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探析
2018-04-23王正荣
王正荣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职业能力特别是法律素养将会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甚至是未来发展。因此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素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辅导员法律素养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目前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要从加强学生管理法制化、完善辅导员的选拔机制,加强辅导员法律素养的培训、辅导员自身素养的提升三个方面来提升辅导员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辅导员;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5-0240-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中,把辅导员定位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高低将会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甚至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高校辅导员要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如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辅导员法律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法治化进程的发展,从而影响社会法治化的进程的发展[1]。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尤其提升辅导员的法律素养至关重要。
一、提升辅导员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一)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提倡全面普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高校作为整个社会先进文化的引领阵地,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备良好法律素养大学生的任务,为构建法治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高校辅导员作为与青年学生接触的一线学生工作者,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与教育功能,因此辅导员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并且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能够遵循法治原则,才能给广大学生营造法治氛围,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能够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二)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3]高校法治状况将会影响大学生普法教育的成效,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2017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对学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学生可以依法行驶民主权利。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必须学习法律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依法保障学生的权益。
(三)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需要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保障。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首先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法律知识和素养在不断发展的民主法治社会是必须的。辅导员只有具备系统的法律知识,才能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体现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才能构建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学生管理队伍,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4]。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现状
高校辅导员如何处理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规范化、合法化、秩序化、民主化,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虽然国家确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辅导员工作的有效进行,比如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于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提高提出了新要求。2007年以来,陆续建立了21所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聘请高水平的教授、专家对新进辅导员进行培训,其中就包括法律法规的培训[5]。辅导员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绝大多数辅导员都不是法学专业,仅仅依靠岗前培训,因此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深入。又由于高校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缺少专业理论学习,导致职业能力欠缺,特别是法律知识和相关素养的欠缺,不足以用來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不能用法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往往是凭着工作经验或者按照以往的经验去处理问题,以致于在遇到问题时,主观随意性很大,常常忽略对学生管理制度、操作规范的遵守,从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辅导员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管理法制化
1.改变学生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辅导员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导致辅导员受多重领导,事务性的工作比较多,导致高校辅导员没有精力去思考,去探索。辅导员根本无暇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更谈不上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法治观念处理具体事务。因此高校应该改变目前的学生管理体制,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使高校辅导员有时间思考,学习,研究,有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学生个性指导。要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建设,完善辅导员选拔机制,选拔一些有法律背景,法律素养高的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法律相关工作,如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
2.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改变管理观念
高校和高校学生管理者,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确保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定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并且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自己行为将导致的法律后果。在高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已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和刑事责任能力,一旦触犯法律法规,要依法处理。
高校还应改变靠经验、行政权力的方式管理学生和处理学生事务,要强化服务职能,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管理制度、具体操作规范和程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注重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处罚时,应公开公正,严格按照程序、规范去做[6]。
(二)加强辅导员法律素养的培训
还要加强法律素养培训,多引入具体案例。每年要定期开展一些法律相关的活动,例如,可以举办讲座,邀请律師等法律素养高的专业人士给辅导员普及法律知识;可以收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集中讨论。编写简明易懂的法律教材和案例分析教材供辅导员日常学习,参考。但编写的教材应当具有应用性,贴近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7]。每年还可以组织辅导员到法院、法庭旁听与学生管理相关案件的审判。
(三)辅导员自身素养的提升
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素质的基础。辅导员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才能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8]。法律知识具有庞大的体系和复杂的层次结构,作为高校辅导员,没有必要向律师,法官那么专业,仅需要掌握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即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以及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还要充分了解与就业指导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等。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善于总结,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用法律的思维进行解决。在处理学生工作时要遵循平等、引导、服务、法治的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8]。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不断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努力奋斗,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 参 考 文 献 ]
[1]杜爱霞.法治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33(1):142-14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10-30.
[3]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2012.
[4]梁迎春,赵爱杰,张世兵.高校辅导员法律意识存在的不足与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3):59-63.
[5]李阳,李庆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9-132.
[6]粘怡佳.试论我国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3(5):88-91.
[7]时名早.论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构建[J].教育评论,2012(1):48-50.
[8]向丽君.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法律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