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引领中小企业业务 以企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

2018-04-20王翔

中国报道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国银行普惠金融服务

王翔

2017年6月7日,2017中国辽宁投资与贸易对接会在沈阳举行。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265家企业齐聚沈阳,与辽宁省内14个市的467家企业进行现场“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洽谈业务合作,参会人数近千人。

在现场,来自境外和辽宁的700余家企业会聚一堂,精准对接,涵盖农业、医疗、环保等多个行业。“中国企业有资金和市场的优势,我们有沉淀多年的技术优势以及好的经营理念,双方合作有助于优势互补。”法国mixel搅拌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菲利普是第一次到辽宁来,作为一家环保领域企业负责人,菲利普这次来主要考察环保项目。由于中国银行开发了跨境撮合GMS系统,在当天洽谈会之前,他对要对接的企业就已经非常熟悉了。

“前期通过辽宁省政府与中国银行的牵线搭桥,我们双方都对对方的项目产生了兴趣,上午与辽宁的两个企业洽谈,现在基本已经达成合作意向。”菲利普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跨境撮合还与国家的外交外事活动高度契合,多次成为配合国家领导人高访行程的组成部分。2017年3月18日, 菲律宾杜特尔特总统在中菲跨境撮合对接会上发表视频讲话。2017年5月19日,泰国副总理颂奇出席了泰国跨境撮合对接会,提到“跨境撮合服务为中泰中小企业建立沟通平台,为两国企业带来众多机遇”。2017年6月2日和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欧盟和中东欧国家期间,先后两次莅临中国银行跨境撮合对接会现场予以指导。

针对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跨境撮合及相关信贷业务,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朱军。

 2017年6月7日,中国银行与辽宁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7中国辽宁投资与贸易对接会在沈阳举行。

跨境撮合当“红娘”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跨境合作,既是百年中行的责任担当,也是中国银行在全球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机遇。中银全球跨境撮合业务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聚焦中小企业。

2014年以来,中国银行已经在全球举办41场跨境撮合活动,吸引来自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家中外企业参加。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银行已经在河北、北京、辽宁、天津、广东、贵州等国内省份以及菲律宾、泰国、比利时、匈牙利等国家成功举办18场中小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

跨境撮合服务为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开拓全球市场,开展技术合作、贸易往来、兼并收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市场、资金、管理等经营困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为境内外企业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企业的实质合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为持续改进和完善跨境撮合服务,提高跨境撮合服務的客户参与度和操作便捷性,中国银行于2017年初启动中小企业跨境撮合GMS系统建设,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推进跨境撮合服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型升级。

目前,系统已初步搭建境内外企业洽谈对接的合作平台,中小企业可随时、随地向中行提出跨境撮合服务需求,通过手机APP等电子渠道查看活动概况、报名参加活动、选择洽谈对象。借助智能匹配、自动排桌、现场服务等功能,系统可为企业推荐潜在合作对象、提供参会服务支持。

下一步,系统将改善企业在线撮合洽谈服务体验,利用机器翻译、即时通讯等技术,实现企业自主在线撮合、线上撮合会及社交圈互动等功能。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参加中行组织的跨境撮合对接会,提高跨境撮合服务质量,及时响应客户服务需求。

企业信贷建“工厂”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较快,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已逐步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覆盖面较广的特点,特别是数字金融服务表现突出,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普惠金融还存在一些短板领域,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国银行创新推出“中银信贷工厂”模式,贴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规律和特点,通过端对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规范操作,有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服务效率与水平。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之所以叫“工厂”,就是因为这个模式借鉴了工厂化的运作模式,实现“机构专营”,通过工厂式的“流水线”运作和专业化分工,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丰富产品组合和方案设计,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专属产品”,力图为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

一笔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层级从原来的近10个减少为现在的4个,审批时间也从原来的2至3个月缩短到一周左右。通过信贷工厂成功贷到款的客户都表示,体验感更好了,获得感更高了。

“这个产品在十年前就研发推出了。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经历了技术上深刻革命的过程——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伴随这样的过程,信贷工厂不断地在获客方面、风险控制方面、操作流程方面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响应市场需求,升级优化我们的‘信贷工厂,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朱军说。

中国银行在充分发挥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电子化、智能化等新兴线上渠道的拓展力度,推进网络金融、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加大普惠金融业务的科技含量,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我们不断加强内外部联动,充分利用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业务数据与信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技术基础,批量获取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名单和相关信息,推动建立中小企业准入的白名单机制。”朱军说。截至2017年底,中行小微贷款余额14578亿元,连续多年完成“三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

2018年,中国银行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深刻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着力打造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行特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广大的小微企业。

猜你喜欢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银行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银行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