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治理:新思路与组合拳
2018-04-20刘琳
刘琳
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这也意味着中国地方债治理有了新的思路。
当天的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點名”地方政府,充分说明地方去杠杆的任务之艰巨。近年来,尽管地方债务的旧风险正在得到化解,但新债务也在不断累积,再加上PPP项目中出现的一些违规操作,以及地方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施政压力等等,都加大了地方政府去杠杆的难度,更有力度与更为精细化的政策势在必行。
多位专家对记者说,结构性去杠杆,不仅体现在整个经济体系内重点化解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杠杆,对于地方债本身,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债务类型、不同的投融资主体,也需要更有针对性的举措,需要多维度的治理手法。
控投资、堵后门
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地方债治理就迎来紧锣密鼓的新动作,表现出“有压也有促”的政策思路,治理手法本身就符合“结构性”特点:“压”主要是控投资、堵后门,“促”则体现为开前门、重绩效。
控投资之举重点落在PPP项目的管控上。自2017年底,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便开始PPP项目库清库工作,即对已经进入PPP项目库的项目重新审核,不合规的集中清理。
按照财政部规定,清库工作应于2018年3月底前完成。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明树数据统计,自2017年清库开始至2018年4月8日,有2330个项目被清理出库,占比16.38%。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看来,这些清库退库的项目,不能出现半拉子工程,未来如果社会资本方要求退出,而且在一定时间内政府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新的社会投资,那么当年地方政府新发行的债券就要投到这个项目中,而不应再启动投资新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退库清库达到控制盲目投资的效果。”
除了加强监管、剔除违规投资外,财政部另一个防范地方新增债务累积的方法,是为地方投融资划出更为明确的“禁区”。
3月,财政部下发《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四个“不得”,进一步堵住了违规投融资的后门。即除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有金融企业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不得提供债务性资金作为地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基金或PPP项目资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违规,相关机构所受到的处罚也相当严厉。金融机构违规提供融资的处罚,从以往行政罚款及对相关责任人警告、记过为主,升级为下调机构评级。而涉及到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的地方国企,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融资环境,《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应对上述违规国企暂停或审慎提供融资和融资中介服务。
兴业研究分析师程谦认为,伴随这四个“不得”以及严厉的惩罚措施,未来融资平台的相关融资渠道可能进一步收紧,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以及委托贷款等非标业务将面临收缩。
开前门、重绩效
“结构性去杠杆”提法里,分债务类型的要求或将随着棚改专项债的发行,得到进一步落实。
4月初,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管理办法》,提出2018年在棚户区改造领域开展试点,有序推进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工作。
2017年,财政部就推出了土地储备专项债和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此番再度推出棚改专项债新品种,无疑是地方债治理“开前门”的又一力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樊轶侠认为,棚户区改造项目通常都需要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资金投入,当前政府财政拨款、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以及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已显现出资金规模不够、持续性不足等问题。
“甚至还有一些地区利用棚改形成的土地做杠杆,开展大规模基建投资,从而形成了新的隐性风险。”樊轶侠说。
棚改专项债,则将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借多少钱、融多少资,都通过债券公开发行的方式,放在明面上。
本次棚改专项债发行的政策细则,也延续了以往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的一系列优点。
“比如,债券募集资金专款专用,住建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配合,提高了融资预算的精确性,控制了全年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的总额度等等。”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说。
据记者了解,2018年可能还有更多地方专项债推出。“未来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保障性住房、公立医院、公立高校、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有关重大区域发展的领域,都会积极探索试点发行专项债。”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说。
发行专项债,是将过去地方政府土地抵押等投融资模式转变为阳光化的债券发行模式,然而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转变,并不必然等于融资效率的提高。“如果通过专项债募集来的资金不能有效使用,比如用款不专、效率低下,还是会存在债务堆积的风险。”王雍君说。
为了防控上述问题,财政部至少从两个维度采取行动。一方面是总量管理,也就是对地方债实行限额管理,由上一级政府确定下一级政府的举债限额,给其债务总额设置“天花板”。据了解,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约为21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是2.18万亿元。
总量“天花板”之下,各地如何分蛋糕?财政部强调正向激励原则,即对于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债务管理绩效好的地区多安排,反之少安排或不安排。
另一方面则是将大力加强绩效管理。比如引导各地按照轻重缓急顺序合理安排使用债务资金,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实行强监管,地方债融资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开支,并要优先保障在建工程项目建设等等。
“而本年度债权融资的使用效率,又将影响下一年当地政府能获得多少债券发行的配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说,“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而引导地方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