坏现象。基层文物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正确规章条例录入数据信息,后期上级领导在查询相关信息时,出现较大的漏洞失误。其次对于人员考勤问题也没有进行监督,主要是因为基层文物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所以管理人员到岗及离岗时间也没有做出详细规定。另外对于搬迁文物也没有相关的审批明文,便会其进行拆迁和整改,造成后期文物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其次相关部门没有大力组建文物宣传活动,对文物所含有的文化精神及内涵进行宣讲,这也是贯穿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根据当前现状分析,文物在管理制度方面存有较多问题,但没有实质性的解决。
三、文物管理问题对策
针对上述所存有的问题,笔者在此进行了探索分析。其在解决措施上归纳4点,其中包括:完善文物管理规范化标准、完善文物法律法规、建立文物遗产保护部门及加强文物保护水平,从不同层面解决当前文物管理的诸多内容,使之推进文物现代化管理进程。
(一)完善文物管理规范化标准
完善文物管理规范化标准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着手分析,包括:文物管理、文物保护及文物研究。文物管理规范化的統一体现在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及验证实物的严谨性,管理人员对文物录入信息时,一定要核对信息是否完整,待核对无误后,录入至系统数据库,并对后期数据做备份处理,防止后期数据丢失无法找回。验证实物的严谨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在接纳文物后,查看文物所属类型,然后查验文物是否完整。对待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疑点进行剖析,例如:在验证字画文物时,查验纸张所属类型,属于宣纸、毛边纸还是马兰纸,所以管理人员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置地考察,待验证完毕后,将最后精确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化整理,这样便能完善文物最基本的档案信息。其次便是在文物保护方面规范化统一,加强文物的日常养护,对文物建筑博览馆内的温度及湿度也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保证室内温度在13-24℃,湿度在38-47%,这样既能防止潮虫的侵蚀还能防止自然性的损坏。最后便是文物研究性的统一管理,加强对文物深入性研究,主要完成对文物历史文化的鉴定,规划统一历史性文化。
(二)完善文物法律法规
在当今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社会背景下,完善对文物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当前推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倒卖贩卖文物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指出对于擅自将国家文物私自出售给外国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物流失的现象。另外加强文物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做好当前文物日常管理及保护工作。其次在收集文物方面也要健全相应的政策,对于自愿捐出文物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例如:在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泉州企业家——许荣茂将《山水丝绸地图》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馆,其具有重大意义。
(三)建立文物遗产保护部门
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并且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对文物的修复。文物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专属的保护机构,专门负责文物的整合及保护。对于一些古建筑文物,需要文物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协商,共同修复古文物建筑。该部门的成立一方面保护了文物的流失现象,其次还可以对古文物的修复及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便是该部门在人员综合能力方面也要进行选拨,成立新型部门需要创新型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该部门职责落实到实处,完成对文物的保护及监管。
(四)加强文物保护水平
加强文物保护水平也是文物管理后期工作发展的重要一项内容,保护水平分为两个层面,分别为安防保护水平和宣传保护水平,根据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远红外线监测,当不法分子有意盗窃文物时,远红外线监测设备便会受到感应,瞬时发出警报。其次还要多加安防人员,对于省级文物馆要求配备3-4名安防人员,市级文物馆要求配备2-3名安防人员,最后便是县级及以下要求最少1名安防人员,这样能够减少文物破坏程度。其次对于宣传教育方面,文物馆应和当地的宣传部进行沟通,播放一些具有社会效益的宣传片,这样便能从群众思想意识上提高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四、结语
通在通过不同举措下,我国文物保护得到了有效缓解,并且人们对文物文化的产业,也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只有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奋进,才能将中华古文明发扬光大,传递给全世界每个角落的华夏子孙。
参考文献:
[1]刘继武.浅析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经管管理者,2016(6).
[2]赵艳玲.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与完善方法分析[J].丝绸之路,2015(4).
[3]张海峰.当前博物馆文虎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J].艺术品鉴,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