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唯一中国酿酒师的五味人生
2018-04-25蒋丰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
日本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酿酒师,近年来受到日本国内关注。据了解,在日本的外国酿酒师现在仅有两人,其中一位就是来自中国的王矿生。王矿生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日本严格的酿酒行业里,一步步成为匠人。
在中国,杜氏代指杜康。在日本,“杜氏”是一个职称,指的是酒藏(酿造酒和储藏酒的机构——编者注)的最高制造责任人。每个酒藏,都拥有一个由酿酒师组成的匠人集团,而杜氏就是站在这个匠人集团最高峰的统领者。据日本酒造杜氏组合联合会于2016年公布的统计结果,日本全国共有703名杜氏,其中仅有两位外国人,一位是牛津大学毕业的英国人,一位就是被业内人称为“王杜氏”的北京人王矿生。
《环球时报》记者乘坐近两个小时的新干线,来到创建于1912年,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福井酒造株式会社。在入门处展柜里,陈列着一排排写着“王矿生作”的日本清酒。
面对记者,王矿生打开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自己进入日本酿酒行业,完全是机缘巧合。1992年4月,王矿生妻子作为学者受邀前往日本爱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随后王矿生放弃国内工作,带着儿子前往日本同妻子团聚。
是什么机缘让王矿生接触并进入日本酿酒行业呢?还要从福井酒造株式会社说起。1993年,福井酒造社长赤井知久计划在中国青岛崂山建一个合资酒厂,萌生学中文的想法,他的中文教师就是王矿生的妻子。不久后,王矿生妻子又将丈夫推荐给赤井知久。
但是学了一段时间中文后,赤井知久认识到,仅凭自己掌握的这点中文,是没有办法到中国指导工人酿酒的。于是,他想到王矿生。而同一时期,王矿生刚好看过一部有关日本酿酒行业的电影,了解一些日本酿酒神秘的传统与严格的继承文化,因此也答应了赤井知久先生的请求。
为了让王矿生尽早学会酿日本酒,赤井知久吩咐酿酒名师田中荣治来指导王矿生酿酒。田中荣治在27岁时,就已经成为福井酒造的杜氏。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酒的酿造以及酿酒商的经营建立在长期的传统和历史之上,酒曲、酒母及醪糟等工艺利用的都是数十年传承下来的方法。在这些承载着日本传统和历史的行业,让中国人担任酿酒窖的总负责人,赤井知久一开始也有犹豫,担心中国人不能了解日本酒里蕴含的日本文化。但王矿生打消了日本人的疑虑。
王矿生第一天进藏,也就是酿酒的现场,是在一个大风天。“那天风大水凉,真是凉到了骨头缝里。手插入水中,冻得生疼,当时我就想,我要记住这种感觉。”学习酿酒的这段时间,王矿生说自己就是一个“跟屁虫”,每天跟在师傅田中荣治的后面,看他每步是如何操作,放多少剂量。同时用一个小本子记录师傅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回家后再捧着赤井知久送给他的一本厚厚的专业书《日本酒酿造技术》学习,遇到不懂、不会的单词,就自己查字典或者请教妻子。
日本人常说“石头上也得坐3年”,指的是要想修得一门技术掌握一种知识,最低也要忍耐3年时间。日本人还说“修行最低10年”,意思是无论学什么,没有10年是不可能出师的。但王矿生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赢得肯定,就连赤井知久社长都很惊讶,“从来不夸人的田中杜氏,居然跟我夸王矿生是个天才”。
1993年,3个月就出师的王矿生作为福井酒造的部长,被派去建在中国青岛崂山源头村里的酒厂做技术指导,带领一群中国工人用中国的大米和崂山的矿泉水,在山里酿出高质量的日本清酒。从东京回来继承家业的福井酒造株式会社第五代社长福井知裕,在读大学时就喝过王矿生的酒。他说,“此后多少年,我都没再喝过那么好的酒”。
王矿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日本清酒在东南亚逐渐打开市场,中国国内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和富裕阶层,对日本清酒的青睐与日俱增。过去日本酒出口海外的量很小,2012年之后,出口量直线上升。但日本国税厅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清酒制造公司数量正在以每年20家的速度减少。日本年轻人都因为酿酒业的艰辛而不愿涉足,酿酒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这也是日本现下许多行业的缩影。王矿生告诉记者,在日本要想学一门手艺并且精通,需要有超出常人的付出,特别是清酒的酿造,流程和技术非常复杂。“我做酒,是因为热爱,体现自身价值,没考虑收益,如果考虑金钱与利益的话,那可能就修不成‘匠人”,王矿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