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磨灭的记忆 挥之不去的情结
—— 国际饭店的轶人轶事
2018-04-24廖仲康
文/廖仲康
一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初,在上海外滩兴建了几十幢欧美古典风格的大厦,但那都是洋人所建。唯独在汉口路、四川路转角上的联合大楼(今上海银行)为国人出资建造。1926年,由金城、盐业、大陆和中南四家中资银行联合组成的“四行储蓄会”,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请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了这幢典型的英国乔治式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联合大楼完工后获得舆论界广泛好评,称它是“集上百种风格”、“充满个性”、“独一无二”的杰作,邬达克也由此在上海滩一举成名。
1930年,“四行储蓄会”选址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派克路(今黄河路)转角处建造“四行储蓄会大厦”(建成后不久追加投资才改为饭店),邬达克又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设计竞争赢得了这个项目。优势之一在于邬达克设计的造型独具一格。1929年邬达克去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考察,绘制了许多摩天大楼及其装饰细节的草图,其中位于纽约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布赖恩特公园酒店(Bryant Park Hotel)的外型给他的视觉冲击最为强烈。不少专家评价,邬达克设计国际饭店造型的灵感很可能源自这家酒店,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深褐色的面砖、竖线条的轮廓处理及层层收进的顶部造型,都与布赖恩特公园酒店十分相似。优势之二是邬达克创造性地解决了土质松软和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由于上海属冲击平原,土质松软,建筑容易沉降;超高层的防火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当时监管租界工程的工部局对上海的超高层建筑审核很严。面对近乎苛刻的要求,邬达克以400根33米长的美国松木桩及加固钢结构解决了松软地基的问题,以钢框架结构外包混凝土、每层设消防水龙头和在当时极为先进的自动灭火喷淋装置解决防火问题,从而说服了工部局,在上海滩开创了建设超高建筑的先河。以现在的技术,这些问题早已不在话下,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可是一大创举,当时的著名杂志《商业工程师》(The Commercial Engineer)专门为国际饭店出了专版,报道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解决方案;1935年的《灭火器快报》(The Sqrinkler Bulletin)介绍了国际饭店22层楼防火设施的运作;1940年《Deutsche Bergwerk-Zeitung》杂志在介绍远东钢结构时,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这座摩天楼的情况。
二
按国际惯例,几乎所有的宾馆酒店的名称与译文应该是相一致,可唯独国际饭店是个例外。凡去过国际饭店的,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国际饭店的中文名字与英文名字不符。按译文,国际饭店的英文名字应为International Hotel,而现在国际饭店的英文名字至今还是保持原来的Park Hotel,而不是International Hotel。Park Hotel按音译为派克饭店,按译文为公园饭店。国际饭店的英文名字为什么至今仍保持用Park Hotel,原因有三:其一,国际饭店所处的位置当时的路名叫Park Road(派克路,即现在的黄河路),在国外,许多大饭店的名称都是用路名来命名的,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国际饭店当时取英文名的本意;其二,当时国际饭店的对面是英国人开的跑马厅,绿草茵茵,风景很美,尤如欧洲的街头公园,与ParK Hotel很吻合;其三,上世纪三十年代国际饭店建成后,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国际饭店一直保持着“远东第一高楼”的殊荣,直到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已习惯称上海的国际饭店为Park Hotel。国际饭店“Park Hotel”的英文名字,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成为上海对世界的一张名片,成为国际饭店特有的文化。
三
国际饭店是1931年3月开始设计,同年由国内著名的建造商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于1934年12月竣工,历时三年零八个月。国际饭店高24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2层,地面高度83.8米。1934年12月1日上午国际饭店开业时,上海主流媒体《字林西报》以长达8页的版面来报道国际饭店开业的盛况,《大陆报》更是以28页的专刊,盛赞“远东最佳酒店今日开业”。
国际饭店建成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上海的摩登时尚地标。不仅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经常在这里聚会,许多外国政要也将此作为来华下榻的首选。美国航空“飞虎队”陈纳德将军与陈香梅女士曾在国际饭店十四楼摩天厅举行订婚仪式;宋美龄曾在国际饭店的十五楼套房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通话;张学良、梅兰芳、胡蝶、卓别林等社会名流和著名影星都曾在国际饭店下榻;据说,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下榻国际饭店想要优惠价,还是经董事会讨论才同意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明在自传中,也坦诚自己是因见到国际饭店雄姿而放弃圣约翰大学的学业,踏上去美国求读建筑学之路的。
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著名人士到过国际饭店,先后留下了六百多幅墨宝字画。1959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登上国际饭店屋顶欣然题诗二首;2011年春节,时任外交部长的杨洁篪,在国际饭店举行家宴时,认为国际饭店对于上海这座光荣城市而言是一个精神地标,并欣然为国际饭店题词:国际饭店是上海发展历史的见证。
如今的国际饭店,虽不及那些设施现代化的宾馆那么“霸气”,却更加接“地气”,更受普通百姓的青睐。尤其是底楼大堂的咖啡厅,尽管地方是小了点,但人气十足,每天是人满为患,如不预订,定然是没有位置的。一些老上海,三五成群在这里聚会,泡壶茶,喝喝咖啡,嚼着瓜子,追忆逝去的岁月。
五
提起国际饭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不以为然,因为如今的上海,著名的大饭店实在是太多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于国际饭店的上海宾馆建成后,上海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在申城拔地而起,据统计年鉴统计,1990年上海高于20层的建筑只有100顿幢,到2000年已剧增到3754幢,到了2012年更是猛增到7402幢,到现在恐怕已突破一万幢了。国外及外省市来上海旅游的,想到的可能就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中心、上海金融中心等等,很少有人会提起国际饭店。但国际饭店对于老上海人来说,却有着难以磨灭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情结。因为,国际饭店是国人自己建造的国内第一幢豪华宾馆。作为历史上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曾给上海带来了半个世纪的骄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家饭店的建成,标志着“上海由一个普通城市提升为先进城市”(当时的英文《大陆报》语)。国际饭店的故事,跳动着上海的音符,也闪烁着国人的智慧,让人追寻,让人回味。
经历了八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在上海人的眼里,国际饭店依然是上海的骄傲。从1950年底起,经市政当局测定,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一直被当作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的原点,从而确定了上海的“零”位置。在国际饭店的底层大堂里,有一个一米高的标志柱,其中心的圆孔与楼顶的中心旗杆在一个垂直线上,同称为“上海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