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018-04-17吴德慧
吴德慧
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等特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对经济治理开出的一剂药方。广大县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的迫切需要,是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河南省许昌市下辖2个区、2个县级市、2个县,本文以许昌市为例,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县域农业的发展路径。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综合效益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许昌花卉苗木、蔬菜、中药材、烟草、花生油料的种植面积分别达95万亩、100万亩、40万亩、15万亩、25万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4357元,居河南省第四位,走出了一条夯基础、育产业、创品牌、促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2017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70.56亿元,增速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21元,增长8.3%。坚持以“四优四化”为引领,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进一步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
一是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全市粮食产能稳定在280万吨以上。2017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157.3万吨,亩产485公斤。
二是优化种植结构。全市落实优质强筋小麦订单面积30万亩,收购订单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优质优价。秋播玉米面积调减到235.8万亩,减少22.2万亩;优质红薯、优质大豆、优质花生等面积增加22万亩。积极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等种植面积,全市建设优质饲草基地8个,种植面积1.8万亩。
三是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菜、药、烟”等优势产业,加快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市新增花卉苗木3万亩,总面积超过9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和销售集散地。优质蔬菜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3万亩,年产量280万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总面积超过42万亩,是全国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千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7个,烟叶种植面积12万亩。
四是发展优质草畜。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提升工程,2017年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8.86万吨、蛋7.75万吨、奶2.07万吨。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建成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8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14家。
发展绿色农业 提升供给质量
一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58.2万亩,成为全国平原井灌区连片规模最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369万亩,年均节约水资源量2080万方,亩均增产70公斤。
二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全市共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5万亩。深入开展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综合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60%,建成畜牧业生态示范场102个,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是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着力提高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水平,全市小麦秸秆打捆收储达到1.5万吨,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四是实施“绿满许昌”行动。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全市完成造林绿化12.3万亩、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1.27万亩。
五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抓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基地61个,产品111个。
推进三产融合 延长产业链条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48家,15家企业的30个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
二是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载体,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全市通过认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9个。
三是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着力打造以许昌为目的地的半小时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圈。全市培育千亩以上都市生态农业园区21个。
四是发展“互联网+”农业。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惠农工程,全市农村电商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各类网络商铺上万家,农村电商从业人数3万多人,线上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五是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供销系统持续提升“新网工程”建设水平,发展农村超市网点2171家,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六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全市67家企业开展农产品出口业务,其中蜂产品年出口额7337万美元,占全国出口市场份额的30%左右,居全国第1位。
科技创新驱动 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名优花木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科技专项,全市共建成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市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
二是提高科技推广服务能力。全市建成了40个农技推广区域站。
三是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加快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全市开展育种的种子企业发展到7家,自育小麦品种11个、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1个。建立繁育小麦种子32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良种繁育面积6.5万亩。推广小麦新品种50多个、玉米新品种20多个、大豆13个,良种利用率98%。
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积极搭建包括农业物联网监控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服务平台、农业投入品监管及执法系统在内的许昌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深化农村改革 激活发展动力
一是穩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是积极推动农业规模经营。2017年全市新增各类农业经营主体712家、总数达到8675家。涉农类企业上市挂牌共17家,建成8个县级服务中心、48个乡级服务站、4个县级交易大厅、7个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58.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38%。
三是统筹推进涉农改革。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资金4.63亿元,补贴土地面积406.7万亩、涉及农户92.7万户。加快金融支农改革,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32亿元,比年初新增6亿元。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审核发放贷款700万元。创新投融资机制,全市1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累计为54户企业提供担保2.39亿元,在保企业424户,在保余额14.02亿元。
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一要抓好产业扶贫,为每个贫困户选准致富门路;二要抓好扶贫项目,对扶贫项目特别是整村推进项目要早着手、早实施;三要解决好政策兜底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因病因残致贫人员的兜底政策;四要实事求是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抓好基础建设 补齐三农短板
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统筹布局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等建设项目,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317万亩。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市已实现村级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达到899个、426个。
三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45万户、6.45万人,设立总额为1.2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带贫企业发展扶贫产业。资助贫困学生1.33万人,将1.52万户、3.05万人纳入农村低保、五保政策保障范围。