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人生观探微

2018-04-17郭蕴荞

知与行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生观庄子

郭蕴荞

[摘 要]庄子的人生观是庄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庄子“道”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之上,同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争杀戮之乱世、游士成风之浊世、道德败坏之衰世,正是由于庄子对战国时代这一纷乱社会现实的认识,对战争和权力对生命残害和人性扭曲的洞察,使其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及人生的困境,从而为他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庄子的人生观包括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格理想,安时处顺、保身全生、乘物游心的人生态度,以及“心斋”“坐忘”“虚静”的人身修养途径。在对其进行研究和挖掘时,以《庄子》一书为基点,结合其时代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立体的角度,对其作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庄子的人生观不仅对道家心性理论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当今物质至上和消费极度扩张的险峻情势,从精神层面为人们提供一种矫正的方法,从而使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价值追求,避免极力追逐物质最大化,以至于社会道德沦丧。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庄子对人生问题的关注,探讨其对于不同人生境遇的对策,对于自身人生观的树立,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庄子;道;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4-0155-06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语言汪洋恣肆,以不拘常理的风格,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阐释得引人入胜,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庄子的人生观中的理想人格,正是在对人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这反映了庄子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超越。而在人生态度层面,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庄子主张要安时处顺,漠然处之,同时也要秉承保身全生的养生理念,随顺自然,超然物上,从而达到逍遥之境,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也通过“心斋”“坐忘”“虚静”一系列人身修养方式,希望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不为功名利禄所累,走向超越。

一、庄子人生观产生的根源

“道”的哲学本体论的依托和惨淡的社会现实的促发,构成了庄子人生观的形成条件,基于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对兵荒马乱、兼并杀戮、人性泯灭的社会现状的理性审视,最终使得庄子走向逍遥。

(一)时代根源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也是一个个体利益难以得到平衡、人心险恶到不可掌控的时代,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生态应运而生。

1.战争杀戮之乱世。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战争和杀戮的时代,这源于对土地、财富以及称霸天下的欲求。关于战争的杀戮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庄子·人间世》颜回和孔子的对话窥测:庄子生活在一个诸侯国繁多的时代,这些国家的国君独断专行、轻率妄为,视生灵如草芥,以至于战后尸骨遍野。同时又通过对“支离疏”形象的塑造,来说明当时百姓对于征兵的逃避。而支离疏却因残疾,不能从军,官府征兵时,可以在征兵场上大摇大摆地闲逛。战争和杀戮不仅构成了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是庄子看待这个无常、暴力和残酷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庄子决定退出这个弱肉强食、民生哀怨的世界,这就为庄子形成安时处顺、保身全生、逍遥自由的人生态度埋下了伏笔。

2.游士成风之浊世。庄子的时代,是游士之风盛行的时代。因游士对内可以兴邦安国,对外可以“合纵”“连横”平衡各国利益关系,故而颇受贵族豪门甚至是诸侯王公的青睐。对于游士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大展宏图的绝佳时代。可是事物的两面性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游士为了功名利禄身不由己地卷入政治斗争与厉害冲突之中,更有甚者,性命堪忧!《庄子·人间世》中叶公子高出使齐国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正是可以反映出游士的焦虑与忧愁。而当时的游士有两种选择:一是仕途内发展,如主人笼中之物,以主人喜好为标准,且言听计从,自然可以衣食无忧,人前显赫;一是仕途外自谋生路,似笼外之鸟,自由自在,自力更生,安贫许多。当然,战国时期很多游士选择了前一种人生。借纵横家苏秦之言,世人活着就是追逐荣华富贵。这也暴露出人性的弱点。而对于那些心地正直的人而言,帮助暴君为虎作伥是情非所愿的,可违背君主意愿,杀身之祸难免。为自保起见,他们选择道家的生活模式,逍遙于君主之外,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庄子就是这一生活模式的很好践行者。

3.道德败坏之衰世。庄子的时代,同时也是道德败坏之衰世。这里从两个方面探讨其衰世:第一,游士表里不一、不守信用者比比皆是。如张仪,其在秦国连横韩、魏,同时派公子桑攻取蒲阳,却又请求秦惠王将蒲阳还于魏。又将公子繇以人质的形式送往魏国,而后游说魏国,将上郡十五个县内的地方献与秦国,与亲修好。第二,国君亦如此。一如,齐湣王因垂涎商业城市定陶将欲攻宋,恐秦、赵等国干涉,时而联赵攻秦,时而又联秦伐赵。其无耻之颜,昭然若揭。凡此首鼠两端、猫捉老鼠的游戏在那个时代不胜枚举,皆因平衡利益,置信誉于不顾。可见,在这种重利轻义、不顾百姓安危的时代背景下,游士逐利、变节之风盛行,正直的人不愿与之为伍。与庄子同时代的屈原曾在《离骚》中如是慨叹:“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可以看出,战国已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作为圣哲的庄子带着正直和敏感的心,好学求问的精神,开始踏上寻梦之旅,追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自己的“逍遥”。

(二)理论根源

“道”的哲学本体论是庄子的人生观的理论根源。对于“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2]。当然,“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庄子所讲的“道”是对老子“道”的继承,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自然之道。

1.老子论“道”。庄子“道”的概念来源于老子思想。《老子》给“道”定义为:“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此外,四十二章还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依“道”而产生。道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2.庄子之“道”。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在《大宗师》中颇为详细地描述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所以,道是确实存在而真实可信的,但没有形象、没有意识,人们可以意识到它的存在,却无法用肉眼捕捉,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则、规律、方法等。同时,庄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永恒存在、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二、庄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庄子通过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来表达对无己、无功、无名境界的追求,通过人生态度的描绘来反衬自己的处世之道,而通过一系列人身修养方式希望达到真正的精神自由,即逍遥之境。

(一)人格理想

庄子的理想人格境界即为逍遥境界。何谓“逍遥”?《庄子·逍遥游》中谈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中国人性论史》中,徐复观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3]。而庄子认为,要想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就要超越“物”与“我”的限制,摆脱人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随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性,达到“无待”的境界,这也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超然物外的绝对精神自由。

1.至人无己。何为庄子眼中的“至人”?《庄子·齐物论》一文如是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郭象在注“至人神矣”一句时提到:“无心而无不顺”,这就说明至人是无心无己的,能够随顺万物[4]52。而“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则是表明“至人”守静而不为外物所动。由于至人内在的精神不执着于外物,所以能够“游乎四海之外”,继而达到一种虚己无心的境界。并且,至人无畏生死,不惧利害,可以忘记自己的形体,因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彻底的解脱,故所谓:“至人无己”。

2.神人无功。“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是《庄子·逍遥游》中对“神人”的描述。在这里我们看出,神人有着上等容貌,以风露为食,能乘云驾龙,而更为重要的是,去灾养民,五谷丰登,可谓功之大也。庄子在这里是用神话式的言语来阐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颇具神异特征。所以,肩吾认为这是狂乱之语,不着边际,不足为信。接着,连叔对他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这就是说,智力残疾比心里残疾更可悲,而肩吾你就是这种智力残缺、见识短浅之人。你也理解不了神人那种“磅礴万物以为一”和“物莫之伤”的心胸。神人福德万物却不以为功,这反映出庄子不为功名利禄所羁绊超脱世俗之外,与天地融为一体的人生追求。当然这里的“无功”即为“无为”,也是对老子“功成弗居”“功遂身退”“无为而治”思想的继承。

3.圣人无名。“圣人无名”在庄子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庄子》一书中关于“圣人”的描述很多,这里仅以《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来说明“圣人无名”。记载如下:尧想把天下让位给许由,许由却不接受,许由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在这里,庄子意在表明世人汲汲于虚名,就是源于贪欲,圣人就是要保持内心的虚静,取足一己而不应当有贪欲,不被外界事物所迷失,这样才能不被“名”所牵累。

总之,无论是许由那样不醉心于名,还是藐姑射山的神人那样不追求功业,亦或是庄子那样不希冀有用于世,都是为了论证只有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得“道”,做到無己、无功、无名,方可“无所待”,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获得绝对自由。

(二)人生态度

“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对理想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反映在人生态度上,当面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时,他秉承安时处顺的原则,与此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奉行保身全生的养生思想。当然,这一切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到庄子对乘物游心、逍遥自由的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

1.安时处顺,随顺生死。庄子认为,人之所以对生死问题过度执着,源于世人把生当作唯一的存在形态,而把死作为人生的终结,所以,喜生恶死。其实,生死只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自然现象,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庄子·齐物论》中谓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也就是说,生死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第二,《庄子·知北游》中讲“死生为徒”,即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徒”。意思是说生与死处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之中。第三,“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此句语自《庄子·达生》。庄子意在告诉我们,生和死无法避免和挽救,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之,生死是一个渐进且连续变化的自然现象。而在《庄子·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故事中,庄子提出要有安时处顺的豁达心胸。庄子认为,老聃之死是“循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循天之刑”。而过度的悲伤就是违背天理,背弃实情,这也是在逃避自然天理的惩罚。由于生死是一种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所以要把老聃顺势而死看作是顺其自然的现象,而我们要有“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心境。人生在世,要以达观而豁达的心境面对死亡,这就是所谓的“县解”。只有随顺变化,与物俱迁,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2.保身全生,力主养生。《庄子·养生主》开篇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所以,当人们极力追逐无穷的欲望而丧失人的自然本性而失去自由时,要以“缘督以为经”,即顺守自然的中虚之道,把养生作为根本原则,继而“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身全生”的养生思想的重要性。接着,庄子用三个故事来阐发他的养生思想:第一,“庖丁解牛”的故事是以宰牛之方喻养生之理,以养生之理喻处世之道。庄子提出“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方法,启迪我们处世不能强行妄为,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行事要谨慎专注、内敛而不张扬。我们必须悟出事物的“道”,方可游刃有余。第二,“公文轩见右师”的故事提出“养生”重在“养神”,右师虽然形体不全,却依然保持自然的本性,而“形骸之外”的价值取向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三,泽稚逍遥樊笼之外,俯仰天地之间,相较笼中的同类,虽无丰足的滋养,却不必忍受困身丧志之累,不为名利束缚,保养了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养神”。自适处之,适志而性,这也是保身全生的养生旨趣之所在。

3.乘物游心,逍遥自由。“乘物游心”一词源于《庄子·人间世》,“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法则,以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方可“游心”,从而实现精神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是庄子追求的最终目标——逍遥自在。而如何做到逍遥自在,《庄子》开篇即讲《逍遥游》,文章以大鹏凭风南飞,指出万物皆有“所待”,故而不能怡然自得。只有泯灭“物”“我”之见,才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从精神层面获得彻底解脱,达到“逍遥”的境界。当然,庄子这里所说的“逍遥”不是儒家那种积极进取的君子之道和仁义之道;更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无所作为的“无为”。而是置身物质世界,内心不被迷惑。“逍遥”纯粹是心灵层面所达到的超然物外且闲放不拘的境界,也就是不管现实世界如何的残酷,内心世界依然高飞远举。

(三)人身修养

庄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能脱离外物的束缚,进入“道”的境界,源于“有己”,所以就会受到自身情感、欲望和智识的限制。如果做到无情欲、无智识,那么就可以“道通为一”。可是,如何破除“自我”的限制,达到“无己”,甚至是“吾喪我”?就是要注重人身修养。继而庄子提出“心斋”“坐忘”“虚静”的修养方法。

1.“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庄子·人间世》有寓言如是:颜回向孔子请教,如何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孔子让其先做到“心斋”,并指出此非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颜回说:“敢问心斋。”孔子答道:“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的“气”指人的心灵达到极其纯净的地步,也就是心境空明。此时,人停止了一切感官与思维活动,使自己置身于一种“物”“我”不分、万物一体的境界。对于“心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4]81而明白“心斋”的道理,就易于修习“坐忘”了。

2.“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就是说,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4]156后有唐代司马承祯所作《坐忘论》进一步阐释坐忘之妙处。其实,“坐忘”与“心斋”都是一种内向的修养方法,虽有细小的差异,但内在实质是完全一样的。“心斋”是炼就一个空明灵觉的心灵,“坐忘”是使人忘掉物我及世间的一切差别,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它们都是在心境虚静状态之下展现出来的境界。

3.“虚静”。《老子》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老子所提出的道家修养的主旨。 老子认为,世间的一切原本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都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再由“有”到“无”的过程,再回归到“虚静”的本源,所以,老子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此后,庄子在对老子“虚静”思想进行吸收的基础上,并对“虚静”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的发展。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才能真正地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同时,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因此,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就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这样,“心斋”和“坐忘”就是“虚静”的实现途径。庄子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修养方法,才可消解“有己”,达到“无己”。

三、对庄子人生观的评价

在对一个历史人物、一种历史思潮亦或是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量,看其是否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以及促进的程度,方可不失公允。当然庄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代哲人,其学说流传至今,关于其思想体系的研究,从庄子的后继者到当代的学者,研究者如满天繁星,说明其价值之所在。而庄子的人生观又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有着浓厚的积极因素,这是因为庄子的人生观有一个以返朴归真为核心的完整体系,也就是使人随顺自然,回到一个无欲无求的纯朴状态,使人享受精神自由,而又维护人的尊严;另一方面,庄子的思想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庄子表面上与世无争,实际则是缺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在面对挫折时,不愿为改变现实而斗争,这就难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是不可取的。

(一)积极意义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繁、诸侯国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纵横捭阖,导致游士之风盛行,道德败坏的年代,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格理想,安时处顺、保身全生、乘物游心的人生态度,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这无疑是调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的一剂良药,为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1.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格理想,表达了庄子对最高境界“无待”的一种追求,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至人、圣人、神人”。所谓的“无待”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辨之气,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是一种不为功名、利禄、富贵等等而失去人的本性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当然,这种绝对的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存在,仅仅是种虚幻的理想。但是它绝非与现实生活毫无关系,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正是由于社会生活中压抑、损害、扭曲人性的现象的出现,才致使庄子追求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也因此,庄子走向了现实生活的对立面,对现实人生进行否定和批判,而对于那个年代而言,是有进步意义的,他为久处杀戮战乱、黑暗时代的人民指明了争取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出路。

2.在人生态度层面,当遇到生死问题时,庄子主张安时处顺,体现了他对人生问题的理性思考。安时处顺有安于常分,顺其自然之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的逆来顺受,更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主张要适性而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尽其才,正如《庄子·至乐》所言:“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特。” 与此同时,庄子在寻求自己养生、获取自由时,坚持保身全生。也就是,不把他人的性命作为满足自身欲求的工具和手段,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认为应当“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当然,不管是对待生死的安时处顺,以及保身全生的养生观,都是为了成为随顺自然、物我两忘的得道之人,从而由“有己”到“无己”,从“有待”到“无待”,这样才能达到逍遥自由的超然之境,实现精神的超越。

3.以“心斋”“坐忘”“虚静”为核心的人身修养,是庄子实现“无己”“无待”境界的主要途径。无论是“心斋”“坐忘”还是“虚静”,他们的实质都是相同的,只是庄子在用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脱离外物的牵累,泯灭人与外界的对立,忘掉一切。庄子一再强调去除各种偏见,消除各种欲望的困扰和利益的纷争,从而使我们拥有保持一颗恬淡而虚静的心,这样,更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同时,庄子认为,生命固有的东西不会因为个人私欲而改变,是不增不减的。可以看出,庄子是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细枝末节中蠡测出世间的规律,并用“道”的智慧,做到乘物游心,进而逍遥人间。

4.庄子无束缚无负累的精神自由状态,彰显出一种出世主义情怀。这和当时的儒家入世主义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面对礼崩乐坏的动乱社会,儒家主张投身于亂世之中。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企图恢复社会等级制度。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而在社会关系层面,则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主张“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那么,“天下归仁焉”。此外,儒家还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人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为国家社稷做贡献。由此可知,当时的儒家思想更多地停留在社会伦理层面,主张积极入世。而庄子则不然。庄子选择了安之若命的隐逸出世之法,《庄子·胠箧》载,“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认为,只有隐逸封闭生活,才能杜绝纷争,天下才能太平。庄子始终主张超然世上,不与世俗为伍,“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因此,庄子的出世主义人格和儒家入世的人生追求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使得华夏文化的层次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当然,二者在性质上同属于现世的人生观。从他们各自的人生观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旨趣与逍遥自由、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这样,它们的人生态度就反映了不同境遇、不同追求的世人的不同心境。从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对后世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历史局限性

前面已经谈到,庄子的人生观是复杂的,我们在肯定他人生观具有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其中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庄子站在现实的立场上,他的思想带有理性成分。面对无法与之契合的惨淡社会现实,他无力抗争,只好表面上与世无争、包容一切,而实质上则是保身全生、不与当权者合作。身处战争与杀戮的年代,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常常朝不保夕,随时命丧黄泉。面对这样的悲哀的社会现实,庄子一方面将生死等同处之,对生死采取漠然的态度,另一方面,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不求生前身后名,只求现世安稳,远离灾祸,逍遥自由了此一生。可以看出,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生命的意义荡然无存,生活也如同一潭死水,生机全无。在今天看来,是消极的,不值得借鉴的。

2.在理想的国度里,庄子又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家,他执着追求完美的理想与人格,希望人的自然之性可以回归,从而获得绝对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人性的禁锢而表达出来的否定甚至是反叛。不得不说庄子架起了一座通往理想王国的桥梁,实则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庄子的“心斋”“坐忘”“虚静”的修养方法,虽然在那个时代对于缝合因战乱频繁而支离破碎的心灵,大有帮助。但不得不承认,这种修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脱节,回避了社会矛盾,仅仅是陶醉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之中,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庄子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是积极的,而其历史局限性是必须要承认的。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做出科学的分析。

四、结语

庄子作为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先秦哲人,他的人生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与儒家“仁”的精神境界,既对立又统一的“道”的逍遥自由的人生理想境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为后人广为推崇。李泽厚称“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大多时候,得意言儒,失意言庄,庄子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为现实生活处于困境之中的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食粮。而在当今浮躁、忙碌甚至是物质至上的年代,庄子不为名利所累、超然于世的人格,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所以,庄子是可爱的,伟大的,富有光芒的,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

[参 考 文 献]

[1] 屈原.离骚[M].北京:中华书局,2009:9-10.

[2]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5.

[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北京:九洲出版社,2014:360.

[4]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责任编辑:常延廷〕

猜你喜欢

人生观庄子
人生观(一)
《庄子说》(二十三)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心理学视阈下的高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庄子说》(二十二)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