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私已死?

2018-04-18波波夫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漏洞扎克伯格

波波夫

Facebook卷入泄露用户信息风暴第5天,扎克伯格终于打破沉默。北京时间3月22日3点30,扎克伯格在他的Facebook页面上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称,“我们有责任保护大家的数据,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就不配为大家提供服务。”

Facebook的这次危机,最初是《纽约时报》和《卫报》共同曝光数据公司“剑桥分析”,该公司在为特朗普竞选服务的过程中,建模使用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详细资料,其中有3000万人的资料详细到可以与其他公共资料如选民登记表建立对应(例如用户的详细地址),而这5000万用户中真正同意被在脸书上搜集数据的仅有27万人,且只同意将数据用于“学术目的”。

隐私泄露似乎已成为当代互联网世界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据中青在线3月9日报道,名为“美国往事1999”的微博网友公布的一段电话录音显示,苹果高级技术顾问利用职务便利入侵并窃取他的iCloud 账户信息,并通过客服热线对他进行了骚扰和辱骂。2013年,雅虎近30亿个用户账号信息被盗取;2011年,15万Gmail用户发现自己的邮件和聊天记录被删除,部分账户被重置;韩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humb2017年遭黑客入侵,约3万个人用户数据被窃取。

但问题并不全归咎于黑客的存在。据智能卡公司金雅拓监测,从2017年1月到6月,全球平均每天有1050万条记录被盗,而外部黑客攻击所致的仅占13%,内部恶意泄露、员工疏忽无意泄露等造成的却占86%。

隐私泄露的风险遍布从芯片等硬件到下游云计算平台的多个环节。研究人员发现,英特尔芯片存在技術缺陷导致的重大安全漏洞,黑客可利用该漏洞读取设备内存,获得密码、密钥等敏感信息。该安全漏洞发现人之一、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研究员丹尼尔·格鲁斯认为,该漏洞可能是迄今最严重的中央处理器漏洞。

美国国土安全部认为,安全补丁是解决芯片漏洞最好的保护办法,但打补丁后电脑性能下降多达30%,且不能彻底解决。目前,英特尔已面临3起集体诉讼,诉由均为英特尔未及时对外公布安全漏洞相关消息。

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漏洞也被低估。安全公司 Detectify去年7月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网络管理员经常忽略亚马逊(AWS)访问控制列表(ACL)规则,导致服务器配置错误,大量数据在线泄露。目前已公布的统计中,由于亚马逊“公开访问”配置问题,顶级防务公司 Booz Allen Hamilton 泄露了6万份文件,包括员工的安全凭证和美国政府系统中的密码;Verizon 合作伙伴泄露了超过1400万 Verizon 客户的个人信息记录;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泄露了220万客户的个人资料,等等。

20年前,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隐匿身份的快感,甚至开玩笑说:网络那边和你聊天的可能是只狗。而今,每个网民几乎成为了透明人,手机上的各类App每天都在搜集、储存和分析海量的个人信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联合封面智库在2016年对106万人展开的调研发现,超过72%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或非常严重。

尽管互联网技术公司纷纷对此表态,但是否真如扎克伯格所言“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就不配为大家提供服务”?因为,我们已如此习惯网购、习惯向云盘上存照片,习惯在社交网络聊天,这些互联网公司方便了我们,但同时也绑架了我们的生活。

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维基百科的wikiHow社区只给出了一些实用建议:在推特和微博上,将消息修改为保护模式,如仅好友可见;在使用浏览器时,发送禁止追踪请求,降低追踪你网上行为的网站的数量;不要使用不安全的公共热点,避免信息在公共wifi下暴露给黑客……不过,这些建议只能减轻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无法全然杜绝。

也许,这就是互联网的撒旦协议:你享受了便利,必然会有所付出。

猜你喜欢

安全漏洞扎克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刍议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检测技术
冬天的画稿
智能设备安全漏洞知多少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小刺猬的水果梦
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