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尺一心”筑坦途

2018-04-19赵廷虎

当代党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峰高养路卷尺

赵廷虎

2017年12月29日,荣昌区峰高街道五马村。

天气寒冷,晨雾给村子罩上一层白纱。

峰高街道公路建设负责人郑光勇,一大早就赶到村里的修路工地。

“磨子凼公路快要完工了,这两天正是关键期,松懈不得。”郑光勇说。

现场,搅拌车正朝路面倾吐混凝土,几名工人跟在车后干得热火朝天。

郑光勇则站在车前,解开黑色夹袄,掏出一把用得很旧的卷尺。

走到刚压实的水泥路面旁,郑光勇蹲下身子,扯开卷尺俯下身,开始测量混凝土预填磨板。

承建方项目负责人谭明龙紧随其后,一脸紧张地介绍着情况。

量完磨板,郑光勇一声不吭,又拉开卷尺量起路宽来。

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后,郑光勇双眉终于舒展:“磨板高度22公分,路宽450公分,谭老板,你们整得比规划尺寸还严实啊。”

“哪个敢‘麻你哟。”闻言,谭明龙如卸千斤重负。

凭借“手中一把卷尺,心中一把戒尺”,长期奔忙在乡镇公路建设一线的郑光勇,为峰高街道铺就出条条坦途。

一把卷尺:“不该花的钱,多花一分都是浪费!”

2016年5月底的一天,荣昌区峰高街道东湖社区。

这天一大早,郑光勇和同事就来到一条毛坯路旁。

重庆某建筑公司项目负责人邓中泽早已等候在此,道路两旁还聚集了不少村民。

原来,新规划的盐井路开工在即,这天正是最终勘察定案的日子。

沿毛坯路一路走来,郑光勇对照设计方案一点一点“扣现场”,提出诸多简化施工建议,邓中泽渐渐面露不悦。

当行至东湖六社鱼塘段时,两人竟争吵了起来。

原来,此处地势低洼,道路两旁没有排水沟,导致路基浸泡在水中。

“这段路肯定要整段更换路基,不然施工难度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邓中泽说。

郑光勇却并不作答,而是拿出卷尺测量了一番,又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随即埋头在记事本上计算了起来。

“这段路比较长,挖填方差不多有6000立方米,要增加约6万元的成本,肯定不得行。”

“规划方案总计挖填方有14000立方米,又没超标,再说钱又不是你出的,你操啥子心?”

“谁来出钱都不能乱花啊。不该花的钱,多花一分都是浪费。再说,这段路基还可以利用。”

“那你说咋办?耽误工期你自己负责!”说罢,邓中泽已是怒目圆睁。

郑光勇却毫不示弱:“首先,建好排水沟,把淤泥和积水排出去;然后,依靠接下来几天的太阳晒干路基,再做修补;最后申请检测,达标就继续动工,不达标,我就去申请延期施工,按你们的方案办。”

邓中泽闻言,只好作罢。几天之后,郑光勇的方案顺利实施。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6万元。

“这几年,郑光勇主持修建的10条公路,有9条造价低于中标合同价,共节省资金148万元。这些全都是靠他一把卷尺一米一米地量,一点一点地‘抠出来的,好多项目负责人都怕他。”峰高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政法委书记于道彬说。

“我也不是故意要卡谁,峰高的公路本来就有一定基础,因此规划设计时由于资金限制一般不做地勘,所以每条公路建设之前,我都要去测量、放线。”郑光勇说,“那些本可利用的路基挖了重填,岂不是浪费吗?”

一把“戒尺”:“公路出了问题,我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

“修路省出这么多钱,质量有保障吗?”曾有不少人这么问。

从区交委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得出的检测结论来看,郑光勇主持修建的公路不仅省钱,工程质量也在全区“冒尖”。

“这样物美价廉的工程,完全得益于郑光勇细致、严格的工作态度。”荣昌区交委主任彭文树说。

2017年10月初,郑光勇还为修路发过一次脾气。

当时,峰高街道凤凰村新建的八角路完工,准备交付。

郑光勇和同事金平伟一同前往验收。

测量完路基厚度和路面宽度,郑光勇转身正想检查路面平整度时,不小心碰掉了安全防护栏上的一块油漆。

这引起了郑光勇的警觉。

郑光勇伸出手指一抠,油漆就顺着手指掉落下来,再一看颜色,也跟之前验收的合格护栏有差异。

而这些护栏就建在悬崖边上,是阻挡过路车辆坠落悬崖的屏障。

“这恐怕是刷漆翻新过的不合格产品。”郑光勇一脸焦虑地告诉金平伟。

两人当即请来区交委专业人士做技术鉴定,最终证实了郑光勇的猜疑。

郑光勇顿时火上心头,一个电话叫来了项目负责人。

现场,郑光勇指着项目负责人劈头盖脸数落过去:“我们在临崖临水的地方设计安全护栏就是为了救命,万一出了事,你良心过得去吗?要命的钱你也赚得安心?”

听罢,该负责人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承诺整改。

接下來两周时间,郑光勇天天起早摸黑跑现场,直到整改结束才罢休。

“郑光勇修路就是有股犟脾气,砌的堡坎有空心,就全部拆了重砌;嵌铺片石不合规范,就全部返工重铺……只要涉及工程质量问题,就毫无通融的可能。”于道彬说。

对此,郑光勇却说:“乡亲们的利益,为人做事的原则底线是抵在我心口的一把‘戒尺,新建的公路出了安全质量问题,我怎么对得起父老乡亲?”

一颗恒心:“修路难,养路更难,但再难都要想办法解决!”

其实,在主持修路的同时,郑光勇还承担着“养路人”的角色。

为此,郑光勇曾担过不少惊,也操过不少心。

2012年8月初,荣昌境内阴雨不断。

汇集的雨水携泥带石从山沟奔腾而下,导致云教村新修的峰云路转龙桥段涵洞堵塞,冲毁了路基挡墙。

公路断道,云教村客车停运,村民困守山中,只能借小道通行。

由于缺乏养路队伍和养路措施,整整花了20天,峰高街道再次打通峰云路,引得村民抱怨连连。

事后,峰高街道在研究养路对策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本来想把公路养护外包给专业公司,但奈何修路都没钱,更别提拿钱养路了。”峰高街道党工委书记何逸说。

看着好不容易修起来的公路因为缺乏养护,导致排水沟淤塞、指示牌倾倒等问题频现,郑光勇坐不住了。

“我修路管路这么多年,跟沿线各村村民都很熟,只要有一颗恒心,就能说服他们参与进来。”郑光勇说。

此后,郑光勇不停往村子里跑,动员了一批热心肠、有技术的村民,组建起一支养路队伍。同时,郑光勇制定了“每季度一次考核、每月两次巡查”等一系列养路制度,并严格执行。

这支队伍在郑光勇的带领下,穿梭在公路上排险除障,发挥了奇效。

2014年9月,峰高街道峨眉村峰五路突发山体滑坡,近20米道路被堵塞。

养路工人陈仕银第一时间把险情报告给了郑光勇。

郑光勇迅速调集所有养路工人参与抢险,为大型机械进场清理做准备,仅花一天时间即排除了险情,丝毫不逊色于专业养路公司的抢险速度。

一颗恒心造就一支“铁军”,有了这支养路队伍,峰高街道仅用少量资金,就维持了农村公路的通畅。

同样因为这颗恒心,2015年,郑光勇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峰高养路卷尺
为大树量身商
老君山
许庆贤
陈初良
卷尺的4个秘密
川藏养路人:以路为业薪火相传
登东达山
带铅笔芯的卷尺
“养路铁人”金宝林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