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IGBT驱动1SP0635剖析
2018-04-25宋自珍
宋自珍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5)
1 概述
IGBT既具有功率MOSFET的高速开关及电压驱动特性,又具有晶体管(GTR)低饱和电压及易实现大电流的能力,在电力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在IGB的应用中,大功率IGBT驱动起到了弱电控制强电的作用。国际市场上主要的驱动公司有Inpower和Power Integrations(PI)等。
1SP0635是为从1 200~3 300 V电压等级高压大功率IGBT特别设计的可靠、安全驱动,是PI公司在集成了第二代SCALE芯片的基础上开发的即插即用型驱动器。驱动基于主-从原则并允许并联IGBT模块的安全操作,主驱动器可以不用从驱动而独立驱动,也可以外带最多2个从驱动器,同时实现3个并联IGBT模块的驱动。其输出驱动电压±15 V,栅极输出最大电流±35A,驱动功率6 W。
2 驱动保护
2.1 内部结构
1SP0635V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具有Vce检测及短路保护、集电极有源箝位、欠电压保护等功能。
图1 驱动器基本结构
2.2 短路保护
在1SP0635驱动上配备有Vce检测电路。由于内部有60 V电源,其基准电压可以达到50 V以上,如图2所示。
此Vce检测电路采用电阻网络结构。IGBT关断时,内部MOSFET开通,Ca电位被箝在低电位,比较器不输出短路信号,当IGBT处于正常导通过程中,内部MOSFET关断,集电极电压给电容充电,电位接近IGBT通态压降。当IGBT短路时,退出饱和区,集电极电压升高,给Ca充电,当Ca上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比较器输出短路信号。短路信号及时通过逻辑芯片关断栅极信号,同时,将故障信号传至上层控制电路,做到很好的保护。
图2 Vce检测电路
2.3 有源箝位
IGBT在关断时由于其自身电感和线路杂感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电压尖峰,而有源箝位电路的目标是箝住集电极电位,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如果关断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过高,则会使IGBT受到破坏。IGBT的栅极有源箝位是利用反馈原理,将IGBT关断时的集电极电压信号(通过反向击穿TVS将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反馈到栅极,对IGBT的关断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IGBT关断过电压的抑制。IGBT关断时,通过调节集电极和栅极间的TVS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R),可将电压抑制在IGBT的安全工作区内。
图3是1SP0635驱动配备的有源钳位原理。如果集电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VCG低于TVS BVR时,则TVS处于截止状态;如果集电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VCG高于TVS BVR时,TVS被击穿时,电流通过两级反馈,一级反馈通过二极管直接作用于栅极,一级通过电阻进入ACC电路作用于栅极,其抬高了栅极电压VGE,从而把集电极电压VCE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集电极反馈电流的减小,VGE慢慢降低直至IGBT完全关断,延迟了关断时间。当VCG小于箝位电压时,TVS重新恢复到截止状态,最终IGBT上的过电压被箝位在TVS管的BVR水平。
图3 有源钳位基本电路
2.4 功能对比
1SP0635驱动相比于传统的IGBT驱动在以下方面都有所改进。1SP0635中电源输入15 V,内部电源模块输出16 V,经过推挽电路后,其输出的驱动电压仍可以达到15 V,保证了驱动的电压幅值。驱动内部通过倍压电路产生60 V的内部电压,可以提高短路保护的基准电压,有效防止了IGBT发生误保护;开通电阻与关断电阻相互独立,可单独设置;栅极钳位使用上拉二极管钳位,使栅极电压不会超过15.7 V;具有有源箝位功能,防止关断时电压过高击穿IGBT。
参考文献:
[1]周志敏,纪爱华.IGBT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及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