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2018-04-19黄仪梅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管理

黄仪梅

班级管理是一份工作繁杂且极富挑战力的工作。现如今,班主任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诸多方面,单就对班主任的到岗到位的要求和每天都有要跟进落实的具体事务就令许多教师望而却步,更别提时刻都会惦记着班上学生的到位和安全等问题。的确,班主任虽“小”,但责任重“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关系之一:实与虚

班级管理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现阶段工作,又要求班主任能着眼未来,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即班主任工作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有情绪波动,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并及时找他谈心与交流;学生的晨跑和课间跑操中,班主任要经常跟跑;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通过网络和刊物等加强班级管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目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用自己的经验和创新去进一步实践、探索和总结。

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系之二:管与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则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安排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学生的考勤和纪律、卫生打扫、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关系之三:严与宽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心情压抑、学生易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系之四:堵与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班上出现不跑操、升起不穿校服、躲在厕所抽烟或早恋等问题时,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的不合校规校纪行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可以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某种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必要的、有效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问题出现后仅仅靠“堵”是不行的。一味用“堵”的方式,其不利有二: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也会不少,可谓暗流涌动。

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让学生增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做好“导”的工作,我想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即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榜样、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来激励学生不断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要指导学生怎样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不同方式,其效果会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和“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最佳。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它都有的定位,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应与时俱进,上述四个关系也是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之谈,如果能驾驭好它们,相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管理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