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筐里的秘密
2018-04-19
导读
有人喜欢在书店里看书,有人喜欢在书桌前看书,有人喜欢在山坡上看书,那本文作者喜欢在哪里看书呢?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看书?
童年的读书经历,真有点儿打仗的味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我只能选择游击战。在学校,班主任老师一双阴沉的眼睛总盯着我;在家里,父亲一双尖锐的眼睛总盯着我。学校和家里都不是我读书的环境。拿一本文学书,心神总是游移不定。后来,我找到了一个读书的好去处:去河边。
如果专门抱一本书去河边,那会遭到父亲训斥的。这个样子,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游手好闲。在父亲眼里,我读的本来就是闲书。要是我打猪草,那就不一样了。既帮家里干了活,自己又满足了读书的愿望,可谓一举两得。
故乡有一条稍大一点儿的河,叫青龙河。
我喜欢在青龙河边打猪草。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树碧绿,草青青。河的两边长满了白杨树和柳树。到了这里,我把草筐往身边一放,倚着大柳树就开始读书了。草丛中偶尔会有青蛙的叫声,但更多的是树上的蝉声。当太阳还没有完全莅临大地,天气还没有完全热起来,蝉声还没有开始悠扬起来,这一刻,是读书的最佳时机了。读着读着,第一声蝉鸣慢悠悠地响起来之后,紧接着四周的蝉声都开始比赛似的响成一片了。
这个时候,我便合上书,开始打猪草了。
也许是因为喜欢读书的缘故吧,我真正的儿时伙伴很少,差不多都是独来独往,就算打猪草,也很少结伴而来。如果有伴,就无法读书了。
我出去打猪草,弟弟也会去打猪草。奇怪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相遇过。只有到了家里,我们才像是约好似的一前一后进了家门。父亲看见我们进了家门,总是喜上眉梢,尤其是见了弟弟,开心得不得了。从小,弟弟就很受宠,机灵,长得虎头虎脑的,有眼色,干活也比我强很多。所以,弟弟的话在父亲那里是很有分量的,而我——父亲见了总是皱眉头的——就像是一团晦气一样。
父亲总是表扬弟弟:“打得不少啊,把我娃累坏了吧,快去洗洗,歇歇!”
而我,遭到的是训斥和白眼,因为我没有弟弟打的猪草多。
我不分辩,但心里很不服气。不过这也有好处,父亲不注意我,我就能悄悄地把藏在草筐底下的书取出来,赶紧藏好。
但我对弟弟很不服气的,他怎么每一次打的猪草都比我多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检查他打的猪草。这一检查不要紧,严重的欺瞒行为呀。原来,弟弟是把草徐徐地散开,就像一个膨胀的面包一样。而我打猪草,总是把草压得实实的,像一块石头。一虚一实,就是我和弟弟打猪草的区别。
我揭发了弟弟弄虚作假的行为,没想到父亲袒护弟弟,他训斥我:“你弟弟那么小,这已经很不错啦。”在父亲的心里,弟弟的做法是聪明,有出息。
整个童年,差不多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就像一棵山谷里的小树一样,自由生长。自己去争取阳光,自己去汲取水分,藏着无数无法向人倾诉的秘密。
可能是童年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多年以后,我每看到绿油油的青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这个猪草真好,猪吃了肯定上膘!”回到家乡,说给父亲听,他苦笑着说:“哎呀,多少年的老皇历啦。你离开农村太久了,你不知道吧,现在的猪都不吃草了,吃粮食啦!”
我惘然若失,无限感慨,这猪,有一天也会进化成人吧?
赏析
这篇散文,作者用几段朴实的文字,向我们道出了童年时借由草筐一边打猪草,一边读书的回忆。结尾句一语双关,趣味无穷,不仅描述猪由吃草到吃粮食的进化过程,还向我们诠释了作者人生的进化过程:不用再躲藏着读书,不用再打猪草,父母也不再用老眼光束缚读书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