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蒙佳 方寸之间有天地
2018-04-24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以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也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辽宁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苏州光福是雕刻之乡,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誉。这座囊括了核雕、玉雕、佛雕、红木雕刻等传统手工艺的太湖小镇,有一个美丽的女孩从小就对工艺制作有着无线憧憬,她就是朱蒙佳。
2014年,年仅21岁的她就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朱蒙佳雕刻工作室。在记者的采访中,她说:“苏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而我是千千万万普通创业者的一员,我愿在橄榄核的方寸之间造就自己的一方天地,引领青年新风尚。”
坚守成就梦想
从小,朱蒙佳就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了古筝、竹笛等乐器,之后顺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传承人许忠英老师,学习核雕。
回想起初学核雕时,朱蒙佳说:“老师教的第一件事是磨刀,当时一心想要上手雕刻的我还有些郁闷,心里想:这刀有什么好磨的?为什么不直接教我雕刻呢?”练习了磨刀一周后,老师才开始教她雕核的基本功。
当她在核子上刻下第一刀的时候才发现,“那一刻的感觉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天然的果核如此坚硬,手指的力度完全不够,但是锋利的铲刀却能让我得心应手地雕刻。”于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让朱蒙佳铭记至今,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之后朱蒙佳选择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对于一个刚毕业不久,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年轻女孩来说,的确需要太多的勇气与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她与老师、家长深谈后,做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毅然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这是我梦想的起点,是人生的新阶段。”
然而,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遇到了困难。核雕市场上大规模出现机器雕刻产品,在巨大的价格差下,传统的纯手工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大量的核雕师开始转型,有的做起了有着丰厚利润的机雕工生意;有的核雕师因为订单的骤减而转行……
朱蒙佳感觉自己又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坚守初心?她坦言:“一方面是维持生计的现实,一方面是对雕刻热爱的坚守。可能我是天生不安分的人吧,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后者,我的母亲总跟我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为了自己的小事业,为了让工作室继续正常运转,朱蒙佳更加努力兼职赚钱。“周末我会去给小朋友们上古筝课,如果有各种展销会,我也会第一时间去参加。我想我必然是幸运的,虽然遇到坎坷,但是现实的压力并没有压垮我的梦想。”
如今,核雕市场开始慢慢平稳,广大收藏爱好者也清楚了机器雕刻和手工雕刻的差距、分类。朱蒙佳不无感慨地说:“机器雕刻带来的量产虽然满足了市场需求,以及对于追求低价产品的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纯手工雕刻的艺术性,以及匠人们的一颗赤诚的匠心,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让作品“会说话”
通过朱蒙佳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其实核雕有着丰富的精神价值意义,一是与物的感应让人体会万物有灵而心有寄托。爱核之人佩戴核雕一般都不离身,闲时常常把玩于手中,这样久而久之核雕就会与人体的分泌物相结合,使其越来越富有光泽和温润,充满了生机与灵性,让人心有所寄。二是现代都市人的一个理想精神意境载体。核雕所塑造之意境万千,山水、人物,还有园林等等,世间百态尽在其中。不能远行,亦不能离开钢筋混泥土森林,但若能有几枚自己喜欢的核雕佳作置于办公桌或书房,工作间隙观想遐思,亦不失为一种理想精神意境。三是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一条路径与载体。在核雕艺术作品中,总有不少传统文化及中国古代回肠荡气的故事题材。在赏玩中,人们难免会去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故事,在传统故事与自然的合一中找寻自身的终极关怀方式。四是让人安静的一种方式。对于核雕者来说,核雕的过程也是让人心安静的过程。学习核雕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因为制作核雕要求制作者把心中杂念抛去,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好。
在朱蒙佳看来,核雕最关键的是让作品“会说话”,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雕刻表达出来,“这一点也是最难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作品是有灵魂的,可以通过作品看到一个人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几年来,朱蒙佳运用传统的雕刻手法守住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在雕刻题材上做出变化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新的设计和新思维的表达,让年轻人也喜爱上传统文化,让传承成为时尚。
由朱蒙佳创作的作品《心光》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艺博杯上获得铜奖,作品《境》《隐形人》《太湖石》同时揽获得江苏省紫薇花艺博杯三枚银奖,并在“咫尺匠心”苏工苏作作品展中进行了展览。
2017年12月,在第三届苏州技能英才周现场展示工作中,朱蒙佳表现突出,作品《梦境系列》入围第四届“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赛,并入围第二届“天工苏作杯”文创设计大赛。
当被问及最得意的作品时,朱蒙佳谦虚地说:“我觉得每件作品都有进步的空间,就说目前让我构思最久、花心思最多的《梦境系列》吧。这件作品开始只是抽象的概念,是我對生活感知的思考和想法,要通过具象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创作这件作品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外界各种信息轰炸,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会因各种外界信息而受影响,作品通过具象的雕刻手法来表现抽象的思维,呼吁大家正视我们的内心,学会独立的思考。”
她接着说:“其中有几件作品在一颗核上出现两个脸庞,但共用一个大脑,表示人的矛盾性,一个代表自我内心,一个表示受外界信息的影响,通过这种雕刻形式,来表达坚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其中一部分作品表现人在梦境中的真实表情,通过镜子的反射来展现内外皆一的意思,这是创作《梦境系列》的一些想法。”
在《梦境系列》的创作过程中,朱蒙佳多次画稿设计,并在雕刻时一边雕刻一边随着想法改动,她介绍,从萌生创作这件作品的想法到作品成型,她花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朱蒙佳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手艺人,要积极做好传承的工作,传达匠人精神,不忘初心,要在手艺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展现新定力、实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砥砺品德修养,不断学习做本领过硬、博学多才的青年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