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一切”是怎么来的

2018-04-17

新传奇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同志中国共产党

“党领导一切”,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会把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就是“党领导一切”。这也是十八大以来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根本原则。党不领导一切,“全面”无从谈起,这是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以前毛泽东曾口头说过,这次从经验上升为全党遵循的政治原则,正式写入党章。

“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

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风雨如磐,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在这个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曾有两三百个政党,但后来绝大多数烟消云散,为历史所淘汰,为人民所抛弃。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党、政府和军队高度廉洁,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的支持。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当年预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诚哉斯言!

其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由来已久。“党领导一切”这个概念在我们党内最早于抗日战争时期出现。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为应对残酷的战争环境,同时也为了克服这一时期党内出现的山头主义和分散主义倾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统一领导根据地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工作。为此,中共中央在1942年9月1日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是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这是关于“党领导一切”的规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出现。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进一步阐发“党领导一切”的思想。1954年9月15日,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同志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当然,毛泽东同志同时认为,所谓“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大包大揽。对于这一问题,周恩来同志也有过精辟论述。他说:“必须肯定,党应该领导一切,党能够领导一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领导一切?什么是一切?”“我们所说的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至于具体业务,党不要干涉。”

“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在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党实行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为集中资源夺取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党领导一切”在个别时候演变为“党统管一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被囊括在党的全面掌管之下,引发了负面效应。

鉴于相关经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党的十二大对“党的领导”作出限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一元化领导实施过程中的弊端:“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

基于上述判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设想:“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但必须明确的是,“改善党的领导”并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

随着执政环境和党内形势的新变化,2000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了“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思想。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能力、领导水平。

“党领导一切工作”就像“众星捧月”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他形象地说: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十八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领导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置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同时,明确要求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可以说,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解放日报》2017.11.30 赵刚印/文、《湖南日报》2017.11.28等)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同志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科技看百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FOR YOU, O DEMOCRACY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向雷锋同志学习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