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新品种‘郑白75’的选育
2018-04-19路翠玲刘卫红曾维银
张 鹤,路翠玲,刘卫红,张 舜,曾维银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郑州 450015)
1 育种目标
蔬菜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产值仅次于粮食作物。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 199.967万hm2,河南省蔬菜种植面积0.175.165万hm2,其中大白菜、青梗菜、苗用白菜、萝卜等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占蔬菜种植面积的30%左右,市场效益极好。河南省蔬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2位,667 hm2以上白菜、萝卜无公害基地几十个,市场对蔬菜种质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蔬菜品种替换周期越来越短,尽快选育优质、抗病、抗逆、高效益的蔬菜新品种,已成为我国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确定选育生长期75~85 d,单球质量3~4 kg,田间综合抗病性强,风味品质优良的大白菜品种为育种目标[1-4]。在引进、筛选国内外优良大白菜品种的基础上,开展叶球底座大、球形美观,品质好、抗病性好、不易裂球的包头类型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选育。通过多代自交、系内交测定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进行杂交组合选配,选育优良杂种一代大白菜新品种,对促进早秋大白菜品种更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
母本是1995年从青岛市农科院引进的‘92-18’经 7 a(年)7 代自交育成‘95C5-3-1-7-2-1-2’自交不亲和系,其主要性状如下:中晚熟,外叶绿色,叶面平整,叶柄白色,叶球叠抱,倒卵圆形,花期亲和指数为 0.55~2.15,蕾期亲和指数为 6.4~11.3,配合力强,抗病性强,籽粒黄色。父本是1997年从新乡农科院引进的‘小包23’经5 a 5代自交育成自交不亲和系‘XB23-10-1-1-2’,早熟,株型紧凑,外叶深绿,叶柄白色,叶球叠抱,倒锥形,底座大,花期亲和指数为 0.22~1.25,蕾期亲和指数为 5.5~13.5,配合力强,抗病性强。亲本主要性状见表1。
2009年12月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对‘95C5-3-1-7-2-1-2’和‘XB23-10-1-1-2’进行抗病性鉴定,测定其对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
表1‘郑白75’双亲性状
表2‘郑白75’双亲抗病性鉴定结果
2.2 选育经过
2002年春季共配置杂交组合183个,其中中晚熟叠抱类46个,秋季进行组合筛选观察试验,根据田间生物学调查,产量、抗病性表现,在当年入选的8 个杂交组合中‘M038’(组合‘20×47’)表现突出,单株产量最高,早熟,抗病性强,品质优,取名‘郑白75’。2004—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郑白75’在每年的试验中均表现突出,2008—2009年参加全国第9轮大白菜新品种区域试验,‘郑白75’的紧实度、商品性、抗病性较高,综合性状好。
2009年9月1日对‘郑白75’成功申请品种保护,品种保护号:CNA005689E。2015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90240.7。目前在河南、河北、北京、辽宁、山东等地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约3 334 hm2。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郑白75’从2004开始至2009年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以‘北京新3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在每年的试验中‘郑白75’均表现突出:早熟性好,整齐度高、品质佳、不易裂球、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由表3可知,‘郑白 75’的 667 m2净菜产量 6 566.58~7 844.18 kg,比对照‘北京新 3号’增产 5.61%~9.91%。
表3‘郑白75’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表现
3.2 区域试验
全国第9轮大白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2009年全国各设11个单位20个试点,分别为浙江、辽宁、黑龙江、天津4省、市及北京昌平、怀柔、密云、顺义、延庆,山东济南、莱州、青岛、德州,辽宁大连、河南开封、舞阳,河北石家庄、廊坊、定州,陕西杨凌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其中中晚熟叠抱组共10个品种,‘北京新3号’和‘丰抗70’为对照品种,具体试验结果如下:2年区域试验平均 667 m2毛菜产量 7 661.85 kg,比 CK2减产10.4%,比CK1减产14.9%,减产均极显著,平均667 m2净菜产量5 376.00 kg,比CK2减产10.1%,比CK1减产12.2%,减产均极显著(表4)。
表4‘郑白75’在全国第9轮大白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
‘郑白75’在全国区试中放在早熟组,它的熟性没有那么早,早熟组一般要求生育期60 d左右,放在中晚熟组,它的熟性又太早,由于生育期比对照短,球形不大,所以产量比不上对照品种,但综合性状较好。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2008、2009年全国区试表明,‘郑白75’平均生育期74.8 d,比对照‘北京新3 号’早 9.15 d,比‘丰抗 70’早 11.15 d,由于‘郑白75’在中晚熟品种中的生育期较短,所以产量较低,但经济效益好。‘郑白75’纯度97.1%~98.7%,叶球紧实度指数为86.4~88.7,居参试品种上中等水平。
3.3 生产试验
2009年参加全国第9轮大白菜新品种生产试验,全国共11个单位19个试点(包括浙江、辽宁、黑龙江、天津4省、市及北京通州、怀柔、密云、顺义、延庆,山东济南、莱州、青岛、德州,辽宁大连,河南开封、舞阳,河北石家庄、定州,陕西杨凌)进行试验,小区面积15 m2。其中中晚熟叠抱组共9个品种,‘北京新3号’和‘丰抗70’为对照品种,其中‘郑白75’生育期76.6 d,比对照‘北京新3号’短6.6 d,比对照‘丰抗70’短8.3 d,是中晚熟组中最早熟的品种;紧实度指数为89.9%,高于对照品种;纯度为98.5%,与对照品种基本持平;毛菜667 m2产量为7 553.74 kg,比 CK2‘丰抗 70’减产 9.66%,减产不显著,比CK1‘北京新3号’减产12.7%,减产不显著;净菜 667 m2产量为 5 283.68 kg,比 CK2‘丰抗 70’减产9.76%,减产不显著,比CK1减产10.12%,减产不显著(表5)。由于‘郑白75’在全国区试中晚熟组中是比较早熟的,生育期短,所以产量比对照较小,但是由于产品上市早,所以效益较好。
表5‘郑白75’在全国第9轮大白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4 抗病性鉴定
2009年12月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全国区试品种全部委托该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测定‘郑白75’对霜霉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对病毒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对黑腐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平均病指分别为 12.83、15.76、18.25)(表 6)。病害调查分级标准依据《GB/T 23392—2009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中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病害分级标准分级。
表6‘郑白75’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
3.5 品质鉴定
据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2009年11月分析测定,‘郑白75’含维生素C 14.3 mg·100 g-1,水分 95.7%,粗蛋白 0.8%,可溶性糖1.55%,粗纤维0.40%。食用品质佳,风味好,生食甜脆无渣,熟食易烂。
4 品种特征特性
‘郑白75’大白菜中晚熟,生育期75~80 d,平头叠抱类型,株高48.5 cm,开展度73.8 cm,外叶绿色,叶面平展,叶柄白色,叶球倒锥型,球色白,底座大,球形美观,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球高28.1 cm,球径22.7 cm,球形指数1.24。单株毛质量5.6~6.3 kg,单株净重 3.8~5.3 kg,净菜率 72.5%,每667 m2净菜产量6 500~7 800 kg。品质优,纤维少,口感好。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不易裂球,耐贮藏性好。
5 适宜地区和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于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等地生长,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河南地区适宜播种时间为8月上旬至8月下旬,行株距 60 cm×60 cm,每 667 m2种植1 800~2 000株,高垄直播。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以选用前茬为黄瓜、土豆、番茄、葱、蒜等,清洁田园,播前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垄下条施磷酸二铵50 kg。从播种到定苗时间大约1个月,一般要间苗3~4次,封垄前中耕,中耕结合培土。
前期3水齐苗,5水定棵,莲座期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结球期不能缺水。整个生长期追肥3~4次,每667 m2浇水随追尿素10~15 kg或腐熟农家肥300~600 kg,追肥宜早不宜迟,在结球中期以前追施完毕,管理以促为主,一促到底。叶球紧实即可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上市。
[1]耿建峰,张晓伟,原玉香,等.中晚熟高抗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2 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1(6):41-42.
[2]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秋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晋白菜7号’[J].园艺学报,2014,41(9):1939-1940.
[3]杨晓云,张淑霞,张清霞,等.早熟秋白菜新品种‘青研早9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4,27(2):33-35.
[4]张凤兰.中国大白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种需求分析[J].中国果菜,2009,8(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