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8-04-23蒋拓刘颖
蒋拓 刘颖
摘 要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互联网进课堂将成为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新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网民智能移动终端使用行为特征,提出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同时进行了智能移动终端在课堂上应用前后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智能移动终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E-Learning)不断向移动学习(M-Learning)、泛在学习(U-Learning)、智慧学习发展。智能手机作为人们最熟悉,也最贴近日常生活的“互联网+”的载体,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其中,网民使用手机上我的比例达97.5%。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上网使用率均较2016年底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虽然智能移动终端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带来了便捷、快速、海量的信息交流和傳递,但以往我们都视它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罪魁祸首之一。大学生作为手机网民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习、生活、行为模式均不同程度受到智能手机应用的影响,据统计,移动应用程序(APP)中各种分类所占的比例中可以看出,学生使用手机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玩游戏以及视频及购物上。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对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本科计算机实际教学中,可以实现干预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1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双通道教学”
所谓“双通道教学”,是指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支持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同步”和“异步”这样两条师生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最适宜的通道得以开展。所谓同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实时向学生发送相关数据及内容测试,让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有一个实际的理解和应用;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大数据分析,对所讲内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个及时全面的了解。如图1及图2所示,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立即通过移动终端推送相关测试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形成饼状图。如果出现图2的测试情况,教师就可以认为所讲授的知识点大多数同学已经理解并且掌握,可以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若出现图1的测试情况,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更换讲授思路,重新讲授相关内容,从而可以实时调整讲课节奏,让学生成为讲课进度的主要控制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氛围。
2面向教学大数据的“全景式记录”
大数据研究不同于传统的逻辑推理研究,而是对数量巨大的数据做统计性的搜索、比较、聚类、分类等分析归纳,因此,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决策,首先必须做好教学行为数据的全面采集工作。学生通过随时随地的“网格化”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它强调了知识的时效性和前沿性。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灵活度以及增强学习的针对性,避免了时间空间对学生的限制。当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都“量化”之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全过程都将被完整的、持续的记录下来。例如,学生花了多少时间观看学习视频,花了多少时间做相关测试,哪个章节学习的时间和次数较多,哪些题目错误率较高,哪些学生拓展任务完成的较好等都会被完全的记录下来,而且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教师和学生的下一步讲授和学习行为作指导性分析。这种全面跟踪师生活动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快速成长。
3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使智能移动终端不再成为课堂教学的阻碍,而是教学改革的工具
引导学生学习,不应该用“堵”的方式,例如禁止学生上课带手机等,而应该用“疏”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移动智能设备来辅助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干预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智能终端开拓学习视野、丰富学习手段,在教师的全程“干预”下,更系统、全面、有条理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图3为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课堂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图4为传统课堂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更好的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全过程,从而可以真实、准确、客观的给出形成性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科技信息,2018(05):6-7.
[2] 翟薇,李新,孔丽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