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彬“小砌匠”登上大舞台
2018-04-19郝涛
郝涛
作为本次全国两会最年轻的“95后”代表之一,22岁的邹彬这位来自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的项目质量管理员,已经记不清见过了多少家媒体。
1995出生的他,履历有着与同年龄人不一样的熠熠生辉:2014年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组零的突破;2015年获得大洋洲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银牌、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获得湖南省2016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砌筑工决赛第一名等奖项;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3月11日晚,本刊记者走进了湖南代表团位于京西宾馆的驻地。短发,小个子,身着西装,普通话带有较浓的湖南乡音,不说话时沉着内敛,全身散发更多的是高级技工的踏实和稳重。
接下来,邹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赶上了好时候,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每天重复做同一件工作,只要做好了,同样值得尊重。”
幸运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1月29日,当同事将邹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消息截图发到单位微信群时,激动之余的邹彬感到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履好职,如何代表广大的农民工兄弟,为他们发声。
“得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我只给父母以及姐姐打了电话,告知了这一消息。”邹彬介绍,电话中,家人只是简短地恭喜了一下,便叮嘱他更应该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不负代表这一光荣的身份。
来北京开会前,只有老家附近的邻居以及单位同事知道这事,在邹彬看来,全国人大代表只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另一个起点,没什么可大肆炫耀,大张旗鼓宣传的,五年的履职路,自己要静下心来,从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此来不断充实自我。
而对于湖南团最年轻的代表这一标签,邹彬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更是一種鞭策。激励自己做得更好,鞭策自己时时刻刻以代表的标尺来严格要求自己。
虽然脸上稚气未消,但邹彬的双手,有着与他的年纪不符的粗糙,手指也略显变形,这是7年多砌墙工作留给他的印记。
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栗山村的邹彬,曾是村里众多留守儿童之一。初中时,邹彬辍学,被父母带到了工地上。邹彬一家,从爷爷辈起就做泥工,父亲、两位叔父、舅舅都是村里的老砌筑师傅。他到城里时,他的父辈,常在一个工地上做砌筑工。学砌墙,成了邹彬顺理成章的选择。
14岁到19岁,邹彬和家人辗转了无数个工地,短的半个月,长的也不过3个月。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脏活、累活,邹彬都肯干。得空的时候,邹彬还总跑到老师傅身边“帮忙”,偷偷学着老师傅的手艺,背着师傅就会操起泥刀。
一天,一位老师傅回到工场时发现自己未砌完的那面墙凭空地高出了一米多,而且砌筑质量并不比自己差!细问之下得知是邹彬“杰作”。从此邹彬便与泥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面12平方米的墙,其他工友们得花一天的时间砌好,他只要半天。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砌的墙横纵两向的缝隙都能控制在1厘米的标准以内,砖面清清澈澈不沾水泥。”邹彬曾经所在的砌筑队老板周朝阳如此评价,谁也没想到,小小的泥刀到了邹彬手里,就被他玩出了新境界。
从农民工到“网红明星”
正是基于邹彬娴熟的技术,2014年4月,在中建五局举办的“超英杯”砌筑和瓷砖贴面技能比赛中,邹彬脱颖而出获得砌筑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7月,邹彬代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全国选拔赛,并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
邹彬勤学好问,开始了每天“魔鬼式”训练。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再到晚饭后的3个小时,邹彬的日程安排总是满满当当,从理论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训练、从体能训练到脑力训练,每项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节假日也不例外。而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邹彬都是在对照图纸,将一堵墙砌了拆、拆了砌。他说:比赛是按图纸砌墙,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对齐、细节等五个方面都有严苛的数据要求,完成的产品,与其说是一堵墙,还不如称之为“艺术品”。
为了弥补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邹彬主动要求进入中建五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习,学校专门为他安排数学和识图老师“开小灶”指导,为他量身编制各种顺口溜,加强理解和背诵。除规定的“集训”外,邹彬还经常自我加压,延长训练时间。陪练徐贝贝介绍,有时候邹彬做梦都在背诵理论知识,甚至隔几分钟还会冒出一串公式。
从几何图形都分辨不出的他,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邹彬说:“我读书少,看图、测算对我来说都是非常费劲的事。成绩的取得,感谢老师和教练的‘引路作用。”担任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的教练兼评委周果林曾说:“邹彬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这在比赛中至关重要。”
付出就有收获。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邹彬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当邹彬的事迹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直至走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他的亲戚朋友,尤其是当年学校的同学都惊呆了:一个数学成绩常常个位数的“学习困难户”一下子成了“网红明星”,大家纷纷通过电话、QQ等方式向邹彬表示祝贺。邹彬会淡淡地笑着说:非常感谢我的“娘家”中建五局、中国建筑给我展示的舞台。如果不是内部技能比赛,我可能永远都只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泥瓦匠。
“小砌匠”邹彬创业工作室
2017年,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为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创业激情,鼓励“工匠精神”,成立了以名字命名的“‘小砌匠邹彬创业工作室”,由其担任工作室组长,带动全员提高工程品质。
在湖南电视台金鹰前广场改造项目中,邹彬与项目团队一起赴北京、上海、杭州等优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实地感受,学习细部做法。同时,参与各类面对面的专家交流会,找出项目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通过这种认知学习——修改——深入学习——再修改——现场交流——深度优化,反反复复推敲,来来回回琢磨,用时3个月,团队终于完成清水混凝土墙施工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优质选材、技术交底、样板引路等工序,做出的结果让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惊叹:堪比德国施工水准的精品工程!
2016年5月,由于工作中的出色表现,邹彬被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破格录取为派遣员工,从事砌体质量管理工作。从不太愿意跟人提起砌墙这个行业到现在邹彬能自豪地说,他是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一名普通的砌体质量员,他很感激这个崇尚“工匠精神”的时代,感激中建五局、中国建筑这个大家庭。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两会的邹彬带来了自己的建议。其中一个建议就是希望企业构建产业工人的培养体系,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真正更好的结合起来。
“我在建筑工人这个群体里,算是比较幸运的。如果没有参加培训,没有企业的培养,可能我现在依然是一名到处跑、找活干的普通砌墙工。”邹彬说道。他希望企业在努力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产业工人,鼓励学技术、提技能的良好氛围,造就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产业大军。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在加强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的同时,能够完善建筑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邹彬希望全社会都关注到建筑工人这一群体,“我是农民工,我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人,只要肯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