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挑战与对策
2018-04-23供稿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供稿 /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组织编制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模式研究》,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进行了前期研究,推动工程造价咨询更好地走出去。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大多数发展史尚不足20年,只有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才会在国际市场中锻炼竞争力,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咨询公司;同时,走出去可以锻炼各类人才,提升整体人员素质。走出境外的各类人员,还可以面对面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因此,抓住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在输出资本、设备、劳务的同时输出管理理念,提高造价咨询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造价咨询企业向大型综合国际造价咨询机构转变。
“走出去”深陷七大问题困扰
问题一 业务范围单一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走出去后,将面对国际工程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BIM、EPC以及PPP等多种咨询业务的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中提出:“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另外,在国外咨询公司中,工程造价多属于其公司内部的一个业务分支。相比之下,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业务范围单一。
问题二 业务领域狭窄
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领域中尤以铁路、公路、桥梁、疏浚、火电、水电及核电工程居多,房屋建筑类占比不高。根据中银国际在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所发布的一带一路主题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工程项目新合同中,交通、电力和住房在合同总量中所占比率分别为22.8%,22.0%和18.9%。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擅长的住房板块占比不大,但实际中工程造价竞争却异常激烈;而交通和电力板块占比较高,但工程造价咨询很少介入。
问题三 合同管理能力弱
合同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合同是约束双方权力和义务,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工期和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并将是工程完满完成的前提和保障。国外都把严格按合同规定办事作为一项通用的准则来执行,并且有的国家还实行通用合同文本。这样有利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也有利于减少争端和解决争端。
在工程建设领域,虽然我国也建立系列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熟练运用系列工程合同有效管理各类工程的能力还不强,熟练运用系列国际工程合同有效管理国际工程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在国际工程项目又往往会面临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从法律体系来看,我国使用成文法,而走出去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尽相同,例如,英联邦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使用的判例法,二者区别很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为此还出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不同国家建设法律环境下难免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合同的法律理念以及逻辑思维的冲突上,除此之外,建设环境法制化程度不高、缺乏契约精神、注重人情关系等等也使合同管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16年全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统计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另一方面是角色定位,国外是以建筑师为合同管理的核心,但我国建筑师主要扮演设计人的角色,在计划、组织、质量监督等方面都有其他人士或者业主进行。虽然以建筑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并无法律上的障碍,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还有所欠缺。
问题四 计价模式市场化程度低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根据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造价的程序和方法,具体包括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的程序、计价的方式以及最终价格的确定等多项内容。计价模式是国家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手段。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体制的不同,各国或地区在工程造价编制方法及其依据上也有许多不同。在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方面,国际现行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标准概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编制方法,一种是基于同类工程历史统计数据的工程造价编制方法。
我国目前并行的两种计价模式分别是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由于市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多种原因,我国实行的是基于标准概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编制方法,一般包括工程造价定额、工程造价费用定额、工期定额、造价指标、基础定价、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各有关工程造价的经济法规、政策等。虽然有统一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等,但定额体系是根据不同地区所有承包商的平均先进水平编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体现“量价分离”的原则,市场化程度不高。
问题五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造价行业常用的工程造价软件已经初步具备了满足建设方、施工方、咨询公司、政府部门等对象的协同办公、项目及造价采购管理、电子招标整体解决方案等信息化产品,但对于BIM技术、云技术、项目寿命周期的整体管理以及工程项目相关配套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还很欠缺。
软件功能单一,全过程造价管理软件未得到普及。国内绝大多数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工程造价软件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大多针对某一个阶段或某一参与方,不能满足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需要,在开展国际工程咨询时有明显的局限性。工具性软件仍停留在计量、计价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全过程、全方位造价管理软件系统应用至今尚未普及,满足不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
管理软件应用水平较低,缺乏信息管理系统。国内绝大多数咨询企业尚未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即使有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多数仍处于简单的行政办公管理阶段,缺乏比较前沿的信息化技术,对于知识管理、BIM、云技术等技术的运用仍然不足,尚未发挥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难以应对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要。
问题六 产权体制落后
英、美等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产权体制总体来说是多元化的,但多为个人执业公司和合伙人公司,主要通过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或自发兼并、合并发展,目前典型的产权体制仍是合伙人制。实行合伙制能有效地对从业人员产生正向激励,同时也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对比英、美等国,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大多数还难以真正做到合伙制发展,难以将专业知识、技术、经验、信息合为一体。有些甚至还带有比较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管理特点,多数还是由造价工程师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制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不仅不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市场人才资源,而且在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情况下,很难走出作坊式经营模式,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更难以适应走出去的需要。
问题七 商业模式落后和管理水平低
1.商业模式落后
长期以来,依靠客户关系获取咨询业务是我国大部分造价咨询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式。要实现走出去,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也需发生变化,关系市场需逐渐弱化,以质量求生存应成为新的市场营销方法。
2.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和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目前的职业化技能水平无法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现在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并且在工程造价行业普遍的“底薪加提成”绩效模式下,造价人员的收入与所完成的工作量是成正比的,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这种注重眼前利益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造价从业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造价咨询企业今后工作面拓宽与发展新的业务领域。
3.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咨询产品质量鉴定标准的模糊,企业在操作过程中就难以用明确的、规范的标准来进行考量。二是企业自身缺少追求规范、精准的原动力,带来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和业务流程无法固化而随意性过大。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统计(截至2016年末)
近年来工程造价咨询相关政策
“走出去”企业需满足什么条件?
根据SWOT矩阵表分析中国内外部环境优劣势的分析,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了实现“走出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锻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SWOT矩阵表
内部条件
一、建立适合国际工程市场的工程计价和定价模式
1.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有能力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制定工程量清单时,对于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除实体性材料为法定消耗量不可调整以外,其余人工、机械台班以及损耗材料消耗量仅供参考,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通过这种竞争机制的引进,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2.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的计价方式。全费用价格其各项目单价包含人工、材料、机械费用以及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其他费用。这样.施工承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针对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采取有差别的管理费率、利润率报价,更有利于展开竞争。
3.推进完全市场化的计价方式。施工承包企业根据企业管理水平自主报价,建立由市场充分竞争形成价格的机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工程造价改革宜建立在统一工程量计量规则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可参考行业主管提供的市场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根据本企业的实际运营能力自主报价,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投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
二、重视和加快造价咨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核心技术和知名专家是咨询公司差异化优质服务的核心资源。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是造价咨询企业最核心的资源。要把知识和经验最终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其他辅助要素和全面的规划。基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企业核心资源的考虑,作为工程造价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1.拓展和提高人才招聘范围和质量,不但要加强造价工程本专业的技术力量,更要关注造价新型业务人才团队的建设。
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除了造价工程师培训考试外,也要加强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高阶培养。
3.加强人员互派学习交流机制。通过中价协等协会或政府机关部分的连线搭桥,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国际交流和人才培训,以加快国际化工程造价咨询人才的培养。
三、健全工程造价咨询运行机制
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其根本目标是把个体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最大限度地克服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偷懒行为,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
2.约束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固然会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但每个人都有“机会主义”心理,需要通过约束机制来消除这种隐患。因此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成,对立统一,都必不可少。如何使业务“靠人”但又不完全“靠人”,就必须有系统完整的控制约束体系,提高人员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保证咨询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知识管理机制。我国目前的造价企业,内部经验和知识等无形资产多数集中于几位资深员工头脑中,其余部分散落四处难以管理。因此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逐渐根除“专有知识”的传统旧观点,对员工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系统管理,一方面让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共享,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提高员工的能力和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真正为企业所用的无形资产。
4.专业责任风险制。虽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面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种风险,但作为以人和知识为核心的专业型企业,绝大部分的风险来自于从业人员。因此可主要推行专业责任风险制;职业责任保险制度两种制度,对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和转移。
外部条件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向海外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依靠很多其他的外部条件,其中政府和行业协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层面
主导制定常用国际投资与国际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文本,也根据所在不同国家政策法规,也应制定中国自己的常用合同的示范文本,这样一方面与国内和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不相违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采用示范文本,大幅降低企业海外投资和承接国际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会使造价咨询企业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控,也便于中国工程造价企业更好地在国外进行成本控制。完整的合同示范文本可以减轻撰写合同条款的负担;减少签约盲目性和上当受骗事情的发生;规定了各方权利和义务,避免显失公平的条款;可以防止出现违法条款;有利于仲裁机构解决合同纠纷。
二、主导我国计价标准的输出
对于不同的国家,应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国家层面应建议对于中国自己投资承建、有主动话语权的项目,特别是造价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输出中国计价标准。造价咨询制度输出不能完全照搬国内标准,必须与项目所在国的国情相结合。
对于中国投资或中国有话语权的投资项目,建设企业对国内造价咨询标准比较熟悉,不用全新摸索,便于国内管理。由于这些企业很多是大型国企,项目最后也要进行审计,标准的输出制定也保证了国内企业项目与国内法律法规一致性,而不是国外一种做法,国内一种审法。
三、提供风险提示
我国工程企业走出去有过很多失败的案例,最主要有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中国造价企业走出去,同样遇到相同的风险。政府应该充分对所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进行提示。国家层面应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编写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覆盖时间包括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移交全部过程。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余如宗教信仰,习俗差异等。
四、指导风险解决方法
在国外进行造价咨询时发生纠纷是常有的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公平合理解决,就会导致投资人或承包商的损失。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就能够使投资纠纷得到公平合理解决,最大程度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另外,如果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中,国家出面进行调节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根据国际项目的实践经验,解决国际投资或工程合同纠纷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友好解决、调解和诉讼或仲裁。
五、推动国际标准的培训学习工作
我们可以试着对一些国家进行造价标准进行输出,但是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或者部分发展中国家通常都是采用通行国际标准。所有的建设过程都是依据这些国际标准进行,造价咨询更是无法避开这些国际标准,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基本无法在国外承揽造价咨询业务,也就是根本无法走出去。加强发达国家的标准学习是造价咨询走进这些国家的关键所在。
开展国际标准的学习,对我国工程造价企业走出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学习先进标准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外项目,了解国内国外造价制度的不同,也避免了很多风险。更好地在国外项目中进行造价管理。其次,国外标准发展几十年,历经几次调整,已经比较完整、完善,对国外标准的学习也可以丰富提高我国自己工程项目的造价标准。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风险应对
国内工程咨询企业在发展国内业务的同时,也启动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部署,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走出去模式。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在发展初期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整体优化阶段,可采用的模式均不相同,应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人才、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考虑,积极开展国际经营活动。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选择海外主权市场前,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充分考虑评估自身企业项目经验丰富度、内部管理制度的适应性以及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结合分析国内外政策、行业运行环境及企业内部机制等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相应对策,才能促进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大胆“走出去”。
走出去风险分析
根据以往的实践数据分析,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是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的主要市场,而非洲、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市场是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优先发展的市场,其积累的“走出去”实践经验与教训,可为今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的参考。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会面临诸多风险考验,经综合分析,主要须加强做好政治和法律、金融、社会和文化以及自我技术因素等四个方面的风险控制。
一、政治和法律风险分析
政治风险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海外市场中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战争内乱和政权更迭频繁。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宗教、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甚至爆发内战或国家分裂,导致建设项目终止或毁约,经常会给工程相关方带来重大损失。二是政府征收和国有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政治体制不完善受到当地政府无条件征收和国有化。三是政治暴力事件。贸易保护主义驱动的政治暴力风险,以及由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为劳动权益问题引发的工人罢工等问题,致使工程建设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从而给建筑工程相关企业造成经济与人员损失;四是政府干预竞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政府间的合作、援助等方式干预国际承包工程的招标,致使我国企业前期的努力化为乌有;五是拒付债务。有些国家在财力枯竭的情况下,以粗暴的方式废弃工程项目合同并宣布拒付债务。
针对出现的政治和法律风险,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在进入某个国家市场前先进行充分和细致的风险评估;二是与其他工程咨询企业合作共同执行项目建设服务以分担风险、减少损失;三是鉴于祖国日益强大和我国政府强有力支持,向所在国政府有关部门寻求政治支持;四是与当地企业合作,借助当地企业提高项目的可承接性并寻求政治支持。
二、金融风险分析
金融风险首先是国家债务危机风险。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外债负担沉重。一旦工程所在国发生债务危机,海外业务的收入就难以汇回国内;其次是金融投机风险。金融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交易品种,各种投机、套利资金经常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经常发生“资本外逃”;三是汇率风险。汇率变动给对外承包工程带来相当的风险,特别是BOT、BOOT项目,由于投资回收期很长,汇率风险相对更高。四是汇兑限制风险。也就是由于东道国国际收支困难而实行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国投资者将本金、利润和其他合法收入转移到东道国境外;五是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现象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相当严重,有的年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会给对外咨询企业带来很高的风险。
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建立识别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相关敞口的计量,并利用多种模型计量这些风险;二是制定金融风险类别管理策略;三是建立有力的财务权力集中机构,高效面对并研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制定一套控制措施,监控各种金融风险如汇率,确保适当的持仓量。
三、社会和文化风险分析
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风险,主要是国内企业对国外本土文化的生疏造成的。经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东道国本土化材料及物价水平等因素了解不充分,多数中资工程建设企业在海外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自己负责购买建材,价格波动的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二是对所在国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认识不够,再加上受语言能力和英语水平的限制,一些项目在合同签订时就埋下了隐患,致使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分歧;三是对当地风俗和习惯做法认识不到位,出现理解偏差,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遭遇人为意外事项,为项目管理带来风险。
走出去模式分析
一、第三方复核方式
针对我国参与投资或有信贷投放的国际工程项目,我们有一定的话语权,在这样的境地下,采用第三方复核方式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国外咨询执业的模式,即项目业主在当地寻找有市场品牌度的咨询公司担当咨询顾问合作,并与其签订咨询服务合同,国内组成一个专业全覆盖的项目团队受业主委托派驻项目当地,以第三方角色对项目全程跟进,对当地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业务进行复核,当然称其“复核”是不恰当的,本质是向国外公司一对一地学习,项目团队需要积极与当地接洽、沟通,熟悉当地市场计价情况、相关规范、法律及原则,在复核的过程中加强学习,积累实战经验。
第三方复核模式,使得我国专家类人力资源在结合当地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培养适应国际咨询业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为我国工程咨询行业服务“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国内咨询企业迈出第一步的重要尝试,是较为适应目前国内咨询企业现状的一种方式。
二、联合合作或收购重组方式
随着“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在东南亚地区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些地区,语言沟通相对障碍要小,社会文化背景接近,项目资金上可能还会有中方投资,这样的外部条件较为有利我国造价咨询企业走出海外。与第一种“第三方复核方式”相比,选择更快速推进企业本地化的模式,即与国际化咨询企业联合合作或是收购当地咨询企业。这样可以解决目前国内咨询企业语言障碍、缺少具有国际经验的专业人才、缺乏国际实践与流程方面的知识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要积极参与大型国际咨询会议,加大与有国际影响力的团体组织的交流学习,并争取加入美国工程造价协会(AACE)或是英国工料测量师协会(RICS),同时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同组织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审计、信息化等国际会议,加强对国际咨询企业的研究学习。借助工程咨询行业国际化的平台,一方面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寻求在各个国家有本地运营并具有国际化意图的成本咨询公司,争取与适合我们的国际咨询企业进行联合合作或收购重组。
三、设立独资或合资方式
经过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的经验积累、人才积淀之后,可以考虑在海外设立独资、合资或是合伙制的咨询公司,这将为合作关系创造更为广泛的开放性。在海外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体系,要从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业务模式、核心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四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四、分包方式
作为初来乍到的国际业务新手,承接分包项目不失为一种快速进步的学习方式,也是造价咨询业务“走出去”的捷径。国内已具有核心服务能力的咨询公司,例如对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咨询服务的造价咨询公司,可以通过为国际工程项目提供造价咨询的分包承接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从而有机会向总包单位(可能是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或是项目咨询服务的领军企业)学习,这对于学习理解项目在不同国家如何有效运作及其工作流程十分重要,并借此积累国际化实践经验。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发展目标,一方面造价咨询企业要增强内功,在使用国际或者国外标准的工程中,积极学习和主动适应,与海外标准接轨,尽早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帮助和支持,积极推进中国标准的输出和推广,打造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并走向海外,实现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国际化发展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