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骶管与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效果比较
2018-04-19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5)
腰椎管狭窄症诱发的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长期腿痛、腰痛及间歇性跛行等[1]。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男性群体发病率高于女性,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多选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该病患者,通过减轻神经根压迫及软组织水肿症状而提高临床疗效,取得了一定效果[2,3]。硬膜外注射是糖皮质激素常用给药方法,该措施可准确将药物定位于病变神经根范围,以此提高病变部位组织药物浓度,同时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临床对经骶管及椎间孔给药的应用效果尚存在一定争议[4,5]。本研究选取62例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通过分组,探究经骶管与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62例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42~74岁,平均(58.28±6.15)岁;病程3个月~6.9年,平均(4.13±1.06)年。研究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1~75岁,平均(58.33±6.20)岁;病程5个月~7.1年,平均(4.17±1.10)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正规非激素类药物治疗无效;股神经牵拉试验或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呈阳性;伴神经根性腿痛表现;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腰椎骨转移瘤及腰椎管肿瘤者;先天性椎管狭窄,且椎体滑脱II度或II度以上者;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经骶骨注射糖皮质激素,取俯卧位,选用7号短针于两侧骶角间骶骨裂孔部位与皮肤呈约45°角进行穿刺,穿透骶尾韧带时以20.0 mL注射器抽取5.0~10.0mL 2%利多卡因(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930)、2.0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12)+0.9%氯化钠注射液(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715)至20.0 mL,于3 min内注射完毕。
1.3.2研究组经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取俯卧位,于腰椎间盘突出处棘突旁开10.0~12.0 cm处,针道方向和冠状位呈25°~30°角,轴位上平行于椎间隙,以18号长穿针推至对应“安全三角区”,于侧向及前后向经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穿刺针处于正确位置,注入1.0~2.0 mL碘海醇注射液,抽取1.0 mL 1%利多卡因注射液与1.0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4个月后进行随访。
1.4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功能改善率与疼痛缓解率。
1.5 评定标准
疼痛程度评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强;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量表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0%以上即为疼痛缓解;ODI指数评分降低15分以上即为功能改善[6]。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评分变化情况
经治疗,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评分变化情况 分
2.2 两组功能改善率与疼痛缓解率对比
研究组功能改善率(80.65%)及疼痛缓解率(74.19%)均高于对照组(45.16%、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突出椎间盘、增生骨质及增厚黄韧带极易压迫脊神经根和硬膜囊腔,致使脊神经膜和硬膜囊出现粘连、增生、变性、渗出及充血等一系列无菌性炎症反应,当其对神经根产生刺激性作用时可引发坐骨神经痛[7]。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治疗措施较多,包括外科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等,外科手术虽可取得一定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但手术属侵袭操作,极易对病变周边器官与组织产生损伤,对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且医疗费用较高,因此药物治疗成为多数患者首选治疗措施。
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在坐骨神经痛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广,虽存在疼痛复发及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弊端,但仍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案。经骶管注射与经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较为常用,其中经骶管注射主要是经骶裂孔注入一定剂量治疗药物,单次注射药物剂量较大,但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长。经椎间孔注射需借助X线透视辅助作用,精准定位神经根实施局部注射,药物剂量虽小但作用更为直接。目前临床医学对两种给药途径利弊之处仍存在一定争议:经骶管注射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的硬膜外注射方法,可显著改善病患双侧根性疼痛症状,进而提高其站立及行走等功能;经椎间孔给药可直接将药物注射于腹侧硬膜外腔,因此临床疗效优于经骶管注射。由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研究组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及功能改善率、疼痛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证实了经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机体功能状况。代燎原等[8]研究指出,经骶管注射糖皮质激素于2周后可达到最大效能,而经椎间孔注射则于6周后才能达到最大效能,其疼痛程度及功能可随注射后时间延长而不断缓解、改善,最长可达1年。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选取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因此本研究是否具有长期广泛效力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证实。
综上所述,经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疼痛缓解率与功能改善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国强.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0):5862-5863.
[2]陈坚,温干军,曾玲芳,等.骶管注射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3,26(8):668-671.
[3]韩平.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8):115-116.
[4]韩莹.针刺联合骶管注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4):56-57.
[5]康拥军.骶管注射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附107例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53-154.
[6]钟鹏程.骶管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72-73.
[7]余耀坤,黄俊卿,杨彬,等.四维牵引配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61-62.
[8]代燎原,朱慧锋,冯庆生,等.经骶管与椎间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15,37(16):1360-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