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上的坚守

2018-04-25文图孙为征

丝绸之路 2018年4期
关键词:伊拉克油田一带一路

文图/孙为征

(作者系中海石油伊拉克有限公司媒体经理)

2018年伊始,我再一次带着使命,离开祖国,踏上西行之路,奔赴伊拉克米桑油田。仍然是五年前我被外派到这里的模样,新面孔持续增加,豪情依然不减,他们扎根荒漠,用妙手重生的老井、不断创造的新井与新建的矿区一起,见证着中国海油人在“一带一路”上拓荒、涅槃、重生的故事。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不起,新时代》专栏播放了伊拉克米桑油田“排雷拆弹,造福当地”的事迹,是他们在海外为新时代奋斗的真实写照。这批人就是在布满地雷和炸弹(已排雷面积相当于3.5万个足球场) 的沙漠上,不断用意志和智慧书写着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的坚守与创新。

共同使命下的沙漠坚守

艰苦,创造乐观精神

“终于安静了,可以踏实睡一觉了”,由于营地房间紧张,住在临时营地的李洪燕连续受到发电机轰鸣声的困扰,加上倒班时差的折磨,连日来她几乎彻夜失眠。8月的这个深夜,营地突然安静下来,这让她感觉十分惬意。

就在即将进入梦乡之际,她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营地也出现嘈杂声,“集装箱内像蒸笼一样,估计室内温度达到40℃了,抓紧到室外避避暑”,她这才感觉到头痛欲裂、浑身乏力。“我不能倒下,明天还得去工程现场,要跟领导一起去慰问消防队”,这是她的第一反应。也就在这时,清脆的蟋蟀鸣叫声传入耳中,身上也有扎扎的感觉,“蟋蟀跳到身上来了”,她一个激灵,逃出房外。院中虽然漆黑,但是人多增加了安全感。不多时,轰鸣的发电机重起,大家也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米桑油田

谈起这段经历,洪燕爽朗地笑了:“这不算什么,伊拉克依然处在ISIS黄色警戒状态,两天倒班的颠簸、路途的风险、时差的困扰、沙漠高温的考验、蛇狗蚊虫的挑战,这都是每一个外派伊拉克员工所必须经历的,看看排雷、工程的那帮人,看看钻完井、生产现场的那帮人,他们更不容易!”

洪燕的话深深震撼着我,她笑言:“回到家,看着放学回来的孩子,本想亲热一番,却靠着床头睡着了;家人都已休息了,自己却又精神起来。每次出行,老公都笑我,去伊拉克不带点儿好东西,就带方便面和咸菜?他哪里知道,这是我们最美味的夜宵。”

洪燕诙谐地笑着说:“在伊拉克,就是得有点儿精神,这是艰苦环境创造的,我们要用石油精神打败它!”

危险,培育强大内心

“作为热血男儿,经历战火洗礼,也算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练!”巴格达代表处经理邹永洪同样豁达与乐观:“虽然我自认为自己内心强大,但是巴格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难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伊拉克常年战乱,巴格达作为其首都,处于国家的中心,恐怖袭击从没停止过,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2015年3月23日,邹永洪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巴格达。巴格达的治安状况极其糟糕,小的恐怖袭击时有发生,抢劫、绑架、暗杀更是屡见不鲜。

“2016年7月3日凌晨,巴格达最密集的商业区发生恐怖袭击,250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还有1457人受伤。我们的办事处就在事发地点的3公里外,当时我差点被直接从床上震下来。每次路过事发现场我都会陷入深深的悲痛中:当时这里就是人间炼狱啊!” 邹永洪每次回想起来这件事都心有余悸!

当班团队成员合影

参加米桑省石油展

中伊团队活动

驻巴格达的岗位,中方只有邹永洪一个人,为了保证公司上产、处理员工签证及业务协调等诸多事宜,他曾在巴格达连续工作10周。“夏日室内气温50℃,老式空调开起来轰轰作响,吵得人脑子疼,关了又太热!只好开一会儿,关一会儿,在地上洒满水,期望以此降温。”邹永洪回忆道,“在巴格达吃不上中餐,俞进总经理来出差会带一些,有一次他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中餐,那味道简直美极了!”

伊拉克布泽干油田散落的未爆弹药

伊拉克管线泄露

酷暑下的工作人员

谈到心理,邹永洪直言:“虽然我是个开朗的人,但是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独居,还是让我陷入焦虑中,也曾整晚整晚的失眠。后来我用运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有一个周末我在跑步机上跑了一个全程马拉松!”他自豪地一笑,“现在要问我,我只能告诉你,我有强壮的体魄和一颗强大的内心!”

委屈,造就非凡坚韧

在伊拉克工作,最大的精神折磨不是来自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是来自于亲友与合作伙伴的不理解。他们在委屈中依然坚守,将满目疮痍的两伊主战区建设成伊拉克璀璨的明珠。

胡鹏,来自伊拉克现场的中央系统劳动模范,既是海外铁人精神的代表,也是伊拉克“中东之家”的主任,并兼任米桑油田上产工作组现场总指挥。他提出以信念打好米桑油田上产攻坚战!他就是这样以铁的信念要求自己,要求中方员工。

2014年,面对伊拉克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情况,胡鹏从高中老师的生日聚会上匆匆离开,“我的岗位在现场,应急应对和保生产的工作我最适合”,他打电话向公司申请赴伊!国内朋友不理解,家人不理解。上中学的孩子狠狠地和他吵了一架:“在你心中,工作永远比家重要!你的心里还有没有我们?”从那以后,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对他不再热情。

“其实,我很愧对孩子,我也希望有时间多陪陪他,多教他一些知识,多陪他一起经历,而往往却有很多无奈。”胡鹏眼中闪过焦急,进而镇定下来:“我希望他尽快成长,迟早他会理解我。”他铆足了干劲,继续投入到“米桑跨越”行动之中,回国休息时间更短了。

伊拉克米桑油田终端厂全景

对伊拉克合作伙伴,他力争中方利益,推动了关键项目的进展;对伊方员工,他开展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支持,有时经常谈着谈着午饭时间就过了,等伊拉克人可以下班回家了,自己却饿着肚子,忘记吃饭和休息。这些工作很少有人知道,只有他自己默默付出。

胡鹏自己打趣道:“这算不上委屈,如果算得上,也是委屈造就坚韧。只有我们坚韧贡献,才对得起祖国、对得起公司!”

共同命运下的沙漠会战

信仰,赢得品牌形象

2017年,米桑油田群年提油量、净现金流、利润等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被伊拉克石油部评为IOC高绩效运营油田。这是一场场沙漠会战的结果,也是降本增效组合拳及“加强合作,打造铁军,追求卓越,实现跨越”行动的体现。

过去两年,公司严控投资预算、缩减海外人员,伊拉克政治环境敏感,自然环境恶劣,协调资源难度大,原有生产设备老化等,都直接给油田上产带来挑战。伊拉克公司党总支跨部门、跨公司成立上产临时工作小组,先后开展“大干100天”及“米桑跨越行动”会战,将业务生产部门及中海油服、海油发展、炼化英派尔的骨干纳入其中,带动非海油公司凝聚到以产量为核心的主线上来。

海油发展中东公司第一个积极响应,率先致函伊拉克党总支,全力响应。中海油服引进有机溶液解堵新技术,并从国内增调四人到现场。现场经理卢岩立下誓言:“100天后再倒班!”最后,他做到了,他的兄弟们也做到了,修井队和增产队100多名中国人在现场坚守了100天。

以伊拉克公司副总经理魏宏安为组长的临时工作组是米桑油田上产指挥部。工作组成员加班到深夜23点成为常态。作为工作组成员,生产作业协调主管刘立伟的倒班期正赶上上产作业关键期。此时,家里传来孩子生病高烧的消息,他一边安抚家人细心观察,一边全身心投入到现场工作,在一线延长了两周工作时间。

伊方员工真正意识到,这些中国人是真心来帮他们搞生产的,FOD伊方总经理Al i Jeson积极参与到奋战中,协调哈法亚油田连续油管作业队伍时,几名中方员工未持护照,他专门出具安保许可、证明函,亲自给边防军、安检站逐一打电话沟通,为中方人员放行。在其大力协助下,这支队伍只用三天就到达米桑油田现场。

无形之中,中伊双方紧紧拧成了一股绳。

信念,成就生产时率

“为什么能赢?因为我们有必胜的信念!”紧要关头,米桑油田人员以信念打起米桑油田上产攻坚战。

2016年,年度钻井工作量提前39天完成,水平井技术也逐渐成熟,年度三口水平井连续作业,尤其在巨厚高压盐膏层及定向层段不断出现新的异常压力圈闭,井下“上吐下泄”经常出现,井控风险严重。

I D C-49钻机米桑第一口井AG C S-20开钻留影

伊拉克公司社会捐献留影

每当此时,为防井控、保产量,林枫就会立马出现在钻井钻台,现场指挥处理复杂情况,是油田“钻井科室”各种疑难杂症的“首席大夫”。

伊方人员不解地说,咱们搞的不是总包井吗,你咋比承包商还着急?林枫说:“你不觉得我们这是日费管理的总包模式,水平井是我们提出来的,打一口水平井相当于三口直井的产量,我们不急谁急?”

长期以来,米桑的ASM ARI储层开发一直使用直井开发,单井产量不高且递减速度很快,伊拉克公司提出该储层的水平井开发思路。在无外委资金预算的情况下,钻井部设计经理王雷主动承担了该课题。

该项目涉及盐膏层定向及高曲率定向钻井等高难度技术,常规来说,项目要是不立项不可能完成,而且钻井部现场平时就四个人,一个可行性研究一般需数十万元研究经费。

一切从零开始。王雷通过自己的大学同学或承包商,收集伊拉克周围油田相关盐膏层定向的经验,研究后发现要实现米桑的水平井,盐膏层造斜需至60°左右,而这个角度在其他油田基本都是失败结果,王雷的心凉了半截。

在研究总院的帮助下,王雷和王胜翔专程到新疆实地调研。塔里木油田的专家称,盐膏层造斜难度很大,但也有可能实现,这句话让他重拾信心。

王雷再次捡起数年之前学过的校核软件,独自进行套管校核及水利等计算,查阅国内外数百论文、专著及手册,设计这个井型轨迹;多次奔波于地质及完井部门,确认各种工况的配套要求,在无任何工作订单的情况下,获得研究总院技术人员的长期技术支持。

很快,王雷的可行性研究结论获公司及研究总院的一致认可,然而,伊方设计经理却对他说:“这个技术难度太大,我们推动不了。”经耐心协调,王雷组织10余次技术讨论会,解答了质疑,说服伊方设计经理协作推进项目实施。

2017年12月4日, 米桑油田Asm ari储层第一口水平科学实验井顺利完成钻井作业,成功创造了米桑油田M ISH RIF水平井的最快钻井记录。

共同责任下的创新求变

不停产,也能搞改造大修

米桑油田设备老化,在全油田“大干快上”的背景下,九个脱气站中六个面临改造大修。一份“部分油井关停14天的脱气站改造方案”摆在伊拉克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俞进面前,“一边是上产,一边是停产”,俞进的大脑翻江倒海,10多年前主抓的 “南海奋进”FPSO的LPG回收改造项目闪现在面前,在当时恶劣的海况下,团队面对困难与挑战,成功实现了不停产改造,实现了一次海洋工程技术的新跨越。综合分析生产工艺,评定技术难度,俞进坚定了信心,“国内能干,国外也能干;海上能干,沙漠也能干!要在复杂的米桑油田环境下,安全地实现油田不停产的脱气站大修改造”。决心已下,他立即召开项目组工作会,要求大家解放思想、创造条件,考虑采用旁站、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保证安全、高质量地完成BUS1脱气站的改造。

一语点醒梦中人!项目组经理彭绪武和作业区经理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现场实地勘察,确定旁通管线的两端连接点,并和下游终端厂确认旁通流程的可行性。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总结测试失败问题,彭绪武提出加入消泡剂的一套新方案。他心中明白,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技术、人力资源支撑,需要严密的施工组织管理,更需要有条不紊地实施。于是,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数次协调会和方案评审会,直到参与项目的每个工程师都能非常清楚地说出每一个工序的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项,方案接近完美、H SE措施清晰明了之后,才投入施工,最终决定执行新的旁通方案。BUS1的油井一口一口地切换到旁通管道,直接进入CPF的段塞流捕集器,直至最后一口井顺利完成切换后,流程上还有不少余量可以调节,分液罐的液位也处于正常情况,成功了!完全可控!他与中控制操作员会心一笑,轻松地走出了中控室,此时已是作业区、项目组、H SE、消防队整个大团队通宵达旦鏖战的第三天。

一体化,创新的不只是理念还有技术

实现以最小化的队伍,拓展大化的资产建设和运营规模。公司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攻坚克难建设完成原油处理厂、天然气处理厂、水处理厂和大型电厂建设,而伊拉克公司工程和生产相关人员数量却不足20人。伊拉克公司创新采用联动 PM T(指项目组) -PM C(指监理) -EPC(指承包商) 承包商机制,克服公司人员少且面临轮班工作机制所暴露出的问题,采用高效PM T授权和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工程部与EPC大项目管理之间的责权问题。带领20余家工程建设单位的2000余人,在20多个作业点同步努力,实现了五大EPC项目的按时完工和投产,项目的五大控制指标取得良好业绩,创造了公司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奇迹。这批项目的投产,将为未来低成本开发油田创造极大的发挥空间。

实现以最经济的投资,博取资产最好的发展空间。过去几年,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每年的生产任务,给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面对油藏基础弱、可回收油量少的难题,伊拉克公司顺势而为,利旧先行、先达产、先回收;在新项目上,采取一体化互补、渐进式推进的投资策略。利旧改造不仅为迅速提升产量创造了地面空间和产值,也为项目的未来收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先进技术在沙漠油田中的创新性应用。米桑油田老井的井口装置与采油树历经战火,年久失修,问题频出,而那些装置的部分制造厂家早已不存在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伊拉克公司对米桑油田的88口老井的地面井口及采油树进行了普查调研和精细对标,采用了很多创新技术。先后组织完成油田开发需要的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和处理成果,成功指导了油藏和储量跟踪、评价,奠定调整优化油田增产方案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释放油井产能,创新性地提出“有机溶剂解堵+酸化解污”的增产新技术,有效解除油井和近井地带储层的有机堵塞及污染,并成功实施老井生产管柱的打捞回收技术创新,提高作业时效。还针对米桑油田AG油区重雷区的油气集输管线铺设难题,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与技术攻关,推动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在项目上成功运用。同时,创造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燃气轮机发电机运行的历史记录。

正是坚守坚持、持续创新,才支撑着他们在艰苦、危险、委屈的环境中,坚韧不拔,支撑着他们在海外践行“能源报国”的初心和“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使命,支撑着他们与伊拉克及相关合作方精诚合作,在构建米桑油田群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成就米桑项目的“涅槃之变”。

猜你喜欢

伊拉克油田一带一路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