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通讯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

2018-04-25刘栩源

青年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网络诈骗网络通讯大学生

刘栩源

摘 要: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時代、大数据时代,以及科技、生活、学习和工作网络化的时代。尤其是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也不可否认它同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诈骗便是最为典型的一种。面对网络诈骗,部分大学生缺乏明辨真伪的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网络通讯;大学生;网络诈骗;网络防骗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软件、渠道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诈骗的类型也日益多样且隐藏极深。因此,许多大学生会因好奇或贪小便宜等心理陷入网络诈骗的漩涡,学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安全地上网。

一、网络通讯时代校园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

校园网络诈骗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主要有网络金钱诈骗和网络情感诈骗这两大类。

(一)网络金钱诈骗

校园网络金钱诈骗是校园网络诈骗的最主要类型,金钱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的主要目的。

1.网上虚假招聘

许多大学生希望自力更生减轻家庭负担并且锻炼自身能力而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开出优厚的待遇并承诺不影响学习,引诱大学生前去面试。大学生在没有对单位信息进行辨别核实的情况下前去面试并缴纳所谓的“押金”等,中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2.伪造网购渠道

网购凭借便捷的支付方式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深得大学生的青睐。但这样的购物方式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网络金钱诈骗的渠道。他们通过注册虚假购物网站或虚构付款方式引诱学生点击相关链接并输入所需的内容,套取大学生银行卡卡号、密码或者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最终转走学生银行卡、支付宝以及其他交易支付工具中的余额。

3.冒充亲人好友

冒充亲友进行诈骗是各类诈骗常用的手段之一。在网络诈骗中,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黑客手段盗取任意用户的QQ或微信的账号密码,编造求救信息向用户的亲友要钱。2016年9月28日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巡展时发生过一起电话诈骗案,骗子便是利用改号软件之类的技术手段冒充学生的手机号编造绑架消息进行作案。

4.设计“中奖”骗局

许多人在生活中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浏览网页或者打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收到中奖的链接,诱导学生按照连接中的提示“领取奖品”。在“领取奖品”之前会要求学生预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或者“保证金”等,往往数额可达几千甚至上万。而学生们一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奖品图片”便两眼放光,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生活费贡献给了骗子。

5.虚假公益行为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进入各行各业,网上公益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就在去年,各大媒体相继爆出“进群领红包”的骗局。许多大学生被陌生人拉进各种“红包群”,群里起初会有人发放红包及公益性或励志性的链接或文字,再引诱加入者也发红包,还会弹出需要输入支付密码的领红包链接,由此盗取支付宝账号转走余额。

(二)网络情感诈骗

校园网络情感诈骗是校园诈骗的另一种主要的诈骗。它主要的诈骗方式是通过所谓的“网友”、“暗恋者”的见面对女大学生实施情感诈骗。部分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张或一段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较大而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往往通过网络中的“好友”来宣泄和倾诉。一些居心叵测的“好友”就利用了女大学生单纯和心理防备较弱的特点,对她们无微不至地关心,让女大学生本来就脆弱的防线彻底崩溃,再寻求各种理由要求“网友”见面,将女大学生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不轨的行为甚至实施犯罪,达到网络情感诈骗的目的。2016年底陕西一名女大学生被网上结交的男友骗取贷款2万多后男友消失,其男友被警方抓获后交待自己通过微信摇一摇、探探等软件加一些女大学生,谎称自己是大学生让对方放下戒心,与之聊天并交往,再发生性关系,借到钱后切断与她们的联系。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充分体现了如今许多大学生在交友上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就被情感冲昏头脑,沦为骗子的猎物。

二、导致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因素

网络诈骗的对象包括任何一个利用网络办公、学习和娱乐的群体,大学生使用网络尤为频繁,接触到的各类网络信息极多,是容易网络受骗的主要对象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上网的时间相对较多

大学生容易网络受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支配于网络的时间比其他的群体更多:第一,大学生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急不可耐地追求放松。第二,现代大学教育很多是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因此,大学生支配于网络的时间远远超过一般容易受骗的群体。

(二)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和交友等其实并不必然导致受骗,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真假辨别能力较弱才是他们受骗上当的最主要原因。当代多数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较为封闭的生活,故而辨别真伪信息和事件的经验少,即便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所看到的也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对社会的复杂阴暗面知之甚少,面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或者其他网络消息,他们不假思索地选择相信,为网络诈骗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三)学校对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不到位

现代网络诈骗虽然本质不变,但手段各种各样,层出不穷。一些大学虽然也不断地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防骗的教育,但是相对于犯罪分子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专业诈骗”而言依然不堪一击。其主要问题在于:第一,部分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防骗教育;第二,部分高校有相关的宣传,但缺乏网络诈骗的专门教育;第三,部分高校的教育滞后,基本上是学校已经发生了大学生被网络诈骗滞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第四,部分学校的网络诈骗教育没有深入到各个班级和各位学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犯罪分子获得了可乘之机。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教育的途径

從高校总体情况来说,当前学生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中,网络刷单诈骗、低价购物诈骗最为普遍。大学生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怎么会被骗呢?实际上虽然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社会阅历较浅,防范意识较差,是骗子的重点诈骗对象。西安作为全国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近两年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在陕师大长安校区,一位女大学生在民警向她发放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宣传单时,以“我是大学生,不会上当受骗”为由谢绝了,结果当晚她在网络购物时被钓鱼网站骗了。还有一位大三男生,遭钓鱼网站退款诈骗5次,每次5000元,合计高达2.5万元。因此,加强网络防骗教育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们根深蒂固的盲目自信心理,让他们从自身断绝一切可能导致受骗的隐患。

(一)加强校园网络防骗的宣传

宣传是学校预防网络诈骗最有效的、普及范围最广的方式。例如,利用宣传栏粘贴网络诈骗的手段、预防措施以及受骗之后的处理方式;利用学校广播或录像等进行预防措施的宣讲和诈骗案例的讲解;利用学校社团或学生会等开展网络防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网络防骗中来;调动学校保卫办的工作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针对学生宿舍开展网络防骗的教育等等。

(二)开展课堂和班团活动教育

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是课堂学习和班团活动,这也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校可以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关于网络诈骗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能从心底明白网络诈骗后果的严重性、网络诈骗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网络诈骗预防的必要性。对于班团活动而言,主要是在于学校辅导员在组织班委干部的培训以及班团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同网络受骗行为进行教育,达到网络防骗教育的目的。

(三)增强学生的网络防骗意识

仅仅只有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学校教师从各个方面加强网络防骗的预防工作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大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网络防骗的意识。第一,坚决杜绝自己贪小便宜的心理;第二,对于自身的银行卡、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以及亲人的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严格保密,不随意透露给其他人;第三,遇到网络诈骗的信息和行为或者意识到自己已经网络受骗要及时报警或报告学校老师,向公安机关提供打击诈骗行为的信息,尽最大可能追回自己的损失。

网络诈骗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问题,也是无数父母的最大担忧,是破坏家庭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网络诈骗分子在高校不择手段的诈骗行为是我们所深恶痛绝的,因而网络防骗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高校要时常对青年学生进行网络防骗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保障他们日后成人成才,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飞,王婷婷,黄丝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J].法制博览,2018(2).

[2]蒋水萍,周伯煌.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7(20).

[3]陈龙涛,张雨薇,孙艺航.基于网络安全视角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研究[N].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猜你喜欢

网络诈骗网络通讯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