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下商业步行街开发利用研究以郑州市德化商业步行街为例

2018-04-20刘贺

中华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步行街控制性商业

刘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病”:人口密度大、生活环境差、交通拥堵等。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将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对土地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也由地面向地下拓展,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对象主要分为建筑地块地下空间和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两大类。目前,建筑地块地下空间一般以“斑块”的形式出现。建筑地块间地下空间开发由于受开发主体、管理部门等不同条件约束,难以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集群效应及资源的高度共享。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主要以“廊带”形式出现,包括地下轨道交通、下穿立交、地下通道等。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仅可实现相对较小区域的地下资源共享。因此,只有建立多元开发形式,科学有效地融合建筑地块地下空间、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构建点、线、面、网的立体开发体系,才能实现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本文以郑州市德化地下商业步行街的开发为实例,阐述地下商业步行街的开发模式、布局形态,并对地下空间控制指标进行研究。

一、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以日本、美国、瑞士、挪威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从单一商业演变为融合多种城市功能设施的地下综合体;东京新宿车站地下空间通过密集的地下步行通道将多个轨道站点、火车站以及中央商务区连结在一起,形成地上地下相协调的大型交通枢纽及商业综合体。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城——蒙特利尔地下城,其地下步行街长达17公里,连接了周边的建筑、商店,丰富了市民活动,也为城市防灾提供便利条件。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建有长30公里、直径8米的共同沟,是平战结合的典范。

综观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主要可以总结为三类:结合人防建设;结合交通设施(地铁)建设;结合旧城有机更新、新城建设。

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较晚,较为成功的有上海人民广场、莘庄地铁站、上海静安寺广场、钱江新城地下空间等,其开发的模式也无非是上述三类。总体看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处于结合交通设施(地铁)建设阶段,而且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二、地下空间布局和形态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核心是将具备各种功能的地下空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城市地下空间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形态。

1.点状

点状地下空间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要素,是城市上部功能延伸后的最直接承担者,功能多为地下车库、人行通道以及仓储设施等。

2.辐射状

辐射状地下空间多以大型地下设施为核心,通过通道与周围地下空间相连。这种形态多用于地铁(换乘)站、城市中心广场等,可提升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益,在局部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下空间体系。

3.脊状

通过线状地下空间连通两侧点状地下空间,成为脊状地下空间。线状空间为地下商业街、地下车行道,点状空间多为两侧建筑下的商铺、停车库。

4.网络状

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通过各种交通线得以连通,形成以地下交通为骨架的地下空间网络系统。通常情况下,地铁是这一系统的骨架。

三、实例

1.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位于郑州市二七商圈,用地面积约9.0公顷。西侧为郑州市火车站、客运中心站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北侧为轨道交通1、3号线换乘站二七广场站,南侧为轨道交通6号线乔家门站。研究范围内分布有大量商场,商业氛围浓厚,其中德化商业街为百年老街;另外,还有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等历史文物,区域内文化积淀深厚。

2.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现状已经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较多,主要为火车站前广场、各大商场、二七宾馆地下空间及轨道交通站点(见图1)。现状地下空间的布局较分散独立,连通性差,且覆盖密度不均衡。在这种行人高密度的商业中心、铁路枢纽地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人车分离,保障行人安全,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是亟需解决的。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就需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更好地指导后期建设。

图1 现状地下空间分布图

本次规划中考虑通过以德化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为骨架,串联二七广场站、乔家门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并且在苑陵街、共建街、武英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最大程度连接及周边地块地下空间,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地下空间网络;在二七广场、大同路等重要节点处布局下沉式广场,形成地下空间商业综合体、开敞空间。

在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同时,启动相应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相互验证校核。通过对周边用地权属界定、近期改造情况等进行反复论证,进一步优化并调整规划界限以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

依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开发建设的实际,参考其他城市经验,创新制定郑州市地下商业步行街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将使用功能、地下空间开发边界、地下空间水平投影最大面积等确定为规定性指标;城市设计指引确定为引导性指标。具体方案及控制指标如图2、3所示。

图2 规划方案

图3 控制指标

四、结语

本文主要的创新方面为:

1.合理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形态,将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整合,确定了地下商业步行街开发模式。

2.创新制定了郑州市地下商业步行街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3.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编制,反复论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研究仍处于发展期,如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合理选择控制指标,更好地指导建设,需要在长期的实战经验中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步行街控制性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购买”快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问路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