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2018-04-23夏欣
夏欣
摘 要:高校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普法阵地,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主要场所。我们党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离不开高校法治教育,大学生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5-0027-02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会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
高校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普法阵地,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主要场所。高校的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出优秀的法律人才,更要在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当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因此,高校的非专业的、普遍性法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同时,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对法律的关注也比一般阶层要高,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走向。高校的法律教育,既是推动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党不容忽视的重要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在上述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开展高校法治教育,了解目前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和对高校法治教育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高校法治教育环节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形成
普遍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有超过2/3的大学生表示很关心社会上的法律热点事件,同时也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法律案件、法律常识。如果遇到了一般性,轻微的法律纠纷,超过一半的被访者会首先想到通过报警或寻求专业法律援助等来解决,而不是私下解决或忍气吞声等方式。这些都表明了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这一结果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人民对法律的需求增多,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等相吻合。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他们生长的环境中,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便利的国际交往又扩充了他们的视野,因此他们更能够关注自身的需求,维护自身利益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这也离不开我们党和国家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法律是权威的裁决”“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法律高于一切”等的观点。综合上述方面,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强烈。
二、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强烈
因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强烈,也愿意积极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因此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就十分强烈。高校大学生普遍表示,虽然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但作为普通公民,都应该了解和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尤其应该系统的进行学习。但是,目前的法治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们所接受的法治教育都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对法治的需求。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个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接受良好的法治教育,可以塑造出一个合格的尊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当前我国教育中、学校中能学到的法律知识比较少,学生们大多通过自己上网或者媒体等渠道学习零碎的法律知识,不成体系。超过80%的学生认为大学中很有必要在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中增加法律课程的设置。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仅仅满足于了解和自身权益有关的法律知识(比如青少年权益保护,大学生权益保护等),更多的希望了解包括民法刑法国际法在内的多种法律知识,这也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法律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针对学生所关注和关心的法律内容开展更有深度的法律教育。
三、高校法律教育手段较单一
有超过2/3的学生提到,即使是所学过的法律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层面,虽然能够搞懂,但是却不会运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法律问题,哪怕是很小的法律问题,也必须求助于专业法律人士才有把握解决,而无法通过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说明了当前高校中非法学专业的法律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而且手段单一,基本只以课堂授课为主,让学生觉得虽然学了法律,但却无法运用法律。而法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如果没有充分的实践或者模拟实践的机会,那么所学的内容往往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以上三点,是课题组通过调研得出的集中性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当前高校教学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
首先,应在高校中建立有效的普法机制。各高校应该重视普法教育,无论有没有法学专业,各高校都应把普法教育纳入大學生综合素质能力教育的重点环节,在高校教育中,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普法机制,让普法工作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学生。
其次,要大力加强非法学专业的系统性法治教育。高校中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增加其法治教育课时量,要将其作为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1.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通过系统的法治教育,让学生们能够及时理解党和国家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能够明白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能够明白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发展目标的内涵。同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结合法律案件,法律热点,更好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取得的重大进步。2.系统的学习法治基本概念。要全面的,系统的在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中教授法治基本理念。包括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各部门法的划分、具体内容、适用范围。要全方位的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习几个与大学生有关的法律条文。要通过结合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接受完高校的法治教育之后,能够切实理解并掌握“法治”的概念。
第三,要开展多样性法律教育。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增加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更应该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1.开展多样性课堂法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在理论讲授之外,应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法律事件、模拟法庭、课堂辩论、学生分享法律经历等方式让学生更能理解法律概念。尤其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强调法律的运用性和法律的可操作性。2.注重实践教育。法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并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就能做到的,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与全社会的法律活动,法院旁听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法治理念。3.校园中大力营造法治氛围。高校不应该简单的做到“依法治校”,而应该将法治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通过各种校园活动,校园讲座、校园普法的形式,让法律意识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遇到法律纠纷和法律问题的时候,不但能知道运用什么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更能够实际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越来越多合格的“法治公民”。
[ 参 考 文 献 ]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5.4.
[2]金茜.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法制日报,20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