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的“头号公敌”
2018-04-19王笑
王笑
提到“食源性疾病”大多数人都会感觉有些陌生,而提到“闹肚子”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说的吃出病了、闹肚子了、食物中毒了,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吃了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所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就是“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通过摄入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食源性疾病不仅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此种疾病还可能有神经科、妇科、免疫科等其他症状。摄入被污染食品,也有可能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发癌症,从而造成残疾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12月发布了全球首份针对食源性疾病负担的全面估算报告,根据估算的最低值显示,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而生病,并进而导致42万人死亡。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五岁以下儿童所面临的风险尤为严峻。请注意,这仅仅是估算的最低值,所以,请不要忽视这个“无形的敌人”“看不见的幽灵”——食源性疾病,它正悄悄地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食品安全的“头号公敌”。
食源性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其按致病因子的不同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食源性疾病等六类。夏季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兴风作浪”的大好时机,自然也就成了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
食源性疾病的出現,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是微生物作用。高温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等致病菌的生长代谢都可能会引发食源性疾病。二是自身酶解与氧化反应。食物成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导致食品变质。鱼、肉、藻类、果蔬等食物在温度较高时,易发生酶促或非酶促的氧化及降解反应,引起富含脂肪的食品酸败并伴随产生刺激性或酸败臭味。三是虫媒因素。夏季蚊虫、苍蝇、蟑螂等害虫滋生繁殖迅速,携带着大量致病菌,与食物接触而污染食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当然,大家也不要对食源性疾病产生畏惧心理,因为并不是吃了细菌、病毒或者生物性毒素,就必然会生病,这与摄入量的多少、人体抵抗力的强弱等因素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想远离食源性疾病,那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把“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还请牢记食品安全的五条黄金原则:一、保持清洁。拿食品前和准备食品期间要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二、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三、安全煮熟。食物要热透、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食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