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 探索乡村振兴成都特色
2018-04-17
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注重完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功能布局、重塑新型城乡形态、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坚持以“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为主要载体,积极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社区治理、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努力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2018年上半年,全市共推出第一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554个,计划总投资3592.8亿元。其中,落地开工项目达到422个。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特色镇(街区)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地景观再造、农民增收促进等领域。
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
推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编制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基本摸清成都乡村发展现状,厘清规划思路,提出了建设全域公园化的大美田园风光、实现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协调发展等六大規划策略,形成《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二是编制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以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新津天府农博园等产业园区和机场大地景观为载体,以交通廊道、轨道网络、河流水系和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了首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成都市大美田园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三是指导修编特色镇总体规划和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环境做优、产业做强、特色塑造、镇村统筹”思路,在总规统领下指导区(市)县修编特色镇总体规划,定期督查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区(市)县按时完成特色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落实省住建厅要求,督促各区(市)县编制完成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实现乡村振兴规划“全覆盖”。
开展乡村规划技术标准更新工作,组织修订《成都市镇村规划技术导则》,出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工作手册》。做好第八批乡村规划师招募工作。
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
为统筹推进57个特色镇(街区)培育创建工作,2018年上半年,成立了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并筹备建立专家库。严格目标考核纪律,将各区(市)县特色镇(街区)建设目标纳入市级目标考核体系。按照《成都市特色镇培育创建方案》,根据工作重点和区(市)县创建积极性分批筛选创建对象。编制《成都市特色镇(街区)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特色镇(街区)创建评定指标体系》。
下半年,将重点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完成单个特色镇(街区)实施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推进具体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组织一批有条件的特色镇(街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促进特色镇(街区)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启动建设一批试点示范特色镇(街区),整合涉农资金重点向试点示范特色镇(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倾斜,加快建立特色镇(街区)建设发展基金。四是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特色镇(街区)培育新经济,构建较完整的消费产业链,打造引领优雅时尚生活新形态的消费场景,促进产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提升和完善给排水、环卫、通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保障新业态发展。
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
上半年以来,建立起常态化检查、督导机制,每季度收集相关建设进展,进行分析、通报,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实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协调解决。与此同时,抓紧修编《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总体规划》并制定技术标准。
下半年,将重点在六个方面着力:一是组织开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建设方案评审,开拓设计思路、提升建设品质;进一步深化、优化现有绿道设计成果,使各策划方案项目化。二是完成单个林盘实施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推进具体项目建设。组织一批有条件的特色镇(街区)、川西林盘、天府绿道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三是启动建设一批试点示范川西林盘,整合涉农资金重点向试点示范川西林盘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倾斜,加快建立特色镇和川西林盘保护基金。四是启动实施一批现有农村道路改建绿道慢行系统示范项目,织密乡村绿道网络。五是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充分保护和展现“乡愁记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使川西林盘、绿道成为天府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六是构建较完整的消费产业链,促进产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提升川西林盘、天府绿道综合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大地景观再造工程
秉承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规模化、集成性、带动性”为原则,以生态修复和节约集约用地为宗旨,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川西农耕文明为重点,研究起草了《成都市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实施方案》。
创新编制项目规划。在起草上述《实施方案》时,以“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对全市大地景观再造进行了总体布局,引导分区形成特点鲜明、特质统一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城园一体”生态格局。全面启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制定了技术细则和实施方案,明确2018年全市完成30个以上村规划编制工作。
重点打造试点示范。组织技术队伍实地踏勘双流国际机场航空走廊、都江堰精华灌区、崇州北部高标准农田、新津天府农博园、大邑安仁古镇旅游沿线等大地景观再造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进一步研究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方式、保障措施等。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航空走廊、崇州北部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初具雏形;都江堰精华灌区、天府农博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项目已动工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制定成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域治“脏”、全面做“优”、全力提“质”3方面9项重点工作,以及各项任务的阶段性具体目标、工作措施和相关责任。
以“百村容貌整治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两项工作为抓手,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百村容貌整治行动方面,截至6月,共清理各类生活垃圾3.55万吨,修建排污水通道136.1千米,治理“乱倒乱排乱挂乱堆”3.82万处,改进提升村庄院落风貌3.65万平米。在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方面,引导全市15个涉农区(市)县分别打造一个风景靓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农业形态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市级各相关部门紧扣所承担的任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截至6月,筹备新建乡村公厕83座,筹备改建乡村公厕21座;启动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6处、建成134处,完成109段黑臭水体截污治理措施;启动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持续推进130个省定标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60个乡村旅游“四改一提升”示范点建设;开展现场指导,持续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水平。
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2018年上半年以来,成都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振兴三大行动,品牌建设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初步构建品牌价值体系。制定《成都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天府源”市级公用品牌竞争性准入机制,开展成都造优势特色农产品使用授权申报评选一轮。建立企业品牌资源库,构建成都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名录。强化品牌体系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农企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名牌农产品等。
初步构建品牌生产体系。注重生产端管控,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和农业品牌,上半年累计准入品牌生产基地40個,品牌文创基地3个,助力三产融合互动。启动成都农业品牌目录研制工作,引导和组织品牌目录征集、审核推荐、评价认定和培育保护工作。制定品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实施农业文化创意工程,启动天府源·农创大赛等农业品牌活动5场。
初步构建品牌营销体系。建立天府源微商城、天府源淘宝旗舰店等农产品线上推广平台,建立线下品牌展示店。打造品牌爆款产品3个,其中,天府源·简阳羊肉汤自热款新品上市前3天销售量破10万盒,天府源·蒲江丑柑新品在海外市场斩获订单。开展全媒体品牌营销宣传。
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
2018年,将启动组建“成都农业智库”,引进10名知名农业专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名,新建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培养储备1万名村(社区)后备干部。
上半年以来,开展了农业智库专家团队人选推荐工作,目前已汇总国内知名专家学者42名初步人选。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先期引进智慧农业、都市农业等领域5名中国农科院骨干专家;新建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招聘专职人员19人,川农牛e购平台首批产品上线,检验检测平台开始建设;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已培训乡村振兴人才500人,新型职业农民1300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实训基地培训200人;各区(市)县累计完成村(社区)后备干部孵化培训7000余人。
目前,初步形成了涵盖从事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农业农村改革、农村经营管理、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与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优秀学者或者经营管理人才。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吸引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文化的青壮年农业从业者留在农村。通过村社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起村(社区)后备干部信息库并动态更新。
农民增收促进工程
实施农民财产性增收促进行动。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二是拓展涉农新型普惠金融业务。三是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战旗村“就地入市+乡村旅游”、青杠树村“整理入市+田园综合体”、广福村“配套入市+特色农业”、白云村“宅改入市+都市农业”、安龙村“三权分置+民宿康养”、水源保护区“调整入市+生态保护”等一批示范项目。四是完善农业农村信用综合保障体系。
实施农民工资性增收促进行动。实施农民转移就业促进行动。通过“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目前已培训乡村振兴人才500人,新型职业农民1300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实训基地培训200人。研究出台稳定农民就业政策。
实施农民经营性增收促进行动。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自主品牌,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农民转移性增收促进行动。加大农业支持补贴监管,探索农村居民养老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各项政策。
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
着力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常态推进农村公民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最美人物”系列人物以及道德之星、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等乡村道德先进典型评选。大力运用公益广告、文化活动、核心价值观生活场景打造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家规家风示范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传家风、立家规、扬新风”活动。健全和落实农村道德评议机制。深入推进“天府成都新乡贤”评选活动。
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创建。结合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建立健全“三美”示范村创建标准以及创建方案。修订完善市级文明村镇创建标准。起草《关于深入推动天府文化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立足乡村实际,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明。定期开展天府龙门阵、坝坝会、阅润农家读书会。筹划天府文化游戏“Panda Go天府文化寻踪”。
切实丰富乡村文化有效供给。启动4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和发展乡土文化,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指导,培育乡村文艺队伍。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
社区服务设施优化提升。明确社区发展治理标准,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拟制《城乡社区发展规划》和《成都市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标准化指标》。完善服务机制,引进新消费新体验,高品质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统筹推进社区综合体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最小化办公场所、最大化活动空间。编制《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指导标准汇编》,为各区(市)县提供目标指引和工作遵循。
实施“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计划。创新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准入有序、清单明晰的社区服务分类供给长效机制。推动“天府市民云”上线运行,让市民享受更多便捷服务。打造统一平台,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统筹机制,培育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着力集成信息平台系统,促进资源整合、信息互通。推动社区服务改革,促进窗口综合服务和阵地多方共享。
同时,改进农村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健全促进社区人才发展机制、实施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加强和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加强社区法治建设、实施“大联动·微治理”深化计划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五项重点改革”
强化改革推动,健全要素保障机制
出台“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创新链建设”等10个方面32条支持政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老六权”确权颁证,创新开展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养殖水面经营权等“新五权”确权工作,今年以来新增各类农村产权交易561宗、交易额35.4亿元,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186.1亿元。纵深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郫都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8宗、485亩,土地总价款3.28亿元,探索形成战旗村“就地入市+乡村旅游”、青杠树村“整理入市+田园综合体”、白云村“宅改入市+都市农业”等新方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制定印发《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权属界定的指导意见》。在崇州市和新津县开展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新模式。创新建设“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发布涉农金融产品500余个,受理贷款34.26亿元,成功放款4364笔、28.59亿元,在线成功放款率达83.4%。
看乡村振兴怎么干
崇州市
优质粮油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
崇州市优质粮油产业功能区覆盖11个乡镇、92个村(社区),是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按照培育产业生态圈、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公园的思路,崇州市推进功能区体制机制重构、产业体系重组、大地景观重塑,推动产业园向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
重构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推进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重构组织构架,实施一体化管理,健全产业引导政策,今年实施乡村振兴重大项目99个,总投资311亿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业共营制,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居站分离”改革,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社区布点,实现行政与自治分离。
重组产业体系,做强产业支撑。突出科技引领,做强主导产业,深化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实施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工程。实施“农业+”行动,推动产业融合,加快培育农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着力强链补链,培育产业生态圈。
重塑大地景观,建设美丽新村。集中连片种田,形成10万亩油菜花海、10万亩稻田公园农业风光。串点连线打造川西林盘,推进两条川西林盘保护聚落带建设,完成12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建成“配套完善、美丽宜居”的川西新林盘140个。连片成网建设乡村绿道,采取“公共标准+空间经营+区域共享”方式,促进绿道公益性与经济性叠加提升。
新津县
依托天府农博园推进乡村振兴
天府农业博览园地处五津福地、水润天府核心区,主要包括新津县兴义等7个镇乡(街道)和崇州市三江镇永同村,是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园区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国典范、世界农博的东方品牌”,探索构建“管委会+投资企业+合作社”运营模式,建设农博产业功能区,建设永续保护的农业公园、永不落幕的农业盛会、永葆活力的开放平台。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获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园区”。
优化发展新空间,重塑城乡经济地理。农博园功能区着力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城乡体系和散乱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和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实现城镇与乡村相得益彰。
构建运营新体制,激发农村要素活力。针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资源转化渠道不畅、利益链接机制还未有效形成等问题,系统梳理“三农”领域改革任务,创新运行模式,探索土地制度改革,打造服务平台,激发农村要素活力。
培育农博新产业,引领辐射乡村振兴。针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人才支撑弱、产业形态差等问题,对标国际一流发展农博会展核心产业,承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高端论坛以及综合型、专业型涉农展会,大力发展高科技种养、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业态。
龙泉驿区好秾人有机农庄
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龙泉驿区好秾人有机农庄是龙泉山生态移民重点项目。为应对整乡生态移民机遇挑战,同步解决生态移民下山后“4050”人员的就业难和集体经济规模小、无稳定收入来源问题,龙泉驿区万兴乡发动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筹资,流转土地3000余亩,采取异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式,高位布局高端安全有機农业,高点起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好路子。
实施绿色有机工程,塑造品牌影响力。通过建设有机生产基地,应用有机种养技术,丰富有机产品种类,农庄实现了有机产品种类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成为四川省有机产品种类最多的农庄,初步形成了有机特色品牌示范,其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不断增加。
实施功能建设工程,夯实园区承载力。通过扩大园区规模能级,提升景观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农庄的总资产超2亿元,形成了生态宜居、形态优美、文态丰富、业态多元的良好格局,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生态旅游工程,扩大消费吸引力。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农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吸引了各类游客超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0余万元。
实施融合创新工程,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强化科研创新驱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无人零售模式,农庄科技含量和科技驱动力大大增加,转型升级速度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
彭州市宝山村
“三治并举”建设新乡村
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以“景村一体”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共建共治共享,不断丰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法治和人文德治“三治并举”内涵,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山地旅游社区。截至2017年底,全村总产值达到80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66531元。
引导村民自治,增强共建主力。坚持“党建引领”强核心;坚持“三维共建”强活力,探索实践“集团+园区+村社”的“三维共建”社区运营模式,有效提升共同治理水平;坚持“多方联动”强动力,如依托中国名村“朋友圈”,交流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培育本土优质社会组织,等等。
深化民主法治,增强共治助力。坚持“实用为本”,制定《宝山村农房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扶持政策,实现宝山村民居院落生态、文态、业态、生产、生活的整体提升;坚持“自律准绳”,依法依规成立宝山村农家乐协会,共同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坚持“平安为先”,构建“村—小区—家庭”三级互联互通的立体化社会防控体系。
注重人文德治,增强共享引力。挖掘文化内涵,编制《宝山文化手册》,狠抓《家训》《村规》,长期开展饮水思源、感恩教育活动;利用多种平台,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开设《宝山讲堂》;建立宝山人才智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丰富文化活动,建成宝山文化中心,开展致富能手、文明示范户等评选,举办冰雪温泉节、国际友城音乐周等大型活动。
大邑县幸福公社
“筑巢引凤”聚人才促振兴
大邑县幸福公社通过推进乡村农创、文创社区建设,建立成都文创中心、成都农业创客中心、乡村人才培育载体三大“筑巢引凤”平台,聚人才、强产业、促增收,加速培育聚集各类乡村人才,打造乡村美学空间站、农业品牌梦工厂、乡村人才培育基地,延伸乡村农业产业链,成为各类人才为之向往聚集的幸福乡村田园生活新的目的地,获评全国第一批“星创天地”。
打造文创人才引育平台,以设计点亮乡村。利用优美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引入优秀的乡村文创设计人才,融入多种艺术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创社区,吸引了一大批城市人才、青年(大学生)来此生活创业。通过优化人才居住生活环境,培育文创经营主体,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成功申报成都市旅游型社区,2017年吸引游客数超过15万人次。
构建农创人才孵化平台,以品牌提升乡村。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策撬动、市场运作”运营模式,完善“招商中心、孵化中心、运营中心”三大功能服务,创办成都农业创客中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创新创业平台。
完善乡土人才创业平台,以知识致富乡村。创新“三类体系、多点布局”创业就业培育模式,带动一大批本地人才就地创业就业,吸引一大批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培育乡村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目前,已带动本地人才就近就业200人以上,吸引返乡人才创业300人以上,部分本地人才年均收入翻了3倍以上。
蒲江县明月村
“生态+文创+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茶山、竹海、松林等良好的生态本底和四口古窑历史文化资源,蒲江县明月村以安居、乐业、家园为目标,按照新老村民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的定位,吸引陶艺、篆刻、草木染等文创项目及艺术家、文化创客,形成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创项目聚落和文化创客集群,走出“生态+文创+旅游”乡村振兴之路。
以环境提升,强生态宜居之基。按照“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实施明月环线大地景观提升;建成明月新村,完成“谌塝塝”微村落建设,实施文创院落改造和林盘修护项目;建成文化广场、旅游接待中心等,进一步提升旅游承载能力。
以產业跨界,塑新型业态之形。打造“茶山竹海”特色农业,既是特色景观,又是村民收入来源,也构成了良好生态本底;引进和发展文创产业,塑造文艺乡村新形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17年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
以文化传承,铸乡村振兴之魂。深挖邛窑历史文化特质,将明月窑陶艺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实施文艺进乡村行动,激发村民文化自信;健全文化阵地,创新设置“明月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孵化培育明月古琴社等特色队伍;打造明月村文化品牌活动。
以外引内培,汇人才振兴之力。出台《蒲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激励若干措施的意见》等政策;引进培育新村民,带动明月村产业、文化快速发展;组织新老村民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搭建培训载体,不断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