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部破碎岩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8-04-20王维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3期
关键词:软岩型钢岩层

王维东

(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甘肃 酒泉 735000)

发展至今,我国中型以上矿山巷道锚杆支护率已经达到70%,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巷道锚杆支护技术体系,“锚网索喷+U型钢支架+注浆”的联合支护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破碎岩层巷道首选、安全、高效的支护方式,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矿井建设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1]。

1 案例分析

某金属矿山,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t/a,随着开采力度的增加,矿井深度逐年增加,截止目前,该矿山矿井深度已经达到-1200m,巷道内围岩包括:细砂岩密度为2.69kg·m-3,体积模量为23.45GPa,剪切模量为16.24GPa,泊松比为0.24;在粉砂岩密度为2.76kg·m-3,体积模量为14.68GPa,剪切模量为9.65GPa,泊松比为0.26;砂质泥岩密度为2.68kg·m-3,体积模量为9.65GPa,剪切模量为5.64GPa,泊松比为0.23。

2 深部破碎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开拓巷道原来采用的喷锚网支护方案为:锚杆直径为22mm,长度为2500mm,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索直径为24mm,长度为6300mm,间排距为1200mm×1200mm;喷浆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为90mm,金属网的直径为6mm,长度为1750mm,宽度为950mm,网片接茬为100mm;锚固剂的型号为Z2350,锚杆2卷,锚索4卷。此种支护方案已经难以满足具体需求,导致支护结构逐渐失稳损坏,难以有效控制深部破碎岩层巷道继续变形。导致巷道围岩难以维持基本稳定和安全的需求,在高应力的作用下,巷道再次发生失稳破坏。从10个测站、30个测试断面的围岩松动圈测试结果而言,该深部破碎岩层巷道围岩松动比较大,基本为3.0m~3.5m之间,局部达到5.0m~6.0m之间[2]。

3 深部破碎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

通常情况下,巷道在开挖前,深部岩体往往处于三向受力平衡状态,随着岩体开挖的不断深入,势必会破坏原先处于平衡状态的应力场,导致切向应力增加,或者径向应力减少。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支护处理,就会导致巷道围岩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如果岩体自身强度比较高,或者作用在岩体上的应力比较小时,则巷道属于安全巷道,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支护。

但当围岩局部区域应力超过围岩的最大限度临界值时,则会破坏围岩的整体性能。此时巷道周围围岩的应力明显降低,高应力逐渐从围岩表面向深部转移,经过适当调整后,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三向应力平衡状态,但会围岩的周围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破碎区,也被称之为围岩松动圈。到受到外力振动时,围岩松动圈会发生掉落或者坍塌,从而影响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性。

4 深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应用

4.1 锚网支护技术

为保证深度破碎岩层巷道的安全性,锚网支护锚杆采用高性能左旋无纵筋螺纹锚杆,钢型号为HRB500,具体规格为直径22mm,长2800mm,间排距控制为700mm×700mm,并采用2卷Z2865型树脂药卷加长锚固,为保证支护效果,锚固的程度要控制1.5m~2.0m之间,且锚固应力不能低于120kN,预紧力要达到100kN以上。托盘采用拱形高强度托盘,长度为2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15mm。托梁采用之间为14mm的高硬度螺纹钢焊接而成,钢筋网则采用直径为8mm的螺纹钢焊接而成,网孔长度控制在80m~100mm之间,宽度不得低于1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为避免裂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配合比要控制在1:2:2,掺入3%的速凝剂,第一层喷射的混凝土厚度要控制在50mm左右。

4.2 锚索和U型钢支架支护技术

图1 锚索与U36型钢支架结构

预应力锚索采用1×20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制作而成,直径为22mm,长度为6300mm,孔径控制在32mm左右,同样采用3卷Z2865型树脂药卷加长锚固。为最大限度上保证支护效果,锚索的预应力要控制在120kN以上,间排距为1400mm×1400mm,支架采用U36型钢制作而成,具体如图1所示,间排距要控制在700mm左右。

4.3 注浆支护技术

具体方法为:先进行预埋注浆管施工,间排距要控制在1.4m×1.4m。低压浅孔注浆管的直径为40mm,长度为1.0m,孔径为45mm,孔深为2.8m。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灰比在0.8~1.0之间,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以内,以确保喷浆层不发生开裂。水玻璃的掺量则要控制在水泥用量的3%左右。当浆液彻底凝固后,再进行高压深孔渗透注浆,采用直径为28mm的钻头进行扫孔,扫孔深度在5.0m,采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混凝土进行注浆,并掺入水泥量为0.7%的NF高效减水剂。

5 结语

就该案例而言,通过采用上述支护技术后,深部破碎岩层巷道顶、帮、底板移近量为3.45mm,满足实际标准要求,也就充分说明,采用“锚网索喷+U型钢支架+注浆”的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深部破碎岩层巷道的变形,确保巷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杨培忠.深部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J].矿山测量,2017,45(04):17-20.

[2]李世栋.深部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技术及其应用[J].矿山测量,2017,45(02):56-60.

猜你喜欢

软岩型钢岩层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爆破振动影响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隧道浅埋穿越松散破碎结构软岩设计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
型钢布设方式对型钢混凝土闸墩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
在相同埋深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结构分析
软岩中高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的分析及优化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市场低迷 兆通型钢逆市上扬
钒微合金化H型钢表面裂纹研究与控制
手持式乳化液压钻机在过地质构造岩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