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技术
2018-04-18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景美玲
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 景美玲
引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1990年由美国Gartner Group 公司提出并推广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系统,随着ERP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完善,ERP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保证企业资源整合利用与科学分配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而随着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日渐提升,对ERP系统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实现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有效应用,准确掌握ERP系统运行情况,进行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势在必行。
1.ERP系统的相关概述
ERP系统即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先进管理理念(包括预算管理理念、岗位职责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下形成的系统化管理平台,包括对企业各种流(包括物流、材料、信息流、人流等)的管理[1]。ERP系统应用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C/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以及INTERNET体系等使ERP系统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通信,并在现有的功能上实现报告调整、运行管理等操作。
通常情况下,企业中所设计与应用的ERP系统具有实用性、集成性、便利性、开放性、先进性、时效性等特征。对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对此,提升ERP运维管理能力,保障ERP系统稳定、高效、高质运行至关重要。
2.ERP运维管理现状——以某企业ERP系统为例
在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某企业为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实现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组织开展了ERP系统建设工程,并依据“先试点后推广”原则,组织开展阶段性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企业本部以及部分所属单位ERP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并实现系统财务板块(FI/CO)、销售模块(SD)、人力资源板块(HR)、工厂生产维护板块(PM)以及物料管理板块(MM)、生产计划板块(PP)的构建;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多构建的ERP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增加一些高级应用的设置,包括事务处理系统(SAP BW)、采购承包模式(EP)等等;第三阶段实现ERP系统的优化与其在企业中的全面推广[2]。
现阶段,企业ERP系统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并进入到运维管理阶段。就企业ERP运维管理现状而言,ERP运维管理主要由企业管理层组织成立管理小组对系统运维进行统一领导与管理,并通过专业化系统运维人员进行工作实践。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提出问题,即ERP系统使用者向ERP运维管理人员反映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接收到问题反馈后,在服务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其次,由专业运维工作人员针对所记录的问题与情况进行系统问题调度与系统问题处理;最后,将运维信息进行记录与汇总。
3.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
为满足ERP运维需求,改善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在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构建了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用通过分析ERP运维信息掌握ERP实际运行情况,为相关工作人员运维管理提供信息依据。
3.1 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技术
3.1.1 SAP BW技术
SAP BW(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商务信息仓库)最初是mySAP Netweaver R3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的数据仓库产品,随着SAP BW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SAP BW技术日渐成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得到提升成为mySAP商务智能中的重要集成化构建,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企业管理经营者,为企业决策与规划提供信息支持。
就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而言,SAP BW技术的应用将系统数据以及有关数据系统中数据信息纳入到BW数据仓库中,并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将得到的分析结果与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具体体现,从而便于用户对系统运行情况的有效掌控。由于BW数据展示形式具有多元化特征,且可实现数据集成化管控,对此,BW报表开发性能相对较强。此外,有关资料分析与研究发现,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中,SAP BW具有以下特征与功能:其一,较强的数据汇总能力,即可实现数据自动化上载、更新与汇总;其二,可对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与查询;其三,在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中,可有效保障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实现系统自动化监控;其四,可采用多样化形式进行数据信息展示,使信息更为直观、清晰的展现给用户,便于用户数据分析与应用;其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预警功能。因此,应用SAP BW以技术,可有效满足系统不同用户的实践需求。
3.1.2 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技术架构
在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技术架构中,数据源系统侧重于对上载数据信息进行管控,通常情况下将所管控的信息存储在DSO(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内。与此同时,在管理平台体系中,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可靠,配置了数据模型建立工具、权限分配管理工具、性能指标评估与监管工具。一般情况下,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中所挖掘与分析的数据主要存在于ERP的ITSM(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架构标准库)与SAP R3两个系统中。其中,在ITSM系统中采用数据仓库技术(Extract-Transform-Load,简称“ETL”)实现对数据中心操作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并利用信息报将所抽取到的数据存储于BW系统中,形成一定的数据源,数据源依据一定的落户进行转换与上传,并在操作数据存储系统中根据用户需求形成不同形式的报表。而在SAP R3系统中,由于系统已经提供了一套接口,从而可实现数据的有效选用、处理、分析与转化,使数据挖掘变得更为简便、快速。
4.结论
总而言之,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实现ERP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需通过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对ERP系统运行情况的全面掌握与准确了解,构建完善的ERP运维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提升企业ERP系统运维管理质量。
[1]钟文标.特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J].当代石油石化,2017,25(1):34-39.
[2]侯连庚.ERP软件应用中的运行维护系统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