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晚清小历史
2018-04-24金满楼
金满楼
“打掌”
历代皇帝中,道光至为节俭而吝啬。某次其套裤膝盖处不慎弄破,因不忍丢弃,而令内务府缀一圆绸,谓之“打掌”。大臣们见后纷纷效仿,不论破与不破,均在膝间缀一圆绸,竟风行一时。
外面东西真便宜
某次,道光召见军机大臣曹文正时,见其膝间有缀痕,遂问:“你这套裤也打掌?”曹回称:“改做太花钱,所以略做补缀。”道光问:“你打掌花了多少钱?”曹回称:“要银三钱。”道光大吃一惊:“外面东西真便宜!我这里,内务府说要银五两。”受此启发,道光又问:“你家吃的鸡蛋,要多少钱?”曹文正不敢得罪内务府,只得诡称:“臣小时患气病,从不吃鸡蛋。所以,不知道鸡蛋的价钱!”
片儿汤
道光越老就越是小气。有次想吃片儿汤,内务府请拨经费六万两盖一间厨房。道光听后大皱眉头:“前门外有一饭馆能做此汤,每碗不过四十文。去买即可。”数日后,内务府报告称:饭馆已关门。道光叹道:“朕向来不为口腹之欲而滥费国帑,不曾想贵为天子,想吃一碗片儿汤都办不到!”实则,内务府欲借造厨房以中饱私囊,因伎俩未得逞,道光也就吃不到片儿汤了。
数字报错了
咸丰亲政时,和父皇道光一样躬行节俭。某次上书房门枢损坏,内务府请换新门。咸丰未批准,称修理一下仍可使用。门修好后,内务府报账五千两。咸丰听后勃然大怒,下令严加讯问。下边人见咸丰认真了,慌忙说数字报错了,不是五千,而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
勤俭也不容易
咸丰有条杭纱套裤,不小心烧了个蚕豆大的窟窿,左右太监都说丢掉算了。咸丰再三惋惜:“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补缀一下。”后来,内务府竟报销数百两银子。咸丰慨然叹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
名医伎俩
光绪末年,皇宫诏征四方良医为光绪治病。当时一些名医云集京城。但光绪因沉疴已久,易生暴怒。每次医生入内请脉,光绪都不开口,让医生自行揣测。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者缺一不可。名医们为此极为头疼,束手无策。待书写脉案药方,稍不对症,光绪便拒绝服用,有时摘其未符病情之处,即御笔批出,百端诘责。如批名医陈莲舫方云:“名医伎俩,不过如此,可恨,可恨!”
奕劻之贪
清末时期,庆亲王奕劻在官场中一向以贪劣不法著称,后被人弹劾,称其将私产一百二十万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巨款。”弹章既出,清廷派大学士鹿传霖前往查办,但最后仍不了了之。
他人也不可信
慈禧太后精明一世,对奕劻之贪亦非毫无所知。其曾曰:“奕劻藉朝廷势,网取金钱,是诚负我。今我夺奕劻位以畀他人,他人遂足信哉?”
留了个位置
光绪死后,庆亲王奕劻认为只给同治立嗣而不给光绪立嗣的做法不妥,其再三请求行“兼祧”之制(即溥仪同时为同治及光绪的嗣子),慈禧太后开始不答应(她只肯为亲生子同治立嗣)。但到立储诏颁布时,文末终究加了“兼承大行皇帝(即光绪)之祧”这样一句。隆裕皇后听说后,半是伤心半是感激地大哭道:“老佛爷总算给我留了个位置!”
抢孙子
溥仪被接进皇宫继为皇帝后,载沣母亲刘佳氏得知后非但未有惊喜,反而昏死过去。醒后,刘佳氏竟对慈禧口出不逊:“抢了人家的儿子不算,还要抢人家的孙子!”
不祥之兆
载沣上台后,其与隆裕太后密商处置袁世凯。首席军机、庆亲王奕劻听后立刻伏在地上,一言不发。另一位军机重臣张之洞听说后,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其称:“当今伏莽未靖,人心未安,冲帝登位,正赖老臣协力同心,辅弼幼君,以安人心。安人心即安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今摄政王即位,第一道上谕即诛及老臣。臣以为不祥之兆。且与国家攸关,非国家之福,期期以为不可。”
夺权之争
溥仪曾说:“杀袁世凯和保袁世凯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维新与守旧、帝党与后党之争,也不是满汉显贵之争了,而是这一伙亲贵显要和那一伙亲贵显要间的夺权之争。”溥仪的明白话不多,这句算是一语中的。
大事糊涂
载沣以“足疾”为由将袁世凯驱逐回籍后,曹汝霖对此很是不屑:“摄政王此举,真是不知大势,显其低能。不察国家利害,只知为先兄皇帝复仇,何其小也。摄政王对我关心,不能不感他知遇,然以他罢斥项城,起用亲贵,仍觉有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之感,不足与言国事也。”
如此庸才
曹汝霖受摄政王载沣接见时,呈送条陈十事,以为必有垂询。孰料摄政王将条陈置于案上,只问:“你向庆王报告没有?”曹汝霖答:“已详陈一切。”载沣即说:“很好,下去吧。”曹汝霖事后说:“奏对三十余分钟,只有我说话,摄政王听而不答。我看他既无办事才,又无判断力,望之不似人君。如此庸才,何能当国!”
各自表态
溥仪出宫后,正准备北上的孙中山发电称“大快人心”。已躲进书斋多年的章太炎以快邮代电致黄郛、王正廷:“知清酋出宫,夷为平庶,此诸君第一功也!”胡适则致信摄政内阁外长王正廷:“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危,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遵守协议
冯玉祥将前清逊帝溥仪驱逐出宫后,中外舆论反响不一。《华北先驱报》称:“既同清帝缔结了庄严的协议,在新议未缔结之前一定要遵守原协议;但冯将军也许不在意中华民族的伦理原则;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这不是中国的整体问题,而是这个国家是否有礼貌观念的问题!”
没这本事
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有人怪在载涛身上,说皇上大婚、太妃寿辰的喜庆日子,唱什么不好,非让梅兰芳唱《霸王别姬》!载涛听后气得要命:“我有这么大的道行吗?当初皇上退位,怨我哥哥在登基大典上说:‘快完了,快完了。如今皇上遭驱赶,怪我点唱《霸王别姬》,难道我们哥俩真有这未卜先知的本领?”
不排满
曾有人問辜鸿铭:“曾文正公(曾国藩)所以不可及处何在?”辜说:“在不排满。当时粤匪既平,兵权在握,天下豪杰之士半属门下;部曲及昆弟辈又皆枭雄,恃功骄恣,朝廷褒赏未能满意,辄出怨言。当日情形,与东汉末季黄巾起事,何大将军领袖群雄,袁绍、董卓辈飞扬跋扈无少异。倘使文正公稍有猜忌,微萌不臣之心,则天下之决裂,必将有甚于三国者。天下既决裂,彼眈眈环而伺我者,安肯袖手旁观,有不续兆五胡乱华之祸也哉?”
穷则变,变则通
洋务运动发起时,李鸿章曾这样批驳顽固守旧派:“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摘自《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