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CP范式的安徽省快递行业发展研究

2018-04-19吴竞鸿吕能芳

关键词:单件业务收入邮政

吴竞鸿,吕能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网上购物已成为当前基本的日常消费类型,网购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促使快递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我国快递业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产业特征。安徽省处于长三角核心区域与中部地区的过渡地带,快递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快递产业在不同城市间呈现差异化的发展特征,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为安徽省快递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指导思路。

1 安徽省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尽管传统物流业务增速明显放缓,但得益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购交易量日趋庞大的趋势推动。2016年安徽省快递业务快速增长,稳居全国第12位、中部第3位,快递业务量占邮政行业的业务总量比重为3.94%,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56.95%,快递业务收入在邮政行业中占比持续提升,比上年提高6.96个百分点。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6.89亿件,同比增长72.47%,增幅全国第3,其中国内快递业务量(包含同城业务以及异地业务)占比为99.42%,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占比不足1%。全省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0.56亿元,同比增长53.02%,增幅全国第11,其中国内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为77.4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为4.13%,其它增值业务收入占比为18.48%。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6.5件,同比增长31.46%;年人均快递支出75.1元,同比增加56.7%。宿州、安庆、池州、铜陵、亳州、马鞍山、淮南、六安、芜湖等9市快递业务量实现了80%以上的超常规增长,安徽快递业务正向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展[1]。

图1 2012—2016年安徽省快递业务变化图

2016年3月安徽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省快递业务量达到18亿件,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与国内重点城市间快件实现48 h送达,设区市间快件48 h投递率90%以上,80%市县互寄“次日达”。网购商品通过快递配送比例超过75%,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 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2016年6月安徽省发布的《安徽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快递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达20多处,其中直接涉及快递业务的重点工程项目11个,将有力促进“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快递行业大发展。本文从产业组织角度,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安徽省快递行业进行分析,借助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及行业经营统计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分析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发展能力。

2 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2.1 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对快递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快递企业数量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行业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采用行业集中率作为行业集中度计量指标,利用CR4评价方式计算,通过网络统计资料搜集汇总计算,粗略得到安徽省快递行业的集中度CR4为0.71,而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的CR4分别为0.93、0.9、0.852、0.62。数据表明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一般,属于低集中寡占型,快递企业能获取一定的规模经济,有一定的市场把控能力。

2.2 进入及退出壁垒

2009年前,快递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导致从业主体众多,竞争陷入无序状态。但随着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一些快递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步入规范经营轨道,同时快递行业也构建起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政策性进入壁垒。《新邮政法》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经营国际快递业务,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注册资本的要求提高了快递行业的进入门槛。目前安徽省大多数快递企业属于主流快递企业的分公司或子公司,本地快递企业缺乏,快递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经营业务主要包含地区性企业快递服务及全国性转运服务。(2)技术投入壁垒。信息化、集成化和自动化是快递服务的技术要求,快递企业利用自动化分拣、GPS、无线数据传输、RFID等技术提高企业服务效率。目前安徽省主流快递企业在合肥基本建起了现代化的分拣中心,同时以省内其它城市的分拨中心为辅,能达到日均500万票的快件处理能力。但与周边的浙江省日处理能力2 100万票、上海市日处理能力7 000万票、江苏省日处理能力1 400万票相比,安徽省快件日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3)资源占有壁垒。目前安徽省本地快递企业或早期进入的全国性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拥有一些比较稀缺的资源,如分拨中心、合作客户、市区营业网络以及良好的政企关系等,这就是先发优势所形成的资源占有壁垒。但上述硬资源的先期占有并没有带来较高的资源占有门槛,因为安徽快递企业在物流理念、物流方案设计和资源运营等软资源方面还有明显不足,这些软资源的相对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硬资源所形成的资源占有壁垒。

2.3 产品差异化

目前安徽省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地区差异较大、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其中合肥地区为安徽省快递企业总收入贡献率达到50%,快递业务马太效应明显。快递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标准快件、电商快件等业务类型上,对于技术、管理要求严格的高附加值的企业一体化快递服务,安徽省快递企业较少涉及该领域,能够提供该类产品服务的本地快递企业也比较匮乏,加之安徽省快递企业关注短期收益,忽视品牌塑造,全国性知名快递品牌尚未出现,与发达省份的快递企业相比,在快递服务质量、服务产品内容、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有待提升。

3 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3.1 价格行为

依据安徽省邮政业统计年报的相关数据可知,安徽快递行业服务区域以国内快递市场为主,国际快递市场为辅,各快递企业大多采取价格策略扩大市场占有率,导致国内快递的产品利润率远低于国际快递。但受制于运输、管理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加之目前安徽地区快递企业主要采取底价基础上的续费计费模式,具备全国性分拨网络的大中型快递企业的价格阶梯体系相对趋同,客户选择快递企业时价格敏感性较低。根据安徽邮政管理局网站数据,2015年安徽省快递服务企业单件平均收入为11.56元,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单件平均收入为13.4元。其中安徽省同城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7.03元,异地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10.02元,国际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101.08元。而全国同城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7.42元,异地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10.19元,国际快递业务单件平均收入为85.95元。与全国快递企业相比,安徽省快递企业的单件收入较低,业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同城快递、异地快递等利润率较低的产品,而提供国际快递服务的企业相对匮乏,导致国际快递的价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省快递企业与全国快递企业单件收入情况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安徽省与全国快递企业单件收入对比

3.2 营销创新及服务产品多元化

除了价格策略,快递企业也会通过营销创新及服务产品多元化,提高自身差异化程度和客户吸引力。在营销创新方面,安徽邮政公司创新出“互联网+”下的“微营销”,以“邮你邮我”微信平台和微商城为依托,以统一的产品和营销策划为支撑,以个人微信和QQ为阵地,发动个人去经营朋友圈,做微商,线上线下融合推广邮政产品和服务,推进产品创新,打造爆款产品。“微营销”平台由“1个微商城+万个微信+万名兼职营销员+万个朋友圈”组成,员工通过在“微商城”中选择适合的产品,通过个人微信、QQ发送推广链接,客户通过个人转发链接购买产品所产生的业绩全部计列在该人名下。

在服务产品多元化方面。安徽顺丰快递公司推广其“云仓即日”、“云仓次日”仓配时效服务。“云仓即日”,即消费者在当日上午11点前下单,当日20点前收到商品。“云仓即日”、“云仓次日”时效服务不再局限于同城,在顺丰仓配已有的分仓备货服务优势基础上,实现“单未下、货先行”。电商商家将根据销售预判,提前备置库存在顺丰各个仓库,通过将跨省件变成省内件、同城件、区内件配送,实现就近发货、极速送达。安徽邮政积极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点工程。通过建设安徽地区农特产品展销馆,打造线下展销体验、线上引流购买的农村电商快递发展新路径。

4 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在对快递型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应只包含财务指标的市场绩效分析体系,应构建系统的市场绩效分析体系。本文认为对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应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展开,定性分析体系可包含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行业规模结构效率、行业服务满意度及行业从业情况等方面。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择合适变量进行市场绩效定量分析。

4.1 市场绩效定性分析

4.1.1 快递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快递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行业内快递企业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依据安徽省邮政管理局相关统计公报及网络文献资料可以得出,安徽省快递企业在营业网点、快递网络、运输分拨设备、信息技术配置等快递资源配置方面有显著改善,提升了安徽省快递企业在分拣、派送、快件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

4.1.2 快递行业规模结构效率

快递行业产业规模结构效率主要体现在快递行业内企业规模能力有效利用程度。在快递业务类型方面,安徽省快递企业的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0.69%、71.01%和5.33%,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7.57%、81.82%和0.61%。在快递业务区域方面,皖北、皖中、皖南地区市场占比基本稳定。皖北、皖中、皖南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78%、59.32%和21.90%,业务量比重分别为20.12%、58.73%和21.15%。

4.1.3 快递行业服务满意度

依据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发布的2016年安徽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通告,2016年,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共收到快递业务有效申诉5 334件,累计同比下降3.6%。消费者对22家快递企业进行了有效申诉,全省快递业务有效申诉率为平均每百万件快件13.36,累计同比减少9.82件。有效申诉问题统计显示,快递服务的丢失短少、损毁、违规收费等问题的申诉数量有所增加,但投递服务、延误、收寄服务和代收货款等申诉数量减少,消费者对企业申诉结果处理满意度在96%以上。

4.1.4 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不同类型的快递企业需要不同素质的从业人员,从普通的收派件员、分拣员到高度专业化的报关报检员和物流规划人员等不同层次人才。截止到2017年初,安徽省大约有412家快递公司,从业人数接近5万人,但安徽省快递企业从业人员大多集中在收派、分拣等专业素质要求降低的岗位,中高层管理岗位的人员比例较低。

4.2 市场绩效因子分析

依据邮政行业统计口径,反映快递市场绩效一般从业务规模、机构设备、通信网路、服务能力、服务满意度这5个方面展开。本文结合评价指标完整性及数据可得性,选取营业网点数量、营业网点服务人口、快递车辆数量、手持终端数量、快递网路条数、快递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快递业务量、快递客户满意度8个指标进行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2014—2016年安徽省邮政行业统计公报,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比重的计算公式是快递业务收入/邮政业务收入×100%,快递客户满意度的计算公式是1-(快递业务申诉量/快递业务量(万件))×100%(表1)。

表1 安徽快递行业相关变量情况

依据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积解释度大于85%两个原则,运用SPSS18.0软件对初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进而求解2013—2016年的快递行业各年度市场绩效得分情况(表2)。

表2 安徽省快递行业市场绩效得分

依据SPSS18.0软件的因子分析结果及求解的年度市场绩效分值,可知:影响安徽省快递行业市场绩效的因素有快递资源和快递服务。其中营业网点数量是快递资源的关键要素,客户满意度是快递服务的关键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依据标准SCP分析范式,本文认为安徽省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方面调整优化:一是加大扶持快递产业区域性龙头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二是鼓励快递企业在不同区域设计差异化服务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三是促使快递企业合理规划设置营业网点数量,提高市场绩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单一产业视角上,但快递业属于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快递业的发展还需考虑线上线下商贸业发展以及相关技术配套产业的发展状况,因而对于快递业SCP分析范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徽省邮政管理局.2012—2016年安徽省邮政统计年报[EB/OL].[2017-09-10].http://ah.spb.gov.cn/xytj/tjxx/201605/ t20160524_764404.html.

[2] 商丽景,贾瑞峰.基于SCP分析的我国快递业市场结构调整研究[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3(4):69-73.

[3]李诗颖,张志彬.新常态下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分析——基于SCP范式[J].经济视角,2016(3):51-55.

[4] 吕聪聪.基于SCP范式的快递市场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3):55-58.

[5] 刘成龙.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我国快递产业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20-21.

猜你喜欢

单件业务收入邮政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西门子推出紧凑型视觉单件分离器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软件业:加速增长、加速转型
垂直层3D打印新技术助力波音制造单件大尺寸工装
邮政进化史
同中求异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