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0一七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述评

2018-04-18郭英剑

博览群书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利策杰斯塔尔

郭英剑

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是1917年由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设立、由哥伦比亚大学管理负责颁发的奖励新闻、文学与音乐类杰出成就的年度奖项。该奖项每年设置大约有21类,除了新闻公共服务类获奖者会获得一枚金质奖章外,其余20位获奖者都会获得一个证书和15000美元(原为10000美元,从2017年开始调整)的奖金。2017年,是该奖设立100周年,第101次颁奖。

在普利策奖中,与文学有关的包括:虚构类或称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普通非虚构类。这里,本文试图将2017年度的普利策有关文学部分的奖项做一简要介绍。

普利策小说奖:《地下铁路》

2017年普利策小说奖授予了美国当代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非裔美国小说家怀特海德(Colson Whitehead)的《地下铁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该部作品出版于2016年,也曾获得过201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怀特海德出生于纽约市,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出版过6部小说。《地下铁路》是其第六部小说,曾荣获201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地下铁路是美国19世纪用来帮助非裔奴隶逃亡自由州和加拿大的秘密网路和避难所。这条路线大致行程时间为19世纪早期,在1850-1860年达到高峰,南起弗罗里达州,直达墨西哥或海外,一直存在到19世纪末南北战争。得到了废奴主义者和同情者的大力支持。这一词汇有时候也用以指代帮助奴隶逃亡的废奴主义者,这些人包括了白人、黑人、自由人和奴隶。据估算,仅到1850年,就有数十万奴隶通过这条路线从南方逃生。

《地下铁路》以史为鉴,讲述了19世纪美国内战爆发之前,黑奴女孩科拉(Cora)逃离佐治亚州的棉花种植园,一路向北逃亡的故事。在其中,我们不断看到各种冲突:奴役与自由、残暴与善良、邪恶与正义在不断的博弈,作者展示给我们的,一面是逃亡的艰辛和苦难,另一面则是追寻自由的勇气和意志。一个女孩的逃亡展现的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还有人性的险恶和存在的恐惧,但真正令人警醒的,或许不仅仅是这段已经被选择性遗忘的历史,还有同样被选择性遗忘的真相。普利策对这部小说的颁奖词可谓切中时弊,“小说面向当代美国,明智地融合了现实主义和寓言,将奴隶制暴力与神话中逃离的戏剧性融为一体”。

普利策戏剧奖:《汗水》

普利策的戏剧奖颁给了诺塔奇(Lynn Nottage)的《汗水》(Sweat)。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的诺塔奇是非裔美国戏剧家,其作品主要描写非裔后代的女性生活。她在2009年就获得过普利策戏剧奖。此次再度获奖,也使她成为两度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女性作家。

诺塔奇生长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其父母均为教师。她中学毕业于音乐艺术学校,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开始进行戏剧创作。她的处女作《维罗纳的阴暗面》(The Darker Side of Verona)讲述的是一个非裔美国莎士比亚剧团的故事。她毕业于布朗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现在,她与人共同创办了影视公司。但她坚持自己的戏剧创作。其作品不但在外百老汇上演,也在全美各地包括高校演出,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汗水》一剧初创于2015年,是作者应邀为“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所写,当年7月29日到10月31日在该州的阿什兰地区连演3个月。第二年的1月15日到2月21日,在华盛顿上演。不久即荣获2015-2016布莱克布恩奖。2016年10月18日,该剧登陆外百老汇,一直持续到12月18日。2017年3月4日,该剧成功进入百老汇,于3月26日正式公演。这也是诺塔奇的戏剧首次在百老汇演出。

诺塔奇作品的主题大都围绕着美国现实中最普通的人和最普遍的日常现象来开展,也让人们看到日常生活对于人的深刻影响。《汗水》一剧以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地区工厂中的工人的日常生活为中心,让人们看到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被封闭在了这样的工作场所之中的。该剧描述了一位保释官与两位有前科的人员以及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在同一工厂工作的妇女之间的会面。地点是在雷丁一家虚构的酒吧。诺塔奇开始写作此剧时,是在2011年。当时,依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雷丁地区是美国最为贫穷的城市之一,贫穷人口占据了40%。作者写作此剧时,具体受到了当时《纽约时报》对雷丁贫穷程度的一篇报道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影响。她深入考察了该市消失了的重工业和变化了的人口种族的构成,拿现在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人状况进行了对比。

普利策的颁奖词说,该剧被誉为是一部细致入微但又有强大力量的作品,会令观众想起那些面对着堆满货物的码头的工人们。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不断打拼,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梦。

普利策传记奖:《回归》

普利策传记奖颁给了利比亚裔美国作家马塔尔(Hisham Matar)的《回归》(The Return: Fathers,Sons and the Land in Between)。

马塔尔出生在纽约市,因为其父为利比亚驻联合国的官员的缘故,他早年跟着父母在美国生活。3岁时,马塔尔随家人回到利比亚,在那里度过了6年生活。后来,由于利比亚卡扎菲的极权统治,1979年,他的父亲因为反对政府而遭到起诉并被迫逃离国家。他们曾经流亡埃及,马塔尔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986年,马塔尔移居伦敦,在那里完成了大学教育,并在伦敦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1990年,在马塔尔还在伦敦的时候,他的身为政治流亡者的父亲在开罗被绑架,据报道,从此就下落不明。然而,到了1996年,马塔尔家人接到父亲的两封亲笔书信,声称自己遭到埃及秘密警察的绑架,然后被交到了利比亚政府手中,当时住在的黎波里的监狱中。从此之后,他的父亲又杳无音讯。到了2010年,马塔尔报告说他接到消息,说有人在2002年曾經看到过自己的父亲。从此,马塔尔在追寻自己父亲的下落。

《回归》就是这样出版于2016年的个人回忆录,讲述了作者于2012年回到故乡利比亚,试图追寻1990年其父亲在卡扎菲统治时期失踪的真相的故事。该书除了荣获普利策奖之外,还于去年同时获得了福利奥奖与PEN美国图书奖。

普利策诗歌奖:《奥利奥》

普利策诗歌奖颁给了现任纽约市立大学英语副教授、非裔美国诗人杰斯(Tyehimba Jess)的诗作《奥利奥》(Olio)。

杰斯原名杰斯·古德温(Jesse S. Goodwin),自幼生长于底特律。其父在当地的卫生部门工作,后来成为底特律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副主席,其母为教师与护士,曾经于1972年在维恩县社区学院创办了护士学院。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于杰斯有着很好的影响。

据杰斯自己回忆,他从16岁就开始创作诗歌,到18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获得诗歌奖了。1984年,他高中毕业,然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原本他要进入英语系,意在诗歌创作,但他后来改变了主意,并于1987年辍学。为了生计,他一度在银行当实习工,当代课教师。1989年,他重返芝加哥大学,转到了公共政策专业。但这个时候,等到他上了著名诗人、学者普朗普的课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还是在诗歌上面。从此他认真学习诗歌写作,并与1991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来又到纽约大学攻读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并于2004年毕业。

现在,除了在纽约大学教书之外,他还不断地进行创作。2005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列贝里》(Leadbelly),被誉为2005年最佳诗集。2016年,杰斯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奥利奥》。这部诗作被誉为“部分事实、部分虚构……用商籁体、歌声与叙事的方式去考察绝大多数尚未被记录过的非裔美国文艺界人士”。人们普遍认为,杰斯写作的动力完全来自其渴望通过表达与表演来传达历史的声音。

普利策普通非虚构类奖:《驱逐:美国城市的贫与富》

普利策非虚构类奖颁给了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戴斯蒙德(Matthew Desmond)的《驱逐:美国城市的贫与富》(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戴斯蒙德本科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到普林斯顿之前,曾经担任哈佛大学任副教授。

《驱逐》这部出版于2016年的作品,以威斯康星州东南部港市密尔沃基(Milwaukee)最贫穷的地区为背景,跟踪了8户人家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他们真实的生活处境,涉及到了极端贫穷、经济适用房以及经济剥削等极为现实的美国问题。该部著作还曾获得全国书评家图书奖等。

2017年普利策奖中的文学类获奖作品,除了普通非虚构类作品外,其余部分——小说奖、戏剧奖、传记奖和诗歌奖这四大类奖项,全部被族裔作家所囊括,而由此所引发的种族主题,仍继续在美国文坛发酵。上述作品既有寻找被遗忘的历史,也有直面残酷的现实,更有坚守未来之理想。因此,就其内部来看,我们不难得出美国当代文学所具有回顾历史的勇气,直面现实的执着,和面向未来的信念等特征。梳理当代美国文学,我们不难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族裔作家不断涌现,优秀的族裔文学作品在各种美国文学大奖中占得先机,他们所反映的族裔中的历史、政治与现实,早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普利策杰斯塔尔
母亲的餐桌
改变命运的30美元
那些有趣的奶酪们
和塔尔羊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