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24张姝妤张欣欣
张姝妤,张欣欣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驻马店 463000)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又被称为小儿脑源性瘫痪,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以脑神经细胞再生困难为特点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1-3]。手术治疗由于目前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创伤大等因素,临床认可度不高,而运动发育推拿法将传统的推拿疗法和神经发育疗法完美结合,效果显著。故本院探讨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中医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为临床上治疗小儿脑瘫提供参考借鉴。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4~46个月,平均年龄(18.3±7.6)月;病程1.5-16个月,平均病程(7.2±2.4)月;根据患儿的瘫痪类型分混合型15例,不随意运动型18例,痉挛型61例,共济失调型6例。观察组患者男70例,女30例;年龄4-45个月,平均年龄(18.5±8.1)月;病程1.4~17个月,平均病程(7.4±2.3)月;根据患儿的瘫痪类型分混合型13例,不随意运动型19例,痉挛型63例,共济失调型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小儿脑性瘫痪定义和诊断条件、分型》中关于CP的诊断标准[4],并能够准确分型;②年龄在3个月-6岁之间的患者;③患者可以接受本方法治疗1个月以上者;④患者治疗前有过不少于1个月的基线期评估;⑤患者接受治疗评估以及随访期间未接受其他药物或者外科手术治疗;⑥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精神类疾病者;②遗传痉挛性截瘫以及先天性脑积水患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中医针灸法治疗,具体如下:①取穴:俯卧位取穴顶颞后斜线大肠俞、上段、四神聪、委中、承山、环跳、昆仑、肩髑、肾俞;仰卧位取穴顶前斜线足三里、上段、解溪、人中、太溪、额中线、太冲、曲池、合谷,另外再根据患儿病情另加穴位治疗,其中下肢运动障碍加身柱、中封、腰阳关、绝骨、阳陵泉、肾俞;上肢运动障碍加后溪、内关、手三里;斜视加光明;流涎加承浆;语言不清加哑门。②针灸方法:身体穴位针刺选普通针,位内留针30 min,1d1次;头部选1.5寸毫针,针与头皮呈15°,刺至无滞涩感停针,同时每次留针2 h,30 min/次,1d2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5],具体如下:操作中主要以揉、按、推、摇、扳、压法等小儿推拿法为主,根据患者发病类型以及部位,通过不断改变其姿势和体味,给予针对性的刺激,纠正不良状态,调节患者骨骼关节排列以及肌肉状态,经病理分析,对最容易畸形病变的部位重点推拿治疗,通过手法来实现前庭感觉、运动觉以及触觉的输入。治疗时间为30 min左右,4-5次/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评分评价)、患肢 Ashworth 痉挛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 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差异。其中Barthel指数评价共包括大小便控制、修饰、穿脱衣服、进食、上下楼梯、行走、上厕所、洗澡以及转移等10各项目,无法完成为0分,需人帮忙完成为5分,独立完成为10分,共100分;得分大于95分为正常,轻度残疾为76~95分,重度残疾为50~75分,严重残疾为25~45分,重度残疾是小于20者[6]。GMFM-66是在原先88各项目的基础上,外加Rasch分析方法,增加分数变化以及总分的可理解性,科学合理的反应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7]。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测量:包括股角(小儿仰卧位且两膝保持下肢伸直,两下肢在床面上分开的角度)、足背屈角(小儿仰卧位并将小儿足背屈,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及腘角(小儿仰卧位,使一侧下肢伸展,抬高另一侧下肢,并使膝关节最大限度伸展,小腿与大腿后侧面构成的角度)。疗效评价标准:疗效共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以及痊愈,其中①无效为患者治疗后,病情以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②有效为与治疗前相比,患儿智力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不明显,运动能力、肌肉恢复以及发育指标有所改善;③治疗后,患儿的智力、运动、语言水平提高显著,肌肉恢复以及发育指标改善显著;④治疗后,患儿的智力、反应、语言水平恢复正常,肢体运动基本恢复,各项发育指标基本正常[8]。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差异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以及智力发育指数差异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66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GMFM-66表各区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MFM表 A、B、C、D及E5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66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儿股角、足背屈角及腘角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比较(度)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差异 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发育指数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脑瘫隶属于“五迟”、“五软”、“五硬”、“胎弱”范畴[9]。病发主要是由于患儿失养于后天,不足于先天,致使其血气失调,失充于脑髓,四肢百骸、肌肉筋骨以及五张六腑失养,造成亏损症状。脑部为机体元神之府,先天或者后天受损,容易导致其时流涎水、咀嚼无力、言语不清、反应迟钝、智力低下以及四肢无力[10]。从经络学角度来讲,脑部与其督脉和肝经的关系密切,其中督脉可以通过患儿的脑腑间接的对其机体阴阳平衡进行调节,对其针灸可以用来治疗精神异常病症;肝经通过交会穴连接任脉,其为阴脉之海,而督脉为阳脉之海,对其针灸可达“阳秘阴平,精神乃至”之效[11]。督脉和肝经交汇于脑部,连接五张六腑,对经络脏腑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中医针灸疗法的治疗原则为振奋督阳、补肝益肾、开窍醒脑、疏通经络,头针对于俯卧位的顶颞后斜线四神聪、上段等以及仰卧位的顶前斜线额中线、上段等,可形成较为良性的刺激,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氧量,修复受损神经元,改善脑部功能障碍之功效[12]。而体位取穴针灸一般以阳明经为主,以少阳、少阴经为辅,可起循行血气、疏通经络之效。
现今医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分布有很多的神经元,调节机体骨骼肌运动,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对相应部位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对周围神经以及上神经元形成刺激,并传入大脑运动中枢,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故粗大运动功能得到提高[13-14]。而运动发育推拿法主要以揉、按、推、摇、扳、压法等小儿推拿法为主,根据患儿的发病情况、骨骼肌以及肌肉状态,与针灸疗法相结合,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并结合国外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姿势和体位,及时纠正错误姿势,对畸形发育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15]。运动发育推拿法与中医针灸法相结合,相辅相成,提高针灸的疗效,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患肢痉挛情况、智力发育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
[1] 郭洪科, 张冬青, 刘莎莎. 针灸联合智力训练治疗小儿脑瘫84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4 ,20 (11):86-88.
[2] 张晓庆, 张建斌, 鲍超,等.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研究近况[J]. 中医药导报, 2015 ,21 (8):79-82.
[3] 李 岑, 黄 栋, 叶 莉,等.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34 (8):1994-1996.
[4] 周 钰, 徐 健, 景福权,等.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J]. 吉林中医药, 2015 ,35 (12):1283-1284.
[5] 陈冬冬, 钟 宁, 黄华玉,等. 运动发育推拿法与神经发育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1):85-87.
[6] 王海燕, 刘秋鸣, 储明子,等. 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与Orem自理模式联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6, 30(31):3950-3952.
[7] Curran A L.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66) trajectories in children recovering after 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J].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015, 57(3):209-210.
[8] 宋保华, 踞 玮. 智力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6, 31(3):459-462.
[9] 王和强, 洪 江, 程 偲,等. 凌湘力教授从肾论治小儿脑瘫临证浅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2(5):634-637.
[10] 袁 园. 针灸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外治杂志, 2015, 24(4):16-17.
[11] 申艳娥.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4):19-21.
[12] 冯 斌. 穴位刺激调控法在精神科的应用[J]. 浙江医学, 2016, 38(10):765-767.
[13] 唐乐平,邵湘宁,易宣超,等. 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Meta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0):142-144.
[14] 杨家兵. 针灸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8):1488-1489.
[15] 吴 涛, 张 霞. 现代康复理念结合针灸推拿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观察[J]. 四川中医, 2016 ,34 (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