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虽无悬念,仍有看点
2018-04-23李秀蛟
李秀蛟
2018年有两件大事深受俄罗斯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一是俄罗斯总统选举,二是即将在俄罗斯举办的世界杯。与参赛球队胜负难料的世界杯相比,俄罗斯总统选举似乎是一场结局早已被看穿的政治游戏。然而,虽然几乎所有政治观察家一致认为普京获胜没有任何悬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次选举毫无看点。事实上,关于总统选举仍有不少细节与问题值得解读和玩味。
候选人众多,但不会有“黑天鹅事件”
俄总统选举将于2018年3月18日举行,竞选活动已于2017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参加此次选举的候选人众多,可谓形形色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次选举很难出现“黑天鹅事件”。
截至2017年12月底,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收到64份举行总统候选人提名活动的通知(其中21份来自政党),数量之多在近年来的总统选举中尚属首次。按照规定,自荐的独立候选人应在2018年1月7日零时之前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文件,登记支持他的选民;而党派提名的候选人则需在1月12日零时前提交相关材料。根据规定,在1月31日之前,自荐候选人需要征集不少于30万名选民的签名,非议会党派提名的候选人也需要征集不少于10万名选民的签名,否则将失去竞选资格。截至1月12日24时,共有36人成功递交了成为候选人的必要文件,其中15人是自荐候选人,21人是政党提名的参选人。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叶甫根尼·舍甫琴科指出,由于许多自荐的独立候选人和非议会党派领导人认为征集规定数量的签名很容易,所以产生了参加竞选活动的轻率虚假表象。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帕姆菲洛娃对此表示,将在3月18日参加总统大选的最多也就19名候选人。
在众多候选人之中,除了普京,还有人们熟悉的一些老面孔,如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和“亚博卢”党创始人亚夫林斯基。俄罗斯共产党在最后时刻提名了无党派人士、“列宁国营农场”总经理帕维尔·格鲁季宁作为候选人,而不是此前一直代表俄共多次参加总统选举的党主席久加诺夫。俄共的“臨阵换将”,既是“出奇制胜”的选举策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党的尴尬处境。74岁的久加诺夫已经老矣,仍独揽大权,俄共缺少能够挑大梁的后继年轻领袖。
除格鲁季宁参选外,还有一些政治新面孔。如俄罗斯总统企业家权利全权代表、“俄罗斯成长”党主席鲍里斯·季托夫,“俄罗斯共产党人”领导人马克西姆·苏莱金,俄罗斯君主党创始人安东·巴科夫,“诚实”党提名的候选人罗曼·胡德亚科夫,法学教授、政治活动家与“俄罗斯全俄联盟”党领袖谢尔盖·巴布林,社会活动家、“社会改革党”主席斯塔尼斯拉夫·波利舒克,俄企业家、自荐候选人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心理学家、“社会保护”党提名的候选人米哈伊尔·克兹洛夫等。
众多女性候选人参选也是此次选举的一大看点。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克谢尼娅·索布恰克,被俄罗斯“绿色联盟”党推选为总统候选人的哈萨克族女企业家埃莉维拉·阿古尔巴什,女记者、社会活动家叶卡捷琳娜·高尔顿以及“彼得钢铁”冶金厂起重机操作员娜塔莉亚·丽西芹娜。另外,达吉斯坦共和国穆夫提的妻子加姆扎托娃也提交了作为独立候选人的参选文件,穆斯林女性参选总统在俄罗斯也实属罕见。虽有大批女性参选,但不要期望俄罗斯会出现一位女性总统。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尽管54%的受访者表示总统候选人的性别并不重要,但仅有5%的俄罗斯人表示愿意投票给女性候选人,甚至连大多数女性选民都不会投票给女性候选人。俄罗斯保守的政治氛围很难撼动男人掌权的传统。
上述候选人与普京的民意支持率相差悬殊,可以说就是充当选举的陪衬角色。而著名的体制外反对派人士、被称为普京最危险的政治对手——纳瓦尔内,被排除在2018年总统竞选之外。2017年12月25日,针对纳瓦尔内提交的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选举的申请文件,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以其有案在身尚未被撤销犯罪前科为由,拒绝将其登记为总统候选人。这匹潜在的“政治黑马”根本没有机会参加这场政治游戏。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黑天鹤事件”出现的可能。
俄民众对选举有无投票热情
既然选举没有悬念,那么俄罗斯民众是否还有投票热情?对于这一问题,俄国内不同民调机构给出的调查数据差异较大。
2017年12月初,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愿意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投票的俄民众为58%。其中,完全确定去投票的仅为28%,表示可能去投票的占30%,还有20%的受访者不确定是否去投票,另有19%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准备去投票。该中心负责人古德科夫称,按照规律,实际投票意愿应比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还要低,大致为52%?54%。这是1991年以来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意愿的最低记录(1991年为76.66%,2004年为64.38%, 2012年为65.34%)。古德科夫认为,民众对选举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一直处于非常平稳的下降趋势,目前俄民众对选举的兴趣达到历史最低点。
对于上述判断,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给出了不同数据。该中心2017年的多次民调显示,有七成左右的俄罗斯公民打算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投票。根据2018年1月8日?10日的民调,67%的受访者表示确定参加投票, 11%的人表示可能去投票,两者相加为78%。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承认,受访的年轻人对选举最不感兴趣,打算参加投票的年轻人数量仅仅是退休人员的一半。莫斯科对选举的兴趣较低,这在前几次选举中也得到了印证。
俄国内这两家很有代表性的民调机构,究竟谁的数据更可信呢?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负责人费奥多罗夫称,两家机构的调查数据差距如此之大,是由于提问和调查的方法不同,“我们的问卷调查是通过电话采访进行的,而‘列瓦达中心可能是挨家挨户调查的方式,我更相信我们民意调查的质量”。“列瓦达中心”负责人古德科夫则称,78%的投票率在俄罗斯从来就没有过。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非政府组织、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在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期间就被俄政府认定为“外国代理人”机构,并被莫斯科当地法院因其拒绝注册为“外国代理人”而罚款30万卢布。普京曾表示,西方特工机构一直试图利用非政府组织诋毁俄政权,破坏俄国内稳定。“列瓦达中心”正是被怀疑的非政府组织之一。相反,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是一家国有的、完全受控于俄罗斯政府的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负责人古德科夫抱怨,在俄罗斯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学调查。该机构决定在2018年大选期间不再对外公布任何与选举有关的数据。他认为,普京在选举中缺少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选举不会有波澜,因此民众对选举的兴趣较低,而对国内情况不满的公民根本就不会参加选举。正是担心民众对选举缺乏热情,造成较低的投票率,才“冒出”上述数量空前、形形色色的各路候选人。加之纳瓦尔内呼吁抵制选举,普京及其竞选团队更加不会掉以轻心。如何赢得选民的心,仍是普京不得不慎之又慎的问题。
普京为何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
普京以自荐的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这绝非简单随意的决定。2017年12月6日,在访问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汽车厂时,普京向在场的工人们表示将参加总统大选,而此前克里姆林宫对外界多次询问普京是否参选始终避而不答。此后关于普京是自荐还是由党派提名,克里姆林宫依然守口如瓶。直到12月14日,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将以自荐的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可以认为,普京参选早是板上钉钉,迟迟不对外揭开谜底,是出于对国内外政治因素的考虑,避免过早成为攻击目标。
以何种身份参选,必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按照俄《选举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可通过政党提名或自我推荐两种方式参选。政党提名的候选人所需手续相对简单,需要支持候选人的政党在党代会上确定提名名单,并向俄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包括个人收支报告、不拥有海外资产声明等文件。自荐的独立候选人所需手续相对复杂,候选人须召集一个不少于500人的倡议小组,还需征集不少于30万名选民的签名,且在同一个地区的签名不得超过7500个。非议会党派提名的候选人也需要征集至少10万个签名,且每个地区不得超过2500个签名。议会党派候选人则无需征集签名。对于普京而言,自荐候选人在手续上的这点复杂性根本不是问题。12月26日,由600多名俄罗斯各界著名人士组成的选民倡议小组推举普京为总统候选人。截至1月16日,支持普京的选民签名已超过百万。
如果从普京此前参加过的三次总统选举来看,2000年和2004年均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仅2012年以“统一俄罗斯党”提名的候选人参选。有政治评论家指出,普京以自荐的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其目的是表明自己没有脱离人民,自己绝非某一政党或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2017年11月,“列瓦达中心”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普京最主要的执政缺陷是对普通民众缺乏关心。15%的受访者称,不喜欢普京,因为他不关心甚至遗忘了普通民众。对“普京执政依赖哪一个社会阶层”的提问,51%的受访者称是寡头,35%认为是强力部门,31%认为是官僚,26%认为是俄罗斯大型企业的领导人,22%认为是中产阶层。对“普京代表哪个社会集团的利益”的问题,41%的受访者称是强力部门,31%称是寡头和官僚。显然,“列瓦达中心”的问卷调查直戳普京的痛处,也给他提了个醒。
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普京并非要与“统一俄罗斯党”做切割。“统一俄罗斯党”自称是普京总统的党,然而普京从未加入该党,却被普遍认为是其创立者和精神领袖。作为杜马第一大党,“统一俄罗斯党”正是依靠和借助了普京的个人魅力,因此选举中会死心塌地地支持普京。同时,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可以回避“统一俄罗斯党”带给普京的负面因素。俄罗斯政治学家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认为,普京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主要动机是希望向外界展示他拥有人民的支持,不受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的束缚。以人民的名义要比以政党的名义参加竞选更好看。更为重要的考虑是,体制内哪个集团会受益于普京的连任?哪个集团的政治地位会在3月18日后得到巩固?如果普京以“統一俄罗斯党”提名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地位得到巩固的无疑将是“统一俄罗斯党”及其党主席梅德韦杰夫。然而,这会引起普京身边其他人的不满。这是普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2018年1月10日,普京的竞选总部成立。掌舵的三位联合主席为罗加乔夫中心负责人亚历山大·卢米亚恩采夫、“天狼星”教育中心负责人叶莲娜·什麦列娃和卡玛斯集团总经理谢尔盖·科戈金。从职业来看,三位主席分别是医生、教育工作者和企业领导人,都不是政治官僚,这显示了普京与民众的亲密关系。然而,有人指出,竞选活动的幕后操纵者依然是来自总统办公厅的官员。如同2012年普京的竞选总部一样,表面上领导人是著名导演斯塔尼斯拉夫·戈沃鲁辛,而幕后操盘手是时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现任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
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1月中旬的民调显示,73.8%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普京,而支持俄共候选人格鲁季宁的为7.2%,支持日里诺夫斯基的为4.7%,支持索布恰克的为1%,支持亚夫林斯基的为0.6%,支持季托夫的仅为0.3%,其他候选人大都不被俄民众所熟悉。即使支持率排名第二的格鲁季宁也很难在选举中战胜普京。在被出人意料地提名为候选人后,他已经成为普京竞选团队的重点打击对象。有媒体披露,格鲁季宁的真实身份为“寡头”,拥有海外资产和账户。提出“反对所有人”竞选口号的“政治新秀”克谢尼娅·索布恰克最近的支持率也逐渐走低。没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不出意外,普京赢得总统选举毫无悬念。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