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
2018-04-19海丹青
海丹青
在营口市养老院亲情部部长陈晓艳的案头,放着一本泛黄的《老年人心理学》,她常常在午夜加班的间隙,翻开来看一看。因为她知道,照顾老人,光有行动不行,还要和老人们交心。
2007年,37岁的陈晓艳初到营口市养老院工作,由于工作强度大,父亲并不太赞成:“这么累的工作你能受得了吗?”面对父亲的担忧,陈晓艳十分平静,她轻抚着父亲的后背宽慰道:“爸,没事儿,您别担心。”
然而养老院的工作远非陈晓艳说的那样轻松。除了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外,护理员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甚至忍受老人们无缘无故的打骂。养老院里的张大爷因为患有小脑萎缩,常常神志不清。一次,陈晓艳在为张大爷喂饭时,老人突然给了她一巴掌,陈晓艳手中的饭碗被打掉了,汤汤水水洒了一地,溅在她的脸上、身上。她没有生气,反而柔声安抚张大爷,让他平静下来。可是,没过一会儿,又是一个巴掌,还加上了厉声呵斥。陈晓艳依旧面带微笑安抚着老人。几分钟后,当其他护理员和班组长闻讯赶来时,张大爷已经在陈晓艳的安抚下恢复了平静,而陈晓艳的脸上却留下了红肿的掌印。面对同事们关切的眼神,陈晓艳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麻烦再帮我给大爷盛一碗饭吧,我这边走不开,他情绪不稳定……”
十几年里,这样的事,陈晓艳经历得太多太多,她已习以为常。她说:“我把这些老人当作父母,父母对儿女发点脾气,算不得什么。”她爱这些不是父母的“父母”,可是,心底深处,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对她挚爱的家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陈晓艳却常怀愧疚之情。翻开陈晓艳的日记,扉页上写着:“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短短的一行字,蕴含的是陈晓艳割舍不去的记忆。
2012年,陈晓艳的父亲病逝。病危的时候,父亲拉着从工作岗位上匆匆赶回来的陈晓艳的手,眼角湿润了:“你来了,你到底还是来了……”因为忙于工作而疏于照顾父亲,成为陈晓艳一生无法抹去的愧疚。父亲患病的几年时间里,忙碌的陈晓艳悉心照顾父亲的日子屈指可数,有时甚至一个工作上的电话,就把她从父亲的身边叫走了。而在养老院,陈晓艳却因为照顾老人耐心、细致、周到,成为老人们离不开的“好闺女”,有些老人甚至到了“陈晓艳不来就不吃饭”的程度。养老院有众多患病老人,谁几点吃药,谁每天必须做哪些运动,谁爱看哪个频道的节目,谁喜欢每天听故事、做理療,陈晓艳都了然于胸。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十余载无私奉献、辛勤付出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不懈的追求和赤诚之心。辽宁省劳动模范、营口市劳动模范、营口市十佳养老护理员、营口好人·最美人物……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陈晓艳淡然处之。做好本职工作,真诚为养老院的老人服务,是她不变的情怀。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不是父母,亦如父母。愿我是您暗夜之灯、雨中之伞,陪伴您度过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