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与实践指导

2018-04-19刘金程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导语生活化高中语文

摘要:当下,语文生活化成为语文课堂的潮流,是教师进行探索实践的一个发展方向。高中语文生活化的特点表现在关爱与尊重生命、开放性、体验性等,探索高中语文生活化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生活热点和学科前沿的掌握,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的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导语、创设生活化情境、布置与生活贴近的作业以及制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目标来实施高中语文的生活化,对高中语文教学有较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高中语文;生活化;特点;意义;实施策略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著名的观点:“生活即教育”,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观点。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育要从生活中获得。就目前高中的教学来说,由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校、老师、家长会不自觉地引向知识的获得,即以教材、分数为重点,即使新课标的实施背景下,语文的生活化仍然是个难题,而通过课本所接触和学习的语文知识显得生硬、枯燥、单调、机械,使得语文这门本来生动形象的学科变得没有那么有趣了。发现语文的有趣需要进行有益的尝试是试着让语文生活化,语文生活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中语文生活化的特点

(一)关爱与尊重生命。高中阶段处于个人发展的青春期阶段,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从生命视角来看,语文所包含的听、说、读、写等都具有鲜活的生命,高中语文教学理应尊重生命,歌颂生命。就目前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实施以及评价来看,都渗透着对人性的关爱。而语文的生活化正是对关爱生命的最好诠释。语文生活化主张尊重生命的独特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与个人及学科的快乐。

(二)开放性。语文只有开放才有活力,在实施语文生活化的的同时,要从大的人文环境与教学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人文环境是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在语文生活化的教学当中,人文环境非常重要,在相对宽松的对话空间中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之话语”,这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教师在语文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赞赏、鼓励、合作,使学生能够拥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愉悦心情来完成语文课程的学习。

(三)体验性。语文生活化的宗旨是与生活靠拢,即将所学的内容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一些很难与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常常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而表现出来。故高中语文生活化所追求的是知识内容的生活化,在生活中去学习更能通过具体的感知、直觉来体验。这样所学的内容就有了生命,个人对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加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学来的知识才牢固,进一步讲,可以活学活用。

二、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现代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将来的升学考试,还需要实践去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后能达到活学活用。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探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多个视角,如心理、情感、人生观与世界观等去认识世界,在给与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关注生活热点,增强学科的前沿性。生活化的高中语文教学倾向能了解许多生活中的热点,而这些热点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时就能积累大量素材。如现今流行的广告语,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广告台词,可以培养学生增加对词语的敏感。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太多的生活方式,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来学习语文知识,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来拓展语文的广度和深度。

三、促进高中语文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导语生活化的引入,增加趣味性。一堂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提起学生兴趣的敲门砖。导语运用好的话,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提起来,继而集中注意力去听讲,还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课堂的教学也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在导语中加入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元素可以迅速使学生获得亲切感,对后续的教学有指导作用。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在导语中可以设计成想象自己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与作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进行对比和总结,来加深背影的认识:浓浓的父爱。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促进学习。语文小到一个具体的词大到一篇小说,都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都能使学生在看到内容时,激发出相应的人文情感与关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合适的生活化情境从中感受到的一切体验,选择真善美的东西,摒弃假恶丑的东西,以实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将诗中的具体物象进行较为深入的解答,而这些有形的意象正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事物,以有形的物象来表达无形的人格与个性,通过对一般物象的了解,自然转入抽象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性的作业,从生活中找素材。在作业的布置环节,还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带有实践性性质的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这就是所谓的学中做、做中学的启示。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及语文学习所积累的情感体验分析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又可以借助实践,印证及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实现知识学习及知识应用的良性循环

(四)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活化。语文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活的思想,应该给予每一篇课文生命。语文课堂的学习是语言的学习,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化,语言是组成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而语言是生活中焦急和社会往来的必要方式。语文教学目标除了着眼于实际运用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受到优秀传统文学的熏陶,拥有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想真正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化,那么老师就要从教育理念上开始解放,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把文章和课文读出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化意识。

结语:

语文生活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首先有生活化的观念,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生活化的尝试,进行具体化实践。使语文课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学与做的结合能力。从大方面讲,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拘泥于知识的多少而是知识的转化所带来的经济的增长。从高中语文这一小的学科来看,生活化的探索,不仅使高中语文生动、有趣,还能将学到的东西活用,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楠.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7年12期.

[2].梁敏庆.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23期.

[3].张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探讨[J].课外语文,2018年1期.

[4].王光佑.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7年5期.

作者简介:刘金程(1986—)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本科学历,现为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导语生活化高中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