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至中川城际高铁盐渍土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分析

2018-04-25张乐婷王红霞任小艳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坑底盐渍模量

张乐婷 王红霞 任小艳

(1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1 试验点场地概况

试验点地形平坦开阔,线路行经在冲、洪积土层上,并行于既有线右侧,水平距离约70m。地面高程849~858m,自然坡度1°~3°,呈北高南低的趋势,相对高差1~2m。测区内为盐质荒漠,地表零星生长有耐盐植物,该段线路大部分设计为路堤,填方高度一般为2~4m。

2 试验点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性

2.1 试验点场地地质结构[1]

<2>CL含砂砾质黏土(Q4al+pl):黄色,半坚硬~硬塑状态,含10%~25%粗砂及砾石,钻探岩芯中可见盐及石膏的结晶体。一般厚0.2~0.5m,局部稍厚,属Ⅱ级普通土,C组填料。

<5-2-1> GP-GC含黏土级配不良砾(Q4al):灰褐、灰白色,稍湿,中密~密实状,砾石占50%~55%,粒径5~75mm,岩质成分以凝灰岩、砂岩、玄武岩等为主,呈圆、次圆状,余为砂及粉质黏土充填,级配较差。不同深度可见到盐结晶体,晶体成分主要为硫酸盐(主要成份为CaSO42H2O),晶体含量约15%~30%,根据挖探揭示主要分布在DK79+100~DK82+000段含盐及石膏晶体较多,一般厚0.5~1.5m,最厚可达2m,该层不宜作为路基填料。

<5-2>GP-GC含黏土级配不良砾(Q4al):灰褐、灰色,稍湿,中密状,稍有胶结,砾石占55%~60%,Φ5~75mm,夹少量的卵石,石质成分以凝灰岩、砂岩、玄武岩为主,呈圆、次圆状,余为砂及粉质黏土充填,级配较差。不同深度亦能见到盐及石膏的结晶体。广泛分布测区厚度大于20m,属Ⅲ级硬土,B组填料。

2.2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

3 试验方法及设备

3.1 试坑设计及测点布置

根据试验条件并依据《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确定荷载板直径为0.8m,试坑直径为2.5m。在坑内布置12个沉降观测点,每个类别的观测点均应连线后呈正方形,且平行均匀分布于基准梁的两侧,其中,4个表层观测点(9#,10#,11#,12#)布置在距试坑中心1m的坑底天然土层,4个荷载板观测点(1#,2#,3#,4#)布置在荷载板外侧边缘处,4个分层观测点(5#,6#,7#,8#)布置在距试坑中心0.43m的不同深度土层。

3.2 工况及原理

根据《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和当地气象条件,设定各工况,并设定浸水压力为200KPa(即千斤顶反力10t)。加载阶段分为8级进行;浸水阶段分浸水60mm浸水工况,24小时30cm常水头浸水工况,30cm常水头长期浸水工况;将承载力特征值阶段分8级荷载进行加载,以更准确的确定地基承载力。

4 试验过程

表2 试验工况划分

1)开挖直径2.5m,深0.4m的圆形试坑。

2)在以试坑中心点为圆心,半径为0.55m的圆上,钻四个直径11cm的孔,四个孔的连线呈正方形且每侧两孔连线要平行于基准梁,孔底距坑底分别1.6m、3.2m、4.6m、7.6m。

3)在孔内用适量砂子(2~3cm)垫平并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保持钢筋杆垂直,然后放入3~5cm砂子压在沉降板上并压实,再放入PVC管,套在测杆上。将沙子分层填充PVC管周围空隙至离钻孔口30cm,每层填0.5m,用钢筋捣实,离钻孔口30cm的范围内用粘性土填筑压实。

4)在载荷板底铺设 3cm厚的砂层,并使之密实,将直径为0.8m的载荷板安置在试坑中心,将反力梁及千斤顶安置好,并将25t荷载均匀堆放在加载架上。

5)架设基准梁,并固定牢固,将安装在12根测杆(沉降板4根,载荷板4根,试坑底4根)上的百分表探针放置在基准梁上,将表调零。

6)依次按照各试验步骤条件进行加载和注水,并由记录人员读数并记录,试验由步骤1~19依次进行。每级工况下,前 1 小时内按间隔时间 10、10、10、15、15min 读数,一小时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时,则认为沉降已稳定,可进行下一级工况,至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稳定。

5 试验结果

5.1 分级加载阶段

加载到10t时,最终沉降如表1所示,每级荷载下,荷载板沉降随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通常迅速完成且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随着压力的增大,沉降量呈增大趋势,但最终沉降较小,为3.3mm。

图1 载荷板分级加载s-t曲线

5.2 浸水试验阶段

表3 10t稳定时沉降量

表4 浸水60mm稳定时溶沉量

表5 浸水24小时稳定时溶沉量

表6 长期浸水稳定时溶沉量

浸水阶段分为三种工况:1)注水60mm;2)浸水30cm持续24h;3)长期浸水。

图2 载荷板浸水阶段s-t曲线

1)一次性浸水60mm时,载荷板最终累计沉降量达56.7mm,相对溶陷量为53.4mm,相比天然状态,浸水后沉降剧烈增大,说明浸水条件下盐渍土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大孔隙石膏层饱水塌溃压缩,发生溶陷。但各沉降板处测得溶陷较小,说明一次浸水60mm时溶陷主要发生在1.6m以上石膏富集层。

2)在浸水24h下,沉降量继续增大,累计沉降量达122.9mm,相对溶陷量为66.2mm, 说明24h浸水时,水渗透更深,在地层表层,盐渍土溶陷加剧。沉降板所在位置,相对溶陷量较小,说明相对石膏表层,1.6m以下的土层,溶陷较小。

3)在长期浸水状态时,溶陷继续增大,累计溶陷量为123.87mm,相对溶陷为4.3mm,说明在24h浸水下,沉降已经基本完成。

图3 坑底s-t曲线

5.3 坑底

对于坑底,从加载到最后一个浸水工况结束,从图3可看出,第一次浸水后,坑底土呈挤升状态,随后由于溶陷作用,坑底相对呈现缓慢下沉现象,无附加荷载作用时,累计溶陷为1.48mm,说明该盐渍土为非自重性溶陷盐渍土。

5.4 溶陷系数计算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试验点石膏富集层厚3m,依据试验实测数据,1.6m、3.2m处的沉降观测标在浸水期间相对呈较小下沉状态。4.6m、7.6m处的沉降观测标在浸水期间有微小沉降,说明水已渗流到该处,但溶陷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结合石膏层厚度及附加应力的作用范围,确定依其厚度计算溶陷系数。

石膏富集层累计溶陷量为123.87mm,溶陷土层厚度3m,计算出溶陷系数为0.041,依《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具有中等溶陷性。

5.5 变形模量及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是依据p-s曲线的初始直线段[2],并假设一刚性板作用在均质的弹性半无限体的表面,由弹性理论计算得到。平板载荷试验按下式计算:

式中:E0—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

l—当载荷板位于半无限体表面的影响系数;对于圆形板 L0=0.785(π/4);

k—p-s曲线直线段斜率;

μ—土的泊松比,取μ=0.27;

d—载荷板的直径;

计算得到,天然状态下试验点土的变形模量为27.85MPa,浸水状态下石膏富集层变形模量为4.81MPa。在浸水状况下,加载到240kPa时,24h内沉降速率没有达到稳定标准,表明石膏富集层浸水条件下极限承载力为240kPa,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图4 承载板p-s曲线

6 结 语

1)天然状态下,在200kPa的荷载作用时累计沉降量为3.3mm,变形模量为27.85MPa。

2)一次性浸水60mm时,沉降量为56.7mm,溶陷量为53.4mm。浸水24h达到稳定后,载荷板沉降量为122.9mm,相对溶陷量为66.2mm,累计溶陷量为119.6mm。长期浸水时,载荷板沉降量为127.17mm,相对溶陷量为4.27mm,累计溶陷量为123.87mm。

3)溶陷深度为3.0m,累计溶陷量为123.87mm,溶陷系数为0.041,依《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确定试验点土层具有中等溶陷性。

4)浸水溶陷主要发生在石膏富集层,尤其在1.6m以内。

5)对于坑底,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累计溶陷量为1.48mm,表明无附加荷载作用时,试验点土层不具有溶陷性。

6)浸水状态下其极限承载力为240kPa,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变形模量为4.81MPa。

[1]任秀玲,张文,刘昕,罗艳珍,魏凯.西北地区盐渍土盐胀特性研究进展与思考[J].土壤通报,2016,47(01):246-252.[2017-09-29].DOI:10.19336/j.cnki.trtb.2016.01.038

[2]刘永球.盐渍土地基及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2.

猜你喜欢

坑底盐渍模量
路基回弹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天坑坐井观天
两只螃蟹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比对试验研究
叶用芥菜盐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