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困生数学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2018-04-19余日生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困难学困生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学困生在课堂的表现很令老师失望,上课要么伏桌睡觉,要么开玩笑,无视教师的讲课,老师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几乎难于上青天,作为老师有责任、义务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学困生;困难;对策

本人经过观察,与学生了解,思考分析后,得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这一教学困难局面:

原因一: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双基不牢,上了高中,连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都解不清楚。怎么能理解高中数学呢?

原因二:很大一部分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创业,学生成了留守少年,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管教,缺乏爱的教育,心灵的安慰、滋养,时间久了,学生为人冷漠,对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成了性情古怪之人,怎么会想读好数学呢?

原因三:如今独生子女多,父辈大都受尽苦难,家长溺爱心理偏重,不想让子女受苦,孩子有什么要求,做家长的尽量满足其要求,无教育子女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养成随意迟到、旷课无所谓的毛病。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与教研组本组成员讨论,根据有关教育理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有力对策方可转变教学困难局面。

对策一:重视课前、课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情是心灵的钥匙,受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数学课的教学获得成功,古语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课余时间常与学生一道打打球,谈谈心,游戏娱乐,积极帮助困难学生,尤其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让其知道父母创业的艰辛,同时告知这部分家长,要求其应与孩子每周至少通一次电话,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温暖。另外课堂上结合教学应多一些鼓励、激励的言语,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分担他们的忧虑,分享他们解题成功的快乐。

对策二:重视对学生人生观的健康教育。

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做人的价值,必须灌输积极的人生观;人生在世,只有不断地追求,奉献,生命才会焕发出光彩,价值才能有所体现,要想奉献社会,不是简单的“学雷锋”,而应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使之成为有用之才,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家人、社会有报恩之心,积极向上,社会才会和谐,自古以来人才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学习,具体做法:经常利用课余几分钟时间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成长史、挫折史,使之得到启迪,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对策三:降低教学难度与考试要求,让他们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教育理论认为:只有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才能采到“苹果”,这才能算成功的教学,由于我校与一中相比学生基础差、能力弱、综合素质不强,因此不管在平常的例子教学,还是习题选练中,均应删除难度较大的,讲的例子、练的习题均基础,每次的月考卷及五校联考命题的半期卷的试题均为95%的基础,这样学生学起来能达到目的,同样这种教学也符合高考要求,细心的老师发现从2004年我省自主命题以来,试卷变基础了,简单了,除选择题第12题,填空题第16题外其余相对简单多了,解答题17、18、19、20题均为有希望拿到高分的题,21、22两题的第1步也是基础的,实践证明,我校高中数学组这种抓基础、抓基本能力的做法完全可以适应高考要求,是成功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完全有可能达到预想要求。

对策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抓好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高中新课改后,由于每个学期学生至少要学两本书,显然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一般来说在一中上一节课完成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讲须要1~2节课,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对于我校的学生应该也一样有潜力可挖,新课程的编写几乎每节均有好的亲和力,自然,让学生预习,解决好浅显问题,自学时可让学生单独解决也可小组合作讨论,对于不理解的,等到老师上课讲解时,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笔记,课后再思考、分析,老师上课也不必面面俱到,只需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课堂效率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自学能力自然提高,学法有了改进;预习的习惯也养成了。

对策五:课堂上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应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创造性学习的时空环境。而给学生自由宽松环境的主动权就在于教师,这也是体现教师主导性发挥的一个因素。如在复习三角函数时,我精选好2例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题目,让学生要“跳起来”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1函数y=A(sinωx+φ)(ω>0,|φ|<π2,x∈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

例2已知α,β∈3π4,π,sin(α+β)=-35,sinβ-π4=1213,则cos(α+π4)=。

前者必须应用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后者应用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等,还需利用“角变换”思维,教师重点讲学生糊涂的地方,略讲学生会的地方,这种恰到好处的点拨,真正做到精讲,期间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体会到了成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明确了自己不足之处,发展方向。因而让课堂充满生机,课堂效果自然好。

总之,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肤浅到认识深刻的不断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转变差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成绩,教师还须不断探究。

作者简介:余日生,福建省三明市,水南中学。

猜你喜欢

困难学困生对策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诊错因 知对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