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职场扫兴人
2018-04-21刘律廷
文/刘律廷
周恺在一家动漫公司上班,人际关系中总是遇到困难,直接影响到他升职加薪。在部门的年轻人中间,周恺的外号是KY,就是日语“空気読めない”的简略写法。这个词一般作气氛解释,直译就是“不会阅读气氛的人”“不审时度势”“哪壶不开提哪壶”。KY一词原本是流行在动漫界的一个心理术语,然而职场上的90后们也用其形容那些“不识时务的同事们”。
周恺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童年经历进行分析。周恺在中学阶段经历父母离异、爷爷去逝、奶奶罹患重大疾病、父亲因意外事故导致右脚残疾一系列事情。他的应对方式是扮演丑角,插科打诨,做全家人的开心果、用乐观的外表来自我麻痹。然而,在多年后夜深人静的夜晚,往事悄然浮现,回想起那些令人煎熬的经历,他仍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痛与绝望。
“扫兴人”的心理创伤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过一些心理创伤。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记忆,有的却深深地印刻在潜意识中,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职业生涯。像周恺这样深具潜力,却在职场上一直扮演“扫兴人”角色的男士,常常具有数个共同点:
1.用刻意的幽默、扫别人的兴、插科打诨、给人泼冷水等行为来掩盖自己的紧张与自卑。
2.靠夸张地发出反对众人的意见来使自己显得很特立独行。
3.以自己的观点为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缺乏包容性。
4.不懂得审时度势,与他人经常产生交流障碍,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停滞不前,无法趋向成熟。
经过心理测评,周恺发现自己的行为背后是更为复杂和多维度的心理动机,行为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水面以下的根本原因。
咨询师帮助周恺意识到:过去的创伤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一份天赐的礼物,暗含着成长和成功的可能。然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积极面对,让心理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重新发现自我潜能与生活意义,更加成熟地应对职场人际关系,对他人更富有同理心和包容度等。
心理修复力,化腐朽为神奇
周恺在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中,因为要扮演“带给家人快乐与盼望”的角色而压抑了许多负面情感。他的大脑感情中枢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在职场上对他人情感需求的感知。
在心理治疗中,通过情景再现,咨询师帮他面对负面情绪,并且给他一个房间可以自由自在地“搞破坏”。房间里有各种器皿装的五谷杂粮、碎石沙子、碎布料、纸屑等物品,周恺可以尽情地洒、抓、咬、搓……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倒腾出来铺满一地,然后用脚踢、踩、碾。这个过程让他对过往经历可以体验、释怀与饶恕,回到自己的感情世界中,重新找回失去的生命活力与智力能力。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我治愈力和心理修复力,这是一种面对创伤、压力和挫折时的“心理反弹能力”。无论受了多么大的伤害,只要为自己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并勇于疏导和宣泄,就会像丢了尾巴的壁虎一样,逐渐治愈自我。
自我反思,避免成为“扫兴人”
很多像周恺一样的成年人,能快速地进行自我调整,缓解或者消除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压力和困扰,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当他们逐渐具备这种在创伤与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之后,可以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人性弱点,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
当周恺决定不再做职场“扫兴人”时,他经常自我反思,并且追问自己几个问题:“难道只有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吗?”“扫别人的兴,对我有什么好处?“我能够改变自己‘吐槽’和‘差评’的习惯吗?”“每个人都有喜厌的权力吗?我要如何尊重他人?”
渐渐地,周恺的人际关系好了起来。他不再随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能够察言观色和赞美他人,也懂得在某些领域中保持沉默。他发现审时度势带给自己很多益处,明显提高了职场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