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实践

2018-04-23翟小可李怀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众学习者微信

翟小可,李怀亮

(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2.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商务部,广东 珠海 519000)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的有效学习,它方便学习者实现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方式的学习,它支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的方式学习知识,对传统的课堂产生重大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兴起,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被广大学习者所熟知和使用,利用微信和微信公众号构建移动学习资源,融合微信平台优势和移动学习资源优势,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王雪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英语教学资源库,探索课外的教育教学[1];陈肖将微信公众号应用到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课程关注度[2];李莎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提出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解决方案[3];卢胜男以cidlib公众平台为依托,设计与开发了一系列的微型移动课程[4];汪涛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构建新型混合学习模式的学习资源的设计流程[5]。研究表明,利用微信或者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移动学习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微信新功能的持续出现,加上学习者对微信公众号泛滥产生抵触情绪,对微信教学不再感到好奇和神秘,如何更好提高微信教学的效果,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继续探索和思考。

1 移动学习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移动学习资源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合适的资源开发工具开发的能够反映某种教学策略的,并能够在移动端上运行并呈现的片段微小的学习内容以及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数字化资源[6]。移动学习资源是基于移动的便携式设备,比如智能手机、iPad等,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开展学习和提供支持服务,主要具备如下特点:

1)学习资源形式新媒体化。新媒体又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是以传统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呈现的个性化、互动化、分享化、传播化、社群化的媒体内容。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形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文消息等,并且这些内容以自适应页面的形式在移动端进行观看和预览,它具备新媒体的间接性、片段型和个性化特点。

2)学习资源共建社群化。学习社群聚集有着共同兴趣和共同任务的人群,是刚性的学习群体,成员通过分享微课视频、学习教程、学习感悟等方式,鼓励“人人为师”[7]。在学习资源共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社群成员的集体智慧,协同开发建设学习资源,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学习资源。

3)学习资源分享传播化。分享是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的典型特征,网民看到好的文章、有趣的内容、好的资源等愿意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借助分享,网民表达自我、建立关系、让信息传播。移动媒体分享的便捷性和快速化,让学习资源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4)学习资源交互社交化。学习者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良好的交互对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点赞、留言、赞赏、分享等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交互方式,让移动学习者的学习交互呈现灵活性、高效性和社交性的显著特点。

简言之,移动学习资源是指在移动设备上支持开展移动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

2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功能

微信 (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可以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看一看”“搜一搜”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之初,它主要是为了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创造更好的粘性,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它是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

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公布了最新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 000万个。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创立,是针对社交和媒体,并没有针对教育领域。但伴随着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他们的教育教学功能不断被广大教师所挖掘。基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应用场景和策略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微信教学应用场景和策略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日常微信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组织学习者提前预习、发布任务、布置作业、分组学习、进行跟踪和答疑解惑,特别要善于利用微信的即时沟通和互动多样化的优势,可以针对某一类学习者和某一个学习者开展针对性教学,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表2中可以看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图文、语音、视频的资源以学习者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利用强大的交互功能辅助日常教学。

3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

在进行移动教学资源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完善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规范和标准。移动学习资源区别传统的正式学习,独具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以泛在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把握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

3.1 理论基础

1)泛在学习理论。泛在学习(U-Learning)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通过泛在学习所需的技术环境和具有泛在学习理念的人文情境来建立泛在学习中的各类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不同学习任务和要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信息化教学提出的新课题。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教学资源的堆积,而是教学理念与技术规范指导下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工程;也是一个随着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而不断探索前行的过程[10]。

2)混合学习理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结合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或网络化(E-Learning)学习的优势,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基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成为混合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点,方便配合线下传统的实体课堂,形成线上线下(O2O)联动的教学模式。

3.2 设计原则

1)模块最小化原则[6]。移动学习资源以“微小”、“碎片化”、“移动化”著称,学习内容设计要微型化,应将宏观整块的教学内容分割为不可再进行分割的学习组块,一个组块包含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模块的分类要合理、清晰,保证知识点之间松散的连续性。

2)表现简洁原则。从微信界面的设计、到微信图文消息的编辑、再到微信公众号菜单的导航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呈现形式的简洁性。在媒体选择上,参考短视频效果优于图表,图表优于文字的特点,同时又要考虑移动网络质量的约束和限制。

3)互动社交化原则。为保证学习效果,移动微学习资源的设计应充分发挥交互的功效。微信具备天然的社交属性,必须结合学习者心理需求分析、设计具备社交分享和传播倾向的教学内容和标题,增强学习者的参与度,让学习者主动学习、主动分享和主动传播。

4)愉悦体验原则。微信是自由的、开放的,因此在移动教学设计时,要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和感觉[4]。频繁的教学内容推送,机械化的交流回复语言,教科书般的教学内容编辑都是不可取的。

3.3 设计流程

基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库设计流程一共包括移动支撑条件分析、移动学习者分析、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移动学习内容选择、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移动学习资源优化六个过程,如图1所示。

1)移动支撑条件分析。主要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移动学习设备拥有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微信APP安装的比例,微信朋友圈和微信订阅号查阅次数,教师是否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号,学习者是否已经关注订阅该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是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重要设备支撑条件。

2)移动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教师和学习者对微信功能的熟悉程度,教师是否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微信公众号注册开通,编辑微信图文消息的能力,以及教师和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接受程度等。

3)移动学习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分析,属于学情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后续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学情依据和内容依据。

4)移动学习内容选择。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对课程章节内容进行分解,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收集教学素材资源,进行微课录制、文本资源开发等素材准备工作。

5)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包括呈现方式和呈现设计,将课程准备的教学素材资源进行分类和编辑处理,完成微信设置和微信公众平台的设置,确定界面风格和交互风格,将学习资源集成到微信公众号中。

6)移动学习资源优化。包括移动学习资源的发布、测试和评价等,这是一个不断优化,反复测试的过程,反馈和修改是必备的过程,也是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的最终环节。

4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实践探索

教学实践应用对象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15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他们对移动学习带来的新体验保持积极的热情。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发布了一个可量化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移动学习接受程度、微信朋友圈和订阅号查阅次数、微信资源形式兴趣度等,参与调查的人数为96人,调查结果数据表明,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微信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

以网络营销与安全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参与度和传播程度。

1)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了微课程,制作了大量的微视频,并上传在腾讯视频中,在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中编辑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微课视频。

图1 基于微信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图

2)利用营销思维和热门话题,撰写每一个知识点的标题,比如“作为一个网络营销学习者,你竟然不知道它”,“搜索引擎营销,学会这一招事半功倍”等,吸引学习者去点击。

3)在微信图文消息的排版中,充分利用秀米、135等第三方编辑工具,让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吸引学习者持续学习。

4)通过开展互动活动,让学习者转发并传播教学内容,扩大了学习者的范围。比如设计的“搜索引擎营销中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投票活动,参与度比较广,影响力比较大。

5)将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不仅放在课后让学习者预习复习,作为翻转课堂的准备,同时上课也会让学生拿出手机参与互动,增强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认识。

6)教师在微信交流中转变职业形象,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网络表情包跟学生互动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从教学反馈来看,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5 总结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相比其他移动学习网站和APP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安装率和用户粘度,学习者在考虑手机内存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卸载某一款学习的APP,但不会卸载微信,这是开展微信学习的最重要的保证。

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新功能不断出现,利用微信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构建基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并将其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体验,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雪然,李伟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英语阅读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职业,2016(14):25-26.

[2]陈肖.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3]李莎,王胜.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5(5):98-101.

[4]卢胜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5]汪涛,张秋东,李惠青,等.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105-112.

[6]吴军其,李智.移动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李怀亮.移动学习社群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6(8):34-36.

[8]黄水南.微信及微信群的教学应用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7):120-122.

[9]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等.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4):36-42.

[10]倪曼蒂.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研究[J].科技广场,2016(3):97-99.

猜你喜欢

公众学习者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信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