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4-18冯国辉
冯国辉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属于基础性课程,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阶段。创新能力是新课改中对学生提出的又一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型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学生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对于每个人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拿最简单的识字来说,现在很多东西都有汉字标注,只有认识这些汉字,才能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要怎么去做。生活中也会听到有“吃了不识字的亏”这样的话语。当然,识字只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的一个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学习基础等一些内容。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虽然较简单,但是由于小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还是需要老师多下功夫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出新的见解,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老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小学语文老師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观察和感知能力是学生了解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比如说,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橘子,让学生观察,描述这个橘子的一些特征。学生可以通过看这个橘子的外形,摸一摸它的触感,闻一闻它的气味,把橘子剥开尝一尝它的味道,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橘子的大体情况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橘子是这样,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这样,只有通过比较全面的感知,调动各个感觉器官,才能对很多事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当然,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对一些事物有辨别能力,所以老师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摸和尝的。所以学生遇到不认识的东西可以先问家长或者老师,如果他们说没有问题,才能进行更为细致地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小学生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老师要做的不是否定他们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是应该加以引导,尽量地发散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比如说,老师可以画出一个锯齿状图形,让学生联想跟这个图形有关的东西,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说得越多越好。刚开始学生可能会说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草,锯子、牙齿,等等,后面的就要开动脑筋想象了,可以是花朵、动物的蹄,等等。就是让学生不局限于从一个方向思考,要训练学生以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开来,尽量多想。还有就是说一个常见的东西,让学生说它的用途。比如说砖头,除了砌房子、打架等一些较为常规的用途,它还可以作装饰,可以写字等等。这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巧用预测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测策略就是老师在上课之前不告诉学生内容,让学生根据一些关键信息猜测文章内容。现在比较流行的绘本,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老师在给学生讲绘本的时候,先不告诉学生内容,让学生根据图画猜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然后老师再讲它原本的内容,学生可以把自己想的和老师讲的作一个对比,看猜测得对不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先不看内容,根据题目猜测文章大概要讲什么东西,然后再看课文内容,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合理运用写作策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组织和安排事物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从小锻炼。小学生大多比较害怕写作文,老师可以先不强制要求学生写几百字,可以先从写一句话开始。就是第一天让学生写一句话,第二天接着这句话写,要求前后思想内容能够一致。这就通过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从而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
同时,适当的鼓励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人人都喜欢被称赞,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老师要对一些学生的有创意的想法加以鼓励,激励更多的学生去创新创造。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也是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时期。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通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合理使用预测策略,还可以通过写作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邓庆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交际,2017-05-23.
[2]邱丽娟.论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173-174.
[3]刘富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