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范化护理在消化内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4-25
内镜器械的发展、微创医学的发展等使得内镜下治疗在各科的应用日益普遍,人们也越来越了解和认可内镜下的微创治疗[1]。对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内镜下微创治疗患者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治疗水平逐渐成熟。而与此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护理质量要求明显提高[2-3]。我院对患者应用系统规范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微创疗法患者中选出320例,患者均符合消化内镜下诊疗的指征,排除伴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患者均自主同意参与本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中160例,男78例,女82例,年龄22~69岁,平均(43.9±11.5)岁;内镜下胃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78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42例,黏膜切除术16例,异物取出术14例,止血术10例。观察组中160例,男75例,女85例,年龄24~73岁,平均(44.5±11.8)岁;内镜下胃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70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51例,黏膜切除术20例,异物取出术10例,止血术9例。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主要为:术前评估和检查、术前的常规健康指导、生活干预,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给予系统规范性护理:(1)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对病区护理人员进行内镜新技术、内镜操作护理配合、内镜治疗并发症、内镜下护理观察、内镜下康复指导等知识的培训,通过专科知识小课堂、每日床旁查房、医生授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每月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学习再考核,直到能达到独立处理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过程中各种护理工作为止,有独立判断、处理和协助医生处理内镜下微创治疗并发症的能力。(2)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除了常规的检查、病情宣教、基础护理外,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观察、评估和疏导。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日常基础护理中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轻柔的询问患者的感受等,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观察评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情绪发泄法、认知干预、放松训练等方法疏导患者的情绪。如:很多中老年患者对内镜下微创疗法的认知存在偏差等,护理人员则通过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给患者宣教内镜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多给患者列举治疗病例等,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让其认识到内镜下治疗手段的优越性、安全性,从而改变情绪。又如:因地制宜的给患者提供全身肌肉放松训练,达到身心愉悦、全身放松的效果。(3)术中规范性护理措施。术中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护士配合医生,术中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主要包括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患者术中是否出现腹胀、恶心、肌紧张等穿孔指征,及时提醒术者;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状况,若分泌物较多需及时清理;术中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术中低体温;保持静脉通路的顺畅,避免留置针受压;术中严密观察术者的操作,若术者在操作中无法控制内镜镜身时,及时协助术者扶镜或进退镜;术中严密配合术者的各项操作,做到快、准、稳、轻,在出现意外时沉着配合术者抢救。(4)术后基础护理。术后遵医嘱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观察大便的性状、量等,做好记录,若发现有意外的征兆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配合处理。术后叮嘱患者24~48 h保持卧床休息,尽量减少翻身的次数,避免大力咳嗽、大力排便等,以免腹内压骤然升高引起术后出血等。遵医嘱给患者安排饮食指导,逐步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普食,补充营养。(5)围术期全程的安全护理。在交接班方面:白天责任护士准确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诊疗状况、护理操作完成情况等,认真向管床医生和夜班责任护士交班。如:对于术前的患者,交班时强调肠道准备状况、各项检查完成情况、各项诊疗申请单的信息核对等;夜班护士在晨会上交班时详细汇报患者的夜间病情变化,如:夜间睡眠状况、情绪表现、静脉留置针情况等。以准确的交接班明确不同班次责任护士的工作重点,避免护理项目的遗漏等。由护理部人员每日进行护理督察,发现个别的问题立刻反馈给责任护士整改;发现共性问题则在次日晨会反馈给全体医护人员,督促整改。(6)随访护理。建立随访登记表,详细记录诊治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状况、每次回访处理结果等。在患者出院后以电话随访和微信随访为主,每次随访前整理患者的诊疗以及随访信息等,在随访中有针对性的询问了解患者居家生活保健情况等,有针对性的提供个体化指导和咨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围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内镜治疗的配合度(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护理质量评分(使用自制量表评测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房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操作、护理文书等的质量,总分100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计数/计量资料数据对比采用χ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详见表1。
2.2 内镜治疗配合度对比
详见表2。
2.3 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详见表3。
3 讨论
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消化内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无痛内镜技术的引进更提高了内镜治疗的水平,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欢迎。但是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内镜知识的认知偏低,内镜下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4-5]。系统规范化护理是在优质护理模式后陆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其着重点于护理措施的标准化、程序化、无缝隙对接性以及全面性,力求考虑到患者的各方面护理需求,主动给患者提供高质量、标准的护理服务,防患于未然,预见性的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6]。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应用系统规范化护理服务,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士对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护理操作等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使护士更好的协助配合术者开展消化内镜下的治疗,更好的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7-8]。重视护理措施的规范化,例如:严格遵医嘱做好术中的各项护理服务,各个岗位的护士紧密配合,监测患者术中的各种表现,协助术者操作,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术后的基础护理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镜治疗配合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系统规范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患者中安全可靠,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表1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
表2 两组的内镜治疗配合度
表3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1]阮彩琴. 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15,14(3):262-263.
[2]刘新文,刘晓文,魏文琼. 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38-939.
[3]王兴丽.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919-920.
[4]陈毅静. 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实施效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649-1650.
[5]亢媛,黄福秀,亢君. 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87-2189.
[6]陈继花,郎燕芳. 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2):213-215.
[7]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11):91-93.
[8]周丽华,蒋蓉,邓琼,等.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