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党建与发展“奏鸣曲”
2018-04-19赵廷虎吴婧
赵廷虎 吴婧
2017年12月7日,城口县葛城街道大南门党群服务站。
葛城街道专职文化工作者谢盼正在站内图书阅览室整理上架书籍。
在谢盼身旁,几位市民正在专心致志地“啃”着书本。
站内还设有电子阅览室和活动室,供市民上网和开展活动。
然而从外面看,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站竟然建在一座城楼的景观亭内。
“城口现在正处在城市建设攻坚期,活动阵地较为缺乏,这是我們借用县市政园林局的场地搭建的党群服务阵地,类似的阵地还有好几个。”城口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国玖说。
“巧借资源建阵地”只是城口县开展城市党建的亮点之一。
推动“多网合一”、建立“三大清单”、促进“共建共治”……城口正在谱写一曲城市党建与社区发展和谐并进的“奏鸣曲”。
“多网合一”强治理
——推动城市社区综合网格“一网化”管理,破解社区网格化治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重叠错位”等难题,提高社区工作效率。
2017年9月27日下午3点,城口县葛城街道凤凰社区会议室。
“凤凰社区网格单位联席会议”正在进行。
会议现场,社区13个网格单位负责人全部列席。
“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商讨社区庆中秋的相关事宜。”凤凰社区党支部书记伍波说道。
“建议在节前开展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各单位应当组织一批党员干部慰问一下网格内的困难群众。”
…………
现场,县检察院等网格单位相继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久后,各网格单位即在各自网格内开展环境整治、慰问群众等活动。
“要是放在以前,我们要一个网格一个网格跑个遍,才能把任务分解下去。”伍波说。
伍波何出此言?
原来,在2017年之前,城口县各社区的网格划分是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由相应牵头单位按各自工作实际划分的,存在“各自为阵、资源分配不平均、网格重叠错位”等问题。
“社区平时开展工作,需要多头对接,划分进来的网格单位也被多头管理,要在多个社区开展工作,作用相对分散。”陈国玖说。
针对这一问题,城口在全县城市社区推行综合网格“一网化”管理。
所谓“一网化”管理,就是各社区根据地域特征划分为相对均等的网格,县委、县政府统筹调度全县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均衡分配至各网格中并固定下来。而固定在网格的单位负责网格内的所有工作事项,每个社区还配置了综合联系领导进行对接,从而实现“一网化”管理。
“就拿我们社区庆中秋来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就可以把多种任务分解下去,各单位在负责网格内对应开展工作就行了,效率提高了不少。”伍波说。
“三大清单”惠民生
——通过建立“三大清单”,有效对接居民需求和社会资源,补充社区服务项目,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2017年6月的一天,城口县复兴街道太和社区办公室。
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秀平正在整理文件,居民陈凯突然找上了门:“陈书记,我家两个娃儿马上要期末考试了,社区能不能帮忙找人辅导一下娃儿的功课?”
“太和社区以廉租房小区为主,进城务工人员多,许多居民都有孩子的托管和功课辅导需求。”张秀平说。
面对陈凯的请求,张秀平应了下来,认真细致地记录在了工作本上。
不久之后,“太和社区急需儿童辅导课堂”被列入需求清单,上传到了街道。
“其实社区曾短暂开办过公益课堂,也曾召集过网格单位协调解决问题,然而收效甚微。”张秀平说。
社区能力有限,如何实现社区居民需求和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成了摆在城口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我们在全县建立了‘需求、资源、项目三大清单。”陈国玖说。
所谓“三大清单”,一是社区通过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二是通过自报自荐和摸底排查等方式,梳理出全县各级各单位可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形成“资源清单”;三是由责任单位负责对接“需求”和“资源”,明确落实方式,形成“项目清单”,并反馈给社区。
太和社区上传需求清单后,复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施健立即对照资源清单,明确“城口县妇联可提供关爱特殊群体、儿童、妇女的公共服务项目”。
复兴街道立即与县妇联进行对接,“太和社区四点半课堂”正式立项落地。
“我们重启了太和社区原有的公益课堂,设置为‘四点半课堂,并组织社区干部外出培训,号召社区妇联执行委员参与课堂建设。”城口县妇联副主席谭熙说。
此外,县妇联还协调“巴山巧媳妇”志愿服务组织对“四点半课堂”进行帮扶支援,并申请“市级留守儿童关爱示范点”,争取建设经费。
现在,“四点半课堂”已成为太和社区服务居民需求的一大品牌。
“共建共治”谐邻里
——撬动各方力量,成立“共建基金”,引导辖区单位,参与小区治理,破解老旧院落“三无”难题。
2017年4月的一天,葛城街道桂花井社区农发小区。
早上9点,农发小区二十多位业主聚集在院坝内,召开业主大会。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就是要商量一下小区智能停车升降杆的维修方案。”农发小区住宅管理委员会主任颜凯抛出了问题。
“住委会有初步方案吗?”现场,有业主提问。
“升降杆基本无法修复,需要整体更换,我们联系了厂家,预计要花费5000元左右。”颜凯说。
“我们小区没得大修基金,每户均摊的话,要出不少钱呢!”现场,业主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原来,农发小区属于“无产权单位、无物业管理、无大修基金”的老旧“三无”院落,居民又多以退休老人为主,收入水平低。而这样的楼院在城口还不少。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先前就启动了‘老旧院落改造计划,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联合各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出资,对老旧院落进行了设施改造。”陈国玖说。
改造完后,老旧楼院焕然一新,然而由于缺乏大修基金,后期维护却成了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城口县委、县政府在桂花井社区试点成立了“共建基金”。
“共建基金的启动资金为10万元,由社区11个网格单位资助,后期通过社区自筹、经费资助和慈善募集等方式,继续做大基金池。”桂花井社区党支部书记袁朝勇说。
同时,为了畅通基金运作,各出资单位还联合成立了基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基金的运转,小区申请项目的评审和配额比例,以及监督基金的使用情况。
农发小区升降杆维修项目经申请后,顺利拿到了3000元配套基金,小区居民自筹了2000元,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在滨河社区等地,我们还尝试将老旧楼院的公共事务划分给各单位,由责任单位和小区住委会共同参与小区治理,达到‘共治的目的。”陈国玖说。
“共建共治”逐渐成为城口县破解老旧楼院难题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