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传播范式探析:人工智能驱动传媒业态转型升级

2018-04-20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受众机器人人工智能

王 莹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市 100024

自1956年美国数学家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国内外对于这种基于大数据和学习模型的智能化科技的关注与探索便从未停止。就国内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受到政府的强烈关注。2017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12月工信部发布《促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目标。这些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各个行业,这种表现在新闻媒体领域尤为突出。

媒介融合推动传统新闻业态的网络化发展,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途径、媒介形态都与之前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是传媒业态在网络化发展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它的出现及应用加速推进传播技术革命,将媒体事业引入智能化发展轨道,同时也为当下新闻生产方式与理论革新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图1 “人工智能+媒体”百度指数趋势图(2011.01-2018.09)

一、新闻生产:机器人采编成为新趋势

新闻内容的生产作为新闻产业链条当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长久以来都是由人力完成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种单一固化的生产流程,让机器代替记者和编辑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撰写文稿等一系列工作。在人工智能辅助新闻报道方面,国外众多媒体已经作出诸多有益尝试。2014年3月,洛杉矶时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最先报道了美国加州地震的消息,2015年美联社将机器人写作应用到体育赛事报道当中,与美国职棒大联盟媒体(MLBAM)共同合作通过文字内容对比赛过程进行实时报道。此外,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纽约时报等众多媒体都纷纷将机器人写作技术运用到日常报道当中。

就国内而言,2015年腾讯财经最先用机器人Dream writer 撰写文章《8月CPI 同比上涨2.0%创12 个月新高》引发业内热议,新华社于2015年11月推出了“快笔小新”写作机器人,今日头条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推出了自家的AI 小记者张小明,通过秒速写稿、智能配图以及拟人化功能设置等优势成功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机器人写作已经成为新闻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逆趋势,它不仅实现了效率与数量的双向提升,释放优化人力资源,还能弥补以往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长尾效应,扩大读者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

(一)信息采编效率与数量双向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媒体领域使得信息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机器人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完成新闻稿件的写作、分发,自动化新闻报道成为媒体升级发展的主流趋势。早在2014年,美联社就与Automated Insights 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利用Word smith 完成企业财报的采写工作,平台通过自动抓取企业发布的财报数据,依照美联社预先设定的写作流程自动生成几百字的新闻资讯,整个过程仅需要几秒钟。这套系统将美联社新闻生产的效率提升了近10 倍,大约每季度能够生产出4000 篇财报新闻。与此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编辑领域也是近年来各大国内外主流媒体不断尝试的新方向。利用算法和大数据进行排版、分类、文章推送等成为现实。2014年英国《卫报》发行了一份名叫“#Open001”的报纸,这份报纸采用机器自动编辑排版且内容几乎全部由算法生成。而《纽约时报》则通过机器人Blossomblot 对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什么类型的文章更适合发布在社交媒体且更能吸引读者,并以此协助编辑筛选出合适的内容、标题、配图等。事实证明,经过Blossomblot 选择推送的文章其点击率大约是普通内容的38 倍。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运用进一步释放优化了人力资源,最大的限度的提升新闻编辑部门的生产效率与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协助记者编辑完成那些人力难以快速、全面优化的报道内容,从而解放更多的人力成本去做那些需要深度挖掘和思考的新闻。

(二)“把关人”角色的改变

1947年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了“把关人”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传播信息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渠道中完成的,而这些特定渠道中存在把关人的角色,只有符合把关人利益或价值观念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被受众所了解。“把关人”理论的提出揭示了信息传播的主观性、倾向性特征,传播者会不可避免的站在符合自身利益或所在群体利益的立场上,对传播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状况逐渐被打破,网络化媒体时代受众的主动性被进一步提高,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边界愈发模糊,甚至不存在固定的传播者概念,再加上互联网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便捷性,人们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而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这种情况导致信息传播数量骤然上升,信息验证难度不断加大,“把关人”的角色逐渐被弱化。

在人工智能时代,部分把关人的角色转变为以算法和大数据为依托的程序运算,它一方面将传播内容与海量网络信息库连接起来,实现对所发布信息的实时审查,再加上广大的互联网用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把关闭环。例如,《华盛顿邮报》前几年推出了一款名叫truth teller 的政治新闻测谎仪,它可以在政治家演讲时,通过将音频转化成文字并与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演讲是否存在虚假内容。另一方面,技术和受众代替之前的媒体记者、编辑承担了新型媒介环境下的把关人角色,任何个人、任何算法都可以成为把关人。把关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共同过程,人工智能打破把关人角色的单一化,推动形成受众、政府、企业平台等多方合作,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人工智能技术为把关人理论提供了新的延伸环境,推动把关人角色的进一步发展,为防治虚假信息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三)弥补新闻生产的“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最早是经济学概念,后来被引申为受众需求情况的体现。就新闻领域来说,大多数人只关注位于头部的流行内容,而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成本才能被受众看到的尾部内容则被忽略,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也有相当可观的关注度,但碍于人力和时间成本问题被很多新闻媒体选择性放弃了。

图2 长尾效应正态分布曲线图

机器人写作大大释放了人员压力,解决了新闻媒体人手不足的情况,可以更加面面俱到的对任何复杂事件、活动进行报道,让一些原来不能被关注但有价值的信息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满足受众多样的信息需求,从而弥补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长尾效应。以今日头条为例,里约奥运会期间,头条推出了写作机器人“张小明”,它可以同时应对正在举办的上百场比赛并将每场比赛的结果准确报道出来,无论这场比赛有没有足够的热度。与传统新闻理论相比,某些被编辑认为价值不大而放弃报道的新闻在机器人采编时代被重新关注。与此同时,一些小众但具备特定价值被特定人群所重视的信息可以针对部分受众进行垂直化运营,未来新闻媒体的主要盈利方式会从广告转移到用户付费,为受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信息将是支撑平台盈利模式的主要途径。

二、信息采集分发:智能化技术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采集分发大多依靠记者编辑完成,传播渠道呈现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受众大多处于被动局面,很难及时对所接收的内容作出反馈。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演进,网络化媒介形态赋予受众更多的主动性,通过算法和大数据进行用户洞察、数据引导,实现受众与采集分发信息的个性化匹配成为平台型媒体的发展优势。

信息采集作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智能化媒体时代实现了以技术为核心,依靠算法和大数据对用户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抓取分析,利用传感器技术拓宽信息收集的有效途径,优化信息来源。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需求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导向,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用户分析不仅能精准对接受众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效的、个性化交互连接的数据通路,实现平台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传感器技术优化数据采集渠道

传感器作为一种信息监测装置是目前最主要的信息收集方式,它能将监测到的内容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进行输出,以此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需要,当下人们使用的智能手机、条形码、GPS 等都属于传感器范畴。

传感器技术一方面加速信息采集渠道多元化发展,相比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传感器是人类感官能力的无限延伸,它不仅可以收集人类无法单纯用感官接收到的信息,还能将其整合起来进行宏观上的数据分析。例如,纽约公共广播电台曾邀请听众做过一个研究“蝉鸣”的联合实验报道,由于夏季温度升高导致蝉虫繁衍,其叫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该电台邀请听众利用传感器检测自家院落的温度,以弄清当温度到达多少时会有蝉出现。这种传感器新闻报道方式不仅实现新闻与科技的融合,更让受众真切的参与其中,增加报道形式的趣味性,收获了良好的反响。再如2014年,央视晚间新闻利用百度地图对人们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推出“据说春运”栏目,呈现了春节期间人口迁徙情况的特别报道。传感器技术拓宽了媒体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了新闻报道类型,以更直观、更清晰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增加趣味性提升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感。

图3 2014春节期间百度全国8小时迁徙图

此外,传感器打破信息采集的时空限制,通过连续不间断的监测收集信息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同时,传感器采集数据突破地域局限,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洞悉事态,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作出总结和预测。这些优势是之前的信息采集方式所不具备的,在环境检测、突发性事件和灾难性报道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感器通过技术优势颠覆了以往的信息采集方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监测、收集的重要途径。

(二)算法推荐打造个性化数据通路

智能化媒体环境中以算法和大数据为依托的用户洞察和数据挖掘技术从根本上影响了新闻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受众需求在新闻业态重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国内以今日头条为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受众兴趣从而达到内容精准推送成为这类信息聚合平台的重要特征。这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性化服务具有提升信息传播效果,推动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以及增强用户黏性等优势,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导向,通过实现最佳供需匹配构建个性化数据通路。喻国明教授在《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中给出的观点认为,“智能平台构建的根本目的在于准确将内容与用户进行匹配,个性化、人性化地为用户提供最优的服务,其构建关键主要基于内容平台、大数据资源平台和用户沉淀平台的形成”,数据、内容和用户成为智能化媒体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精准化内容推送所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等问题。“信息茧房”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出的,意在形容人们只愿意看到自身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产生思维的固化。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会令受众过度关注某一领域而对整体信息环境失去判断,最终导致信息选择偏好。个性化推荐实际上缩窄了受众的信息接触面,使其思维意识更加孤立,不利于营造多元发展的网络环境,甚至能凭借对受众长时间的心理影响引发行为上的改变,从而阻碍现实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受众视角:感官体验的无限扩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仅停留在听和看的层面,更多可感知性内容被运用到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富有感染力和传播效果的内容传达方式,受众的感官体验被无限扩大。这种扩大一方面来自技术进步的推动,另一方面源于主动性不断提升的受众需求。当下,受众需求成为决定媒体生存竞争的关键因素,如何更精准的洞悉个性化需求并通过技术革新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认知体验成为智能化媒体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交互应用:新闻可以“聊”出来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信息生产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到达受众并获得关注,传播内容、方式或渠道也都将随着技术革新而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媒介传播模式的交互式发展,相比传统内容平台为受众推送一条条新闻资讯,交互式应用将新闻的选择权交予用户,凭借数据抓取、资源整合为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新闻内容,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迎合用户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创新信息传播逻辑和表达途径,增强受众获取信息的体验感和主导性。

2016年大西洋月刊旗下的数字新闻网站Quartz 推出了同名新闻资讯应用,与以往信息推送方式不同,Quartz 用聊天的方式向用户推荐新闻,用户可以通过聊天互动获取更多细节,这种交互式新闻推送模式更加准确的把握了受众需求,通过推送针对性信息增强用户粘性,从而延长用户平台使用和停留时间。此外,CNN 与Facebook Messenger 聊天机器人进行合作,在交互式新闻体验层面进行尝试,除日常新闻推送之外,还设置了读故事、了解梗概和向机器人提问三个板块,极大的丰富了应用程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图4 Quartz新闻推荐对话界面

与此同时,国内互联网企业和主流媒体也逐渐将视角扩大到交互式应用的开发利用上。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一款通过对话形式讲新闻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下文”。它将内容以短文本、快节奏的方式呈现,通过挖掘兴趣点激发用户好奇心,凭借多元化设置为用户提供多角度、深领域的新闻内容。人工智能技术在拓宽新闻表达方式层面具有关键作用,未来新闻生产在注重内容质量的同时要从感官体验与情感认知层面进行逻辑构建,通过准确把握受众需求的转变方向,实现智能化传媒业态的深入变革与发展。

(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激发情感共鸣

当下,媒体传播已然进入“后真相”时代,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客观事实的影响力远不及情感诉求。因此,现阶段媒体生产、传播信息的最重要因素除了事实本身以外,情感和相关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近年来,AR 和VR 技术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应用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官和情感体验,通过营造第一视角使受众从新闻的“旁观者”转变为事件的“参与者”,增强新闻内容传播的感染力。

2015年纽约时报曾发布一个反映难民主题的VR 新闻纪录片《流离失所》,通过360 度全景带入方式让观众了解到战争中几名儿童的生存环境。VR 新闻凭借技术优势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这种报道方式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及的。再如2018年新华社借助AR 技术报道两会内容,在新闻客户端推出《AR 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福利》,用户通过点击页面下方的小新机器人,扫描身份证背面的国徽和长城图案便可阅读政府工作报告,领取相关福利。虚拟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官体验,还能依靠程序设置增强受众获取信息的娱乐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受众传达新闻内容的核心要义,依托情感触动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从而大大提升传播效果与影响力。

四、以人为本:智能化媒体成为必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智能科技的进步会逐渐威胁到人类本身。就新闻领域来说,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采编工作将会导致大量人员的失业,以算法和大数据为核心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可能会造成受众接收渠道和层面的不断缩窄,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为核心,数据是机器学习和处理问题的最重要依据,但大量数据在互联网流通,用户的隐私将受到极大威胁。

然而,面对众多质疑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人类社会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向前推进正是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创造。任何新技术在诞生之初其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与问题都是成正比出现的,但就如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到的观点一样:“客观世界自有其运行规律,科学技术可以决定世界发展的重大方向,但不会决定这些趋势会如何具体而微地渐进展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平衡其利弊为人类服务,如何将其与微观领域进行结合则是人类主导的事情。正如2016年英国标准协会在英国牛津郡的“社会机器人和AI”大会上发布的《机器人和机器系统的伦理设计和应用指南》中说的那样:“机器人的设计目的不应是专门或主要用来杀死或伤害人类;人类是负责任的主体,而不是机器人”。

人工智能技术从新闻生产、内容采集、信息分发以及受众体验等方面为传媒行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引发新的问题与挑战,但这并不会影响智能化媒体的发展进程。对此,新时代的企业与媒体工作者要顺应发展趋势,明确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预见未来、拥抱转变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人”的作用,通过人力与技术的协同共进为新闻业态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受众机器人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