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七载护边情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胡拥军

2018-04-24十师北屯市总工会

兵团工运 2018年1期
关键词:拜尔边境线界碑

□十师北屯市总工会

44岁的胡拥军是十师一八一团三队职工。他的汉族名字,是母亲努尔汗在他小学报到那天给他起的,此后,他的哈萨克族名字珠玛别克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胡拥军的父亲胡达拜尔干自幼给地主放羊,1952年自愿为解放军骑七师十九团当向导,从奇台进驻巴里巴盖(现一八一团所在地),为团场选址开荒屯田作出重大贡献。一八一团后山牧区建立时,胡达拜尔干被安排在中国与蒙古国边境线三号界碑连接的三号沟放牧,因为工作出色,后来他还当上了牧业队长。

父辈爱国护边、忠诚敬业的精神,在胡拥军身上得到了传承。1988年6月胡拥军初中毕业,父亲胡达拜尔干退休了,就把接力棒交给了16岁的胡拥军。这个哈萨克族兵团二代每年夏季有4个月时间要在三号沟牧业点放牧。胡拥军放牧时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查看有没有牲畜越境,边境线上的铁丝网有没有损坏等。到现在,胡拥军在三号界碑这条边境线上巡走了整整28个年头,从未间断。

胡拥军是团里的值班民兵,在夏牧场放牧,他把巡边护边工作放在首要。通往三号界碑处没有路,是无人区,有乱石,又有沼泽地,经常发生塌方,往返巡边一趟至少需要3天时间,有两晚是在山顶和沟底宿营,夜晚十分冷。刚开始巡边放牧时,只有胡拥军一人,直到2000年,他雇用了牧民代牧,自己在夏牧场的4个月里,一个人骑着马带上馕、望远镜、镐把、斧头,在崎岖难走的山谷中开始专心巡边护边工作。

1998年8月底牧民已经转场出山,胡拥军也开始当年的最后一次巡边。他骑马去三号界碑,将被牲畜和野兽损坏的铁丝网修补好。返回途中,山中天气骤变,下起大雪,胡拥军被困在了牧业点,一个人在三号沟整整等了20天,才等来了接应他的伙伴。其间,他把自己用塑料布包好的火柴从埋藏好的地方取出来,将4块石头垒起来,匡成圈像馕坑一样,再把石头烧热,用盐水一喷,把和好的面饼做成烤馕。“幸亏有所准备,烤馕还剩下几个,再等几天真不知该咋办了。”胡拥军聊起这段往事时说。

据不完全统计,胡拥军巡边护边28年来,共计赶返临界牲畜4000余头(只),向边民宣传法律法规200余次,拦阻临界人员20多人,制止违法采挖药材、拾鹿角等100余人,提供有价值信息10余条,多次受到团场表彰。

28年里,胡拥军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坚持帮助各族群众。有些牧民去夏牧场放牧没有马,胡拥军就把自己马群里驯好的乖马无偿借给他们骑用,秋天下山再还回来。来借马的人中,有汉族兄弟,也有哈萨克族朋友等。

近10年里,胡拥军积极帮助牧民解决实际困难。胡拥军的冬春牧业点在牲畜转场的交通要道旁边,春天转场风沙大时,牧群走不了的,转场牧民就在胡拥军畜牧点吃饭喝茶、落脚;刮风下雨,牲畜没有草吃,从胡拥军草垛拿草喂。天晚牧民走不了了,胡拥军就把圈舍腾出来,把转场牧民的牲畜圈上。仅2014年春季,胡拥军就给转场的牧民无偿提供400包打好包的草,价值8000元。这些受到帮助的牧民有几十公里外萨尔胡松乡的牧民,也有附近牧区的牧民。

这些年,胡拥军被授予“优秀护边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岗位标兵”等光荣称号。他希望儿子长大后最好能像自己从父亲手中接过马鞭巡边护边一样,做个护边员。□

猜你喜欢

拜尔边境线界碑
他把人生最后40年给了中国
爸爸,我不怪您!
战士与界碑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
红其拉甫前哨班退伍兵向界碑告别
边境线上的雪趣
On Modern Fruit Production in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