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2018:擦枪走火是大概率事件

2018-04-23倪月菊

世界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贸易战贸易

倪月菊

美国特朗普政府于当地时间1月22日宣布,鉴于光伏面板和大型洗衣机进口激增导致国内产业蒙受巨大损害,将依据美国《贸易法》201条款,启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限制期限分别为四年和三年。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估计,2016年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光伏组件约占美国市场40.8%;如果考虑海外产能,中国企业出口至美国的光伏组件实际占美国市场约50%左右。尽管美国的此项特保措施并未指名是针对中国,但仅就光伏产品而言,中国无疑将是此项措施的最大受害者。

事实上,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后,中美之间贸易“事件”频发,暗流涌动:从美国公开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到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为蚂蚁金服和华为设置“玻璃门”和“弹簧门”,再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淘宝网在内的九家中国市场列入“恶名市场”名单,美国对华抛出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同时,中国海关公布的2017年中国外贸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在2017年为削减中美贸易逆差做了大量的努力,包括“百日计划”和2530亿美元的“大礼包”,中美贸易逆差却不降反升,达到275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一记录在美国的数据则显示为3670亿美元。逆差的扩大,无疑会给提倡“公平贸易”的特朗普以新的口实,促其采取更加激进的贸易“平衡”措施。1月18日,特朗普表示作为“301调查”的结果之一,美国近期可能宣布一项“规模巨大的知识产权处罚决定”;同时,《美国贸易内情》又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针对中国设立“对等投资制度”。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那么,2018年的中美贸易形势如何?会爆发大的贸易战吗?一旦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中美关系中的“不变”

总体看,2018年的中美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基于对中美关系中的“变”与“不变”的判断。

所谓不变是指:特朗普的“公平贸易”执政理念与“平衡贸易”观没有变,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结构性因素没有变。

在倡导“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前提下,特朗普新政府的贸易执政理念由“自由贸易”转向了“公平贸易”。但他所说的“公平贸易”是以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而非全球利益。这与之前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所提倡的“公平贸易”在本质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是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和韩美贸易谈判,都是从这种“公平贸易”理念出发的。“公平贸易”理念使美国对贸易赤字更加敏感,并把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作为其贸易施政的首选。这一政策趋势在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2017年9月18日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演讲中得到证实。他在以“美国贸易政策的优先事务”为题发表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减少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优先考虑事项,美国将寻求对等的贸易关系。笔者认为,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公平贸易”理念和“平衡贸易”观依然不会改变。

此外,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结构性因素中期内不会改变。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两国在统计方法的差异、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产业分工以及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从中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和贸易顺差额的占比情况看,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以及贸易顺差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我国对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据2016年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2015年三者(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比重分别是119%、98.3%和-117.3%,表明我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顺差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贸易增加值视角看,加工贸易中间品增加值的重复计算,使美对华贸易差额被夸大。2015年德银的一份报告也认为,在中国对美的货物出口额中,约37%来源于全球供应链上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中间品价值。此外,从跨国公司视角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通过贸易互补、进口替代、顺差转移等效应助推了中美贸易中方顺差的扩大。这些造成中美贸易美方逆差的结构因素短期内无法得到改变。

中美关系中的“变”

所谓变是指:中美贸易逆差规模在变、中国商品的出口结构和竞争力在变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变。表现在:

中美贸易逆差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中国的进口增速虽然超出出口增速,总体商品贸易顺差收窄了17%,然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扩大了10%,达到2758亿美元,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与特朗普政府的“公平贸易”理念格格不入。我们知道,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特朗普贸易施政的重要选项,无论是在竞选阶段还是执政期间,特朗普一直呼吁要降低美中贸易逆差。但由于在朝鲜核问题上希望获得中国的帮助,使得他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事实上,在对朝鲜施压以迫使其停止核武开发上,中国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只是,2017年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从朝鲜的进口额下降了33%,但出口额依然增长了8.3%,中国在制裁朝鲜问题上给予美国的“帮助”显然没有达到其“期望值”,因此美国“必须”给予中国更大的“压力和打击”。

中国商品的出口结构持续升级。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增长了14.2%。特别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2%,快于总体增速1.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9.1%。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动力培育成效显著。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出口增长一倍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超过三成。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渠道以及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使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如果美国仍然不放开对其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的话,中美贸易美方逆差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势必增加。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更趋强硬。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还不明朗,尚在摸索中,原因有三:一是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新政府班子迟迟未搭建起来,又要疲于应对国内的各种反对势力的攻击,有些自顾不暇;二是希望中国在制裁朝鲜方面助其一臂之力;三是想通过施压的方式迫使中国主动让利,同时试探出中国底线。这些目的在2017年都实现了。因此,进入2018年,特朗普政府会改变对华贸易政策,由怀柔政策向强硬政策转变。近日美国对华频频出击就释放出了其政策转变的信号。1月1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向特朗普递交了商务部起草的《钢铁产品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报告,1月下旬,特朗普还会收到铝产品和太阳能设备的调查意见。特朗普有权根据这些调查报告,决定是否限制这些产品的进口。特朗普还在1月30日发布的总统年度国情咨文中,明确界定中俄为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对于美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美国可能会宣布一项“想都想不到”的大额知识产权赔偿金。刚刚公布的美国“2017年中国WTO合规报告”甚至认为:美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似乎是个很明显的错误,美国今后还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遏制中国所奉行的政策。

从上述的变与不变来判断,2018年的中美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中美双方都知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会以大局为重,尽量避免发生大规模贸易战,但擦枪走火应该也是2018年的大概率事件。随着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逐步成型,中美政府之间要经过反复博弈才能寻找到双方利益的均衡点,使双方的贸易关系在特朗普任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充分重视,正确应对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及时正确的应对。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贸易战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不必害怕贸易战的发生。

我们要利用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平台,充分阐明中美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的现实,尽可能避免贸易战的发生。

从2001年到2016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量增加了3.5倍,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近6倍;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62%,波音公司出口的客机中25%都是出口到中国。中国还是美国棉花、汽车和半导体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三种商品所占的出口比例分别为14%、17%和15%。如果没有中国庞大的产业链配套支持,美国大量创新都将因成本问题而无法商业化。这意味着,中美贸易对两国乃至世界都越来越重要,双方关系也越来越对等。一旦美国采取强硬的“贸易保护”措施,必然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因此,要通过谈判平台,反复向美国摆事实、讲道理,对经贸摩擦升温的后果,美国应有理性预估,要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看。尽管中国目前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新经济、新消费的崛起,中美经贸将迎来新的互利合作机遇期。如:小米、OPPO、vivo三家公司分别与美国芯片公司高通签署了非约束性的关于芯片采购的谅解备忘录,三家公司表示有意向在未来三年间向高通采购价值总计不低于120亿美元的部件。同时,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开发,中美有望在能源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如果美国可通过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会进一步降低自身逆差。此外,我们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尽快改变不合国际规则的一些做法,不给美国打贸易战提供口实;也可以采取当年日本应对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做法,对一些敏感产品实行“自愿出口限制”措施,或者承诺每年削减10%~15%左右的贸易顺差额,同时以大数据进行监控,让对方看到我们削减贸易顺差的诚心。

但是,我们也不怕贸易战的发生。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中美经贸关系的实际,充分做好应对贸易战的准备。明确一旦美国利用“双反”措施,提高关税来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我們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反制措施。例如,放弃从美国进口波音飞机,转而支持欧洲空客;或选择从巴西进口大豆,央行也可以利用美债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对美国的杠杆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胜算。另一方面,要明确表明我们坚决反击的态度。经过一年的观察,我们发现,特朗普的商人特质使其喜欢采用冒险恫吓的行为方式逼对方做出让步。如果一再忍让,他就会得寸进尺,还会进一步索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我们绝不能坐视自身利益受损,将视情采取适当措施回击。可在适当时机让智库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发布中国应对在美国发动贸易战时的具体应对措施,对美国造成“战略威慑”,以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我们不希望贸易摩擦升级,但也绝不会害怕摩擦升级,我们有坚决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决心。在应战不应战都要承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中国要表现出不惧对抗也要维护利益的决心,因为只有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贸易战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