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化学课
2018-04-17王静
王静
化学课常有,雪地里的化学课却可遇而不可求。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整个校园银装素裹。整个冬天都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厚的雪,坐在办公室里准备第一节课的我,心却早已经飞到雪地里撒欢儿去了。想着马上要上的化学課,估计学生也都像我一样惦记着校园里皑皑的白雪,根本没有心思上课……想到这里,一个念头“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去雪地里上课?”“是啊,为什么不去雪地里上一节化学课呢!这样,学生岂不是会很有新鲜感?”
说做就做。可是,一个新的问题把我难住了——讲点儿什么好呢?总不能一节化学课都在雪地里撒欢儿,啥也不学浪费时间吧,总要让学生学到点儿化学知识吧。“雪”和“化学”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大脑开始飞速地运转——我想到了早晨走在路上摇摇晃晃生怕滑倒的人们,想到了即将要学习的酸碱盐知识,思路渐渐明朗起来——就让学生探究融雪剂的主要成分吧。
马上行动起来,找视频,做学案。于是,便有了如下一课。
探究融雪剂的主要成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探究融雪剂的主要成分
探究过程:
【我的猜想】融雪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你想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结果】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请上网查找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氯化钠可以加速雪的溶解,其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钠对柏油(沥青)路面有无危害?能否长期作为融雪剂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学生知道要去雪地里上化学课的时候,全班都欢呼了起来。稳定好学生的情绪,我给他们布置好学习任务,让他们明确探究目标并设计好实验方案。之后,学生几乎是飞一样地来到了操场上。
第一次到雪地里上化学课,大家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扑到雪地里,将烧杯盛满雪,做起实验来。有一组的学生非常细心,他们把两个烧杯都盛满雪,一个里面加盐,另一个什么都不加,作为对比实验。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学生发现,很长时间过后,盐的融雪效果并不明显,大家都着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最终,大家决定要调整实验操作:只见一名学生把盐直接洒到了看台的雪上,大家仔细观察起来。由于看台上的积雪比烧杯里的薄,很快就融化了,旁边没有被撒上盐的雪却没有任何变化。一个简单的小改动,却得到了更好的实验结果,学生高兴地把我拉过去“欣赏”他们的杰作,高兴和自豪的表情溢于言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其他几组的学生也很快就得到了实验结果。这时,有学生问我:“老师,盐为什么可以融雪呢?”我没有回答,顺势将此疑问作为课后的拓展应用题,留给学生课下上网查找资料完成,让课堂上的学习有拓展和延伸,从而使整个探究活动更为完整。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把化学课堂搬到大自然中之后,学生并没有因为“玩”而荒废学习,学起来反而更有动力,积极性更高涨了。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里进行知识的探索,积极地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尝试,满心期待地得到学习的成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我想,这才是学习应该有的样子,这样的学习才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放松、生活化的环境中,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开阔。我时常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只是雪后的校园,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变成教与学的课堂,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寻找、用心去发现、用心去设计,让更多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变成化学课堂,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更加难以忘记,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好。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